閒魚上討便宜?單反發燒友脫離二手交易平臺私下交易,被騙5000元

2020-12-05 騰訊網

南京市民小劉是一名單反發燒友,前不久他在閒魚平臺上購買了自己心儀的鏡頭,結果一不小心就掉入了騙子布下的陷阱當中。

小劉說,他想買這款單反鏡頭很久了,看到賣家標出的價格,幾乎是市場上價格的一半,他就心動了。受害人小劉告訴記者,在閒魚上面他標的是2600元,對方說2500元可以賣給自己。聽說可以再便宜一百,小劉更加開心了。這時,賣家表示這樣低的價格不能在鹹魚平臺上操作,讓小劉加他的微信私下交易。

隨後,小劉加了對方的微信後,跟他聊了聊,看了下鏡頭的情況,對方就發了一個付款的連結給自己,然後自己就點進去付款。第一次點進去的時候,自己付款成功了。但是對方那邊顯示卻說沒有收到錢,叫自己等一下之後,再付一邊錢給他,然後第一筆的錢可以退給小劉。

小劉立刻查詢了自己的銀行帳戶,發現餘額明明少了五千元。再找賣家交涉時,對方已經聯繫不上了。警方發現,騙走小劉五千元的賣家,目前在鹹魚平臺上已經搜索不到了,該平臺又出現了一些售賣相同鏡頭,但名字不同的賣家。目前,警方已經介入了調查。

警方告誡廣大市民,嫌疑人一般以遠遠低於市場價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去購買他的產品,並且商談。然後在通過誘導消費者通過線下支付的方式,或者是其他途徑支付的方式進行支付。因為這種支付方式是不受第三方平臺保護的,才會造成消費者上當受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沈夢辰被騙稱閒魚二手交易網站上被騙了三千元
    原標題:沈夢辰被騙來龍去脈揭秘,發文講述上當過程提醒粉絲要小心11月19日晚,沈夢辰在微博髮長文稱自己在閒魚二手交易網站上被騙了三千元,引發圍觀熱議,平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被騙經歷,但是明星被騙還是頭一次見。
  • 二手交易平臺「撿漏」需謹慎
    可是,在方便大家工作、生活的同時,有人把犯罪的目標盯在了二手交易平臺上。記者整理幾種最近在二手平臺上發生的詐騙案例,提醒消費者「撿漏」時需謹慎,以防上當受騙。 以次充好、虛假髮貨 近日,市民沈女士向公安機關報案稱,她在二手交易平臺遭遇詐騙。
  • 8000元的單反3500元可買?中關村二手相機有貓膩
    ,二手物品中也確實能淘到不少好東西,價格也相對便宜。這本來是一樁有利於買賣雙方的好事,但近來,部分違法商家或個人也瞄上了二手交易平臺,頻頻出現涉嫌詐騙的交易行為。  案例1:買佳能收到一個空包  在校大學生楊一雲(化名)是一名攝影愛好者,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為了儘早買到心儀的單眼相機,他選擇在二手商品交易平臺「閒魚」瀏覽一些用戶發布的低價二手單反信息,名為「cuicui718105」的用戶發布的有關信息吸引了楊一雲的注意。在閒魚平臺經過簡單的交流後,「cuicui718105」提出加微信私聊的要求。
  • 「網警提醒」小心二手交易平臺中的陷阱!
    來源:寧夏網警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各種交易方式越來越便利我們手中的閒置物品也可以通過二手交易平臺轉賣閒魚、拍拍、轉轉你們都用過嗎小編作為12G網上衝浪選手當然也用過然而近來小編收到了很多網友的舉報自己在二手交易平臺被騙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二手交易平臺陷阱都有哪些吧誘騙受害者通過其它平臺進行支付
  • 閒魚的困惑:二手交易平臺誠信之考
    時間倒回到5個多月前,高英凱在瀏覽阿里旗下二手電商平臺「閒魚」時,被內容大致是「MacBook Pro 2016款13.3寸,4500元」的帖子吸引,他與室友決定一起購買,兩人在中關村大街鼎好大廈負二層與賣家張輝完成交易,但付完錢後,兩人被告知由於這是廠商定製的樣品機,每人每年需付解鎖費2000元,要買市場通用機型就需加錢。
  • 賣「原味」絲襪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涉嫌情色交易
    「葷段子」「打嘴炮」二手平臺充斥汙言穢語最近,南京市民周先生把女友閒置的幾條全新內褲放到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出售,結果收到奇怪的留言「後來我才知道,二手平臺上這樣的『變態』很多,他們就想要女性用過的東西,滿足某種特殊欲望。」在周先生指點下,半月談記者在閒魚平臺上看到,確實有不少賣家遭遇言語騷擾。通常來說,售賣女性衣裙、鞋子的賣家最容易收到此類留言:「穿過沒洗的有嗎?」「原味絲襪、內褲有嗎?高價」「腳好白」……網友李小姐也有類似經歷。
  • 買賣假貨,釣魚詐騙……閒魚等12家二手交易平臺將被集中約談
    二手交易套路多超9成用戶交易中有過糟心經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過半數消費者遇到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情況。○近三成消費者反映二手交易退貨難,職業賣家充斥平臺。○近半數交易脫離平臺付款,6.8%用戶未追回資金。
  • 閒魚打造二手交易開放新平臺
    本報電 二手產品交易平臺閒魚近日宣布戰略升級計劃,將與淘寶、天貓、支付寶等阿里巴巴旗下的平臺打通,向合作夥伴開放「信用回收」「閒魚優品」「閒魚租」「免費送」四大平臺,充分打通更多消費場景,創造新的閒置交易場景。
  • 江蘇省消保委《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近半數交易脫離平臺...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吳儀 記者 江楠)在二手平臺上買盲盒被坑,退貨反倒貼運費,著實令人火大。1月14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顯示,超九成用戶都在交易中遭遇過糟心經歷。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過半數消費者遭遇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情況,近三成消費者反映二手交易退貨難。
  • 二手交易陷阱多,別成為被騙的「鹹魚」
    有賣就有買那麼在二手平臺上購物安全嗎?3月5日晚,因為有自用的需要,小龍打算在網上買一輛自行車,想著二手平臺會比較實惠,便到一二手轉賣平臺上尋找賣家。經過一番查詢,小龍找到了一家叫做「威力車行」的店鋪,和賣家說明情況後,對方就直接發來一張收款碼給小龍。
  • 揭秘二手交易「殺魚盤」:三百餘人被騙上百萬
    物品閒置不捨得丟,很多人會選擇在二手平臺進行轉賣。一些不法人員利用二手交易,誘騙買家線下聯繫,點擊虛假連結付款,連連被騙。被騙後,他們由「魚"變"漁夫"2019 年 10 月,河北邯鄲的陳某在一個二手交易平臺看中一臺蘋果手機,賣方建議微信詳談,講好價錢後,對方發來一個付款連結。陳某打開連結後發現確實為先前瀏覽過的二手平臺,於是爽快地付款 3700 元。然而,貨款到帳的下一秒,陳某發現自己已被賣家拉黑。山西臨汾的史某在二手交易平臺也遇到了同樣的套路,被騙 1600 元。
  • 江蘇省消保委:二手交易平臺魚龍混雜 職業賣家充斥平臺
    隨著網絡和物流的快速發展,閒置經濟與共享經濟逐漸深入大眾日常生活,不少二手交易平臺應運而生。但在二手交易平臺買東西靠譜嗎?估計不少人都心裡打鼓。年輕消費者作為電商的消費主體,二手交易平臺可謂是深受其喜愛。日前,江蘇省消保委就針對12個二手交易平臺進行了調查,可謂是買的和賣的都不讓人省心。
  • 二手交易平臺閒魚,還賣起了二手車
    阿里巴巴旗下的二手商品交易平臺閒魚,被看作是這家公司在社區、社交上的嘗試,鼓勵普通消費者之間砍價,相互賣貨。這也是閒魚跟淘寶之間最大的差異。但閒魚最近做的事情,倒跟淘寶的做法越來越像了,最近還跟別人合開了二手車線下店,跟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倒關係不大。周六,閒魚跟一家名為愛車巴巴的創業公司合作的二手車體驗店「愛車·閒魚」落地杭州。在 5000 平米的店內有近 500 家二手車在銷售,閒魚上也會有相應的拍賣活動,幫助銷售這些二手車。如果消費者想要賣車,也可以找到線下店,但不是所有線下店內的二手車都會上線閒魚。
  • 回收、出租、轉讓,二手交易方興未艾 讓消費再多點「綠」
    中國人民大學大四在讀的學生小郝,在閒魚上是一個資深賣家。他熱愛攝影,是學院信息部的攝影主力,手頭擁有的各類相機、相機鏡頭不下二十個。平時用不了的這些相機和鏡頭,他就會掛在閒魚上出租或轉賣。「我一般只租同城,租金根據相機或鏡頭本身的價格會制定不一樣的價位。」小米說,「比如手上的索尼微單租金是30元一天,但是一些比較貴的單反或者鏡頭會以100元一天的價位出租。」
  • 轉轉「搭上」閒魚 二手交易市場變陣
    本次合作裡,主動發聲的閒魚則是阿里在內部孵化出來的閒置交易平臺,號稱從茶水間裡走出來,成為了阿里零售「第三極」。近幾年,在阿里體系內,雖然閒魚難以像其他的電商平臺一樣「呼風喚雨」,但作為唯一的二手交易平臺,一直是阿里電商交易鏈路形成閉環中不能被忽視的板塊,且多少帶有社交屬性。
  • 亂象叢生,二手交易平臺成「法外之地」
    由於房屋、車輛等大宗交易的特殊性,此次調查主要選取目前市場上用戶量大、交易頻繁、消費者反映問題較多的涉及日常生活消費的二手交易平臺,包括閒魚、轉轉、閒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等在內的12個全品類和非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
  • 二手交易平臺PK:閒魚和轉轉誰更靠譜?結果意外
    【PConline資訊】不過,如今目前網絡上出現了不少二手產品的交易平臺,很大程度上簡化了二手手機的交易流程,那麼,它們的體驗究竟如何呢?今天我們挑選出兩款目前用戶數量比較多、具有代表性的二手交易APP——轉轉和閒魚,通過實際體驗和對比,來分析下它們的各自的優缺點,給各位小夥伴提供一些參考。
  • 有人做「山寨」二手交易平臺進行詐騙
    物品閒置不捨得丟,很多人會選擇在二手平臺進行轉賣,買家在二手平臺淘貨交易,圖的也是實惠。殊不知,在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眼裡,這些買家就成了魚塘裡的「魚」。近期,常州警方輾轉全國8個省份,成功打掉一個「殺魚盤」詐騙團夥。
  • 二手電商平臺維權難在哪?閒魚賣家非經營性質 無法強制售後
    不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由於存在信息不對稱、商品評判缺乏規範性、信用懲戒機制缺失等問題,不少消費者在二手交易平臺遭遇交易糾紛或消費騙局。  比如有人曾在閒魚上購買過「地鐵員工卡」,賣家聲稱這種卡可以免費坐公交,每個月坐200次地鐵,保用3年。很多地鐵通勤客「動心」,掏出1000元至1888元不等購買,沒想到卡很快就不能用。事後因找不到投訴對象,狀告無門,被騙者陷入維權困局。
  • 「閒魚」上竟能買賣保護動物!這也算「二手」交易?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記者周自揚)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在網際網路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看到有賣家公開售賣大型猛禽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