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齊雲南、湖南、陝西、四川,能不能知道誰才是最能吃辣的那個

2020-12-01 騰訊網

尋味星球第383條推送

縣城風味|本地攻略|人情味小店|餐廳指南

「國民女神」老乾媽這兩天廣受關注,星球編輯部裡討論著新聞漸漸走偏到:

「我覺得老乾媽不好吃。」

「我不喜歡吃辣椒醬,還是喜歡新鮮的。」

「好吃的辣椒醬還是好吃的,不過能吃新鮮的肯定是好的。」

「你又不能吃辣,說個P。」

「哇哦,湖南人說江西人不能吃辣,打起來!」

……

昨天在微信群裡辣了一下午,讓阿球決定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辣」。

圖裡的辣味美食你一定吃過一種以上

大學的時候宿舍搞過無聊的吃辣大會,滿頭大汗還是嘴硬說我可以,不覺得辣

雖然有言論說,辣味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是味蕾被辣椒素刺激到而產生的一種灼痛感。

但這種讓人上癮的爽感還是讓中國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嗜辣人群。

不過吃辣的人越多,紛爭也就越多,關於哪個地方最能吃辣的「唇槍舌戰」在網際網路這個戰場每日不停歇。

川渝抱著手臂站在一邊,已然成了中國辣的代言人;

湘辣異軍突起,佔據外賣小炒品類的頭牌;

貴州江西不爭不搶,但內心覺得自己是第一;

試圖添一把火的雲南拿出了涮涮辣、海南則掏出了黃辣椒醬……

最近在看一部新的紀錄片,《辣子曰》,聚集雲南、湖南、陝西、四川,四地大拿比技藝,論道行,講門道。

四地大拿隔空喊話,火花四射讓人忍不住哇哦出聲:

「雲南的這個辣就只為了辣而辣,沒有辦法去理解跟接受。」

「真正辣的菜其實在湖南和貴州。」

「辣椒是湘菜之魂,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川菜就是吃的調料味。」

……

雖然暫時只出了3集,但已經足夠讓阿球對各地的辣椒文化說一聲牛掰。

中國最野的風味原產地

非雲南莫屬

@《風味原產地·雲南》

關注尋味時間比較久的朋友,肯定知道阿球對雲南的極端熱愛。

絕佳的生態環境讓這裡擁有許多自然特別的饋贈,陳曉卿團隊也來這裡拍了《風味原產地》,

諸多第一次見到的食材、第一次見到的做法讓人心馳神往。

大靜

而在吃辣方面,雲南人也有自己的哲學。

辣度超高的德宏涮涮辣、老品種小米辣、紅河的那刀辣皺皮椒小雀辣丘北辣椒、昆明的螺絲辣……

鮮炒、磨麵、醃製……配肉、配水果、配花……每個地域甚至每個壩子都有自己的偏好,走的地方越多,吃到的花樣越多。

/辣子炒菌菇/

樂作Lezuo

進入雨季,雲南的各大山頭又熱鬧了起來。

走進菜市場,單價上千的松露,貴氣的松茸、乾巴菌、羊肚菌,或者價格親民的牛肝菌、青頭菌,還有其他雜菌都擺在地上賣。

而和菌類最適配的辣椒當屬雲南特有的皺皮椒

要選小個頭的,生的時候掰開能聞到衝腦的辣味,炒熟後則有軟糯口感

不會掩蓋菌子的香氣,嘴裡隱隱發熱,但又不會灼痛,

謎一樣的上癮,光碟後依舊意猶未盡。

芒市·傣族特色

想見證更多稀奇古怪的食材、做法,

位於邊境、多民族混居的芒市,是個不錯的目的地。

市場上賣200一斤的螞蟻蛋是傣族黑暗料理的隱藏王者

難以名狀的口感、一劍封喉的霸道口味,腸胃不好的還是避著它走

食材多樣,讓雲南人最懂得不時不食。炎熱的天氣,讓傣族人熱愛以酸辣開胃解暑。

用應季食材做菜、抬著竹篾桌上菜是傣族人的美食儀式感。

/幹醃菜西瓜湯/

雲南美食太多太多,有一部分原因也在於雲南人敢於創新

紀錄片裡一道幹醃菜西瓜湯驚掉了阿球的下巴。

西瓜瓤、幹醃菜、大芫荽……拍扁的德宏涮涮辣是美味靈魂,它是目前國內辣度最高的辣椒。

把辣椒拍扁出破口,吃的時候提著柄輕輕地在湯汁中涮幾下,辣味就足以辣倒一片

混搭的組合一上桌看起來有些難以形容,但喝一口,複合的美味在30多度的炎夏極其開胃。

/撇撒/

說起傣族特色,聲名在外的黑暗料理,撇撒,不得不提。

最常吃的牛肉撇撒,鮮牛肉剁成肉醬、加入韭菜碎、馬蹄碎、香蓼末、鹽、辣椒麵拌勻,再撒上芫荽和小米椒碎

苦腸裡的汁液擠出來,再加工,成最關鍵的調味汁水,按照當地人的說法,入口苦,回味甜,而且清熱解暑。

撒撇還有生熟之分,熟吃配上煮熟的牛腱子肉、牛肚絲、包白菜、茼蒿、米線,變身成為苦辣涼米線。

不能少的還有搭配上桌的一顆涮涮辣,在撒撇汁水裡涮涮,辣味衝腦讓人慾罷不能。

/水果配辣椒/

雖然各式水果繁多,但熟透的水果似乎在雲南的夏天沒有那麼受歡迎。

沒有熟透的芒果、羊奶果在炎夏是人氣Top,切絲和辣椒一起涼拌,或者直接蘸辣椒麵生嚼,入口那叫一個酸爽勁爆。

滿嘴爆出的汁水混著口水找回丟失的食慾。

水果還能和辣椒一起做舂菜,傣家人有句俗話:「舂筒不響,吃飯不香」,

阿球去年年末去西雙版納就已經見識到了傣族人對「舂」菜的喜愛,

舂雞腳、舂木瓜、舂茄子、舂鮮魚、舂涼粉……小米辣的加入讓它辣的香、辣的爽。

四川

只知道麻辣可真是大錯特錯

說起吃辣,中國名聲最大的當屬川渝。

但樹大招風,過於響亮的名聲也讓川菜有了許多偏見。

「川菜太油」

「給我感覺就是吃調料」

「紅油太多的話,這個菜上不了檔次」

但在川菜大師彭子瑜先生的帶領下,你我都會知道川菜其實不只是狹義認知裡的麻辣

@《味裡故鄉》

讓它迅速成長為中國吃辣江湖的Top,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川菜的味型多變。

光基礎味型就有24種之多。由此衍生出來的口味也就千變萬化。

用泡辣椒做魚香味、糊辣椒做糊辣味、郫縣豆瓣做家常味、紅油做酸辣味、加上其他調料做怪味……

不管過程中要加多少的辣椒和花椒,都不只是為了製造麻辣刺激,更多的是為了突出這道菜勾魂攝魄的香。

看似平平無奇的麻婆豆腐卻擁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的複雜口感。

麻辣味型的代表名菜,水煮牛肉,最基礎但也最難的要求是吃第一口要先誇它香。

除了基礎的牛肉香,還專門選用香味突出的配菜,比如蒜苗、芹菜。

起關鍵作用的刀口辣椒,手工剁,讓香氣一點點濃鬱,熱油一嗆,讓人著迷的糊香就誕生。

風靡夏季夜宵攤的滷煮小龍蝦,做法源於盱眙十三香小龍蝦,入川之後,增加了花椒和辣椒的比例。

龍蝦放入特製的湯料裡浸滷,蝦黃融入湯汁,花椒、辣椒和獨特香料之味也深入蝦肉,完成上桌,麻辣鮮香,吃起來嘴巴辣得直呵氣,胃裡卻不難受。

在四川家庭常見兩個罈子,一個用來做泡菜,一個用來做醬,做菜燒湯的時候都會撈一點出來做調料。

泡辣椒、豆瓣醬也展示了四川人對辣的偏愛和再造自然的能力。每家醃製手法不同,也就有了百菜百味的無法企及的境界。

湖南

辣椒勾了湘菜的魂

辣風吹戰鼓擂,湖南人民誰怕誰。

走進湘菜館子,似乎每道菜都無辣不歡,

青辣椒、紅辣椒、幹辣椒、辣椒粉、辣椒油、剁辣椒……家族成員全體上陣,打出一片紅彤彤的天地。也讓湘菜的名號這幾年越來越響亮。

如果說川菜的獨樹一幟,豆瓣醬功不可沒,那湘菜的異軍突起,離不開的就是剁辣椒

擁有上千年的歷史,3個辣度的辣椒分開來做,切碎全看手上功夫,讓菜刀踏上節奏,辣椒剁到大小均勻。

調好味放到罈子裡常溫發酵,吃麵條、吃稀飯、吃餃子……配上剁辣椒,辣口不辣心,是湖南人離不開的絕味。

名氣極大的剁椒魚頭也成了許多外來遊客的摯愛。

土家人的辣子菜

土家人最愛吃辣子菜,也有「無辣不歡」、「無菜不辣」、「辣椒當鹽」的說法。

走進土家菜館,幾乎每道菜都偏辣,吃的人辣得叫、辣得跳、辣得嘴巴冒火、辣得滿頭冒汗。

過年時會吃的土司大年菜,據說誕生於明代,

黃貢椒、青尖椒、小米辣、尖紅椒、印度辣椒、燈籠椒、衡東辣椒、皺皮辣椒……選五六種辣椒拖底,和葷素食材合成一鍋熬煮,香辣入味。圍在一起吃別有氣氛。

‍在餐桌上現場炒給你看的貓兒山小黃牛肉

美味靈魂是燒椒醬,在平底鍋上炒的焦焦的,帶有一點點的糊香,讓嫩嫩的牛肉香更加凸顯。

淋一圈米酒讓嘴裡沒有半點怪味。

陝西

辣而不暴、香氣逼人

西安人對辣的理解離不了一碗油潑辣子,就連西安著名美食博主@老妖帶你吃西安也不例外。

在灑金橋,涼皮、油潑麵、蒸餃……每家店主營美食都不同,但少不了都得備上油潑辣子。

再寡淡的食物經由辣子一點撥就食之有味。不能吃辣的人也能輕輕鬆鬆感受它的美好。

產於關中八百裡秦川的「椒中之王」秦椒是美味的基礎。辣味不重,香味突出。

曬乾烘焙後的秦椒磨成辣子面,再加上鹽、芝麻、胡椒等進行調味,八九成熱的菜籽油邊倒邊攪直到油沒過辣子面,配上陳醋,香辣撲鼻的油潑辣子就完成。

過於香讓陝西人能直接用它下饃、下鍋盔,也就誕生了「油潑辣子廢饃得很「這句話。

紀錄片:《辣子曰》

觀看平臺:愛奇藝

今日討論

你最愛的辣味美食是什麼呢?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中國哪裡人最能吃辣
    辣椒素類物質賦予了食品辣味,提供了約 90%的辣感和熱感,而辣味素類物質的主要來源就是辣椒。因此,判斷哪裡人最能吃辣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哪裡人吃的辣椒最辣。 要判斷一個地方人有多能吃辣,還是得看煎炒烹炸中的辣椒品種。 那麼,在可食用範圍內,什麼辣椒最辣呢? 中國人的刻板印象中,從江浙到廣東的東南沿海人民應該是最不能吃辣的,江浙人往往把辣椒稱為辣火,形象地表現了對辣椒的畏懼之心。辣椒辣度測試也充分說明了東南沿海人不耐辣——江南地區主要食用的辣椒品種菜椒 SHU 幾乎為 0。
  • 中國最能吃辣的地方,究竟在哪?
    官吏大吃一驚,他以為曾國藩位高權重,口味應該很講究,至少不至於吃辣。在那個年代,吃辣是窮人的專利,代表清廉。與上述以吃辣為己任的省份相比,雲南、廣西、陝西地區吃起辣來就有趣得多了。身處雲貴高原的雲南,在吃辣上沒有貴州那麼看重。對於雲南人而言,菌菇才是他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材,至於辣,只是給菌菇在口味上增加了更多可選擇性。每年6、7月是雲南地區辣椒成熟的季節,這個時候的菌菇若能配上剛成熟的當季辣椒,必然能夠產生出別致的風味。
  • 與湖南四川江西人格格不入|吃辣鄙視鏈心理分析
    作者:壹心理主筆團丨碗仔 & 藍莓小姐來源:壹心理(ID:xinligongkaike)原文標題:「我常因為不夠變態,與湖南四川江西人格格不入」 | 吃辣鄙視鏈心理分析01不吃辣,人間不值得 「如果一個廣東人告訴你『我能吃辣
  • 誰說四川的貓,都能吃辣來著?哈哈哈
    誰說四川的貓,都能吃辣來著?哈哈哈導語: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搞笑段子手呆姐,每天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開心時刻,記得把快樂分享給身邊的每一位好友哦。快樂的生活來源於生活當中的細節,希望當你看完小編帶來的開心一刻之後,心情能更加的舒暢。
  • 民間吃辣大賞|沒什麼能比吃辣更容易上頭了!
    在煙火五味中,辣的地位從來當仁不讓,獨步天下。也許在外國人眼裡,中國是吃辣大國,也是最懂得將辣椒美味發揮到極致的國度之一。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都是國外中餐廳膾炙人口的辣味菜餚,美國麥當勞賣的四川辣醬能讓當地顧客排長隊搶購,「老乾媽」辣醬在國外更是賣到斷貨。其實,傳統川菜的「椒」說的是花椒,不是辣椒。
  • 最能吃辣的三個省份,一個不怕辣,一個辣不怕,最後一個怕不辣
    最能吃辣的三個省份,一個不怕辣,一個辣不怕,最後一個怕不辣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大家對美食的喜愛也是各不相同。說起美食,辣在中國的美食裡是不可缺少的味道,有的吃貨們可以說是無辣不歡。有的人超級喜歡吃辣,幾乎每頓飯都離不開辣椒。
  • 建水集市看辣椒:這也太豐富了,誰告訴我,雲南哪種辣椒最辣
    人們常說: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那雲南人呢?讓我說是「雲南擁有各種辣」!在建水,我還沒有在其他地方發現有這麼多品種的辣椒。老媽媽趕緊說「這個不能吃的。」同去的小夥伴不信邪,抓一個塞在嘴裡,沒咬第二口就用牙咧嘴、嘴斜眼歪了,「快給我水......」後來知道這就是建水小米辣,是非常有名的一種辣,我有點後悔自己撩閒,讓小夥伴上當。同伴也真夠傻的,自認為吃點辣沒啥,哪知遇到了「變態辣」啊!
  • 貓能不能吃辣?鏟屎官親口告訴你,湖南貓勝出,四川貓都弱爆了!
    貓能不能吃辣?鏟屎官親口告訴你,湖南貓勝出,四川貓都弱爆了!其實對於貓吃什麼想必很多鏟屎官都非常清楚,無非就是貓糧、魚乾以及罐頭。有耐心的家長還會做一些小零食,但總歸是口味清淡一些的。但是前段時間有的網友就非常好奇了,貓咪究竟能不能吃辣呢?
  • 【開眼】四川的貓能吃辣嗎?
    是不是所有的貓都不可以吃辣呢?近日,看到有網友認真地問了一個問題:四川的貓吃辣嗎?有必要說明一下,事情是這樣的,這名網友稱自己忽然想到,萬一在四川領養了一隻貓,那麼該給它什麼口味的吃的?它又是什麼口味?三文魚沾點辣醬可不可以給它喂?這個可以有,只不過吃了後它會很悽涼。
  • 我最喜歡吃辣的江西老表!一聲不響變成吃辣最狠的地方
    多數人眼中,要說這吃辣最狠,印象中浮現出川妹子的身影,不管是四川人還是湖南人,不管是湖南人還是貴州人,不管是湖南人還是貴州人,反正說誰吃辣最狠,另一個就是馬上用一盆辣椒教做人。只是這些「小兒科」在江西老表的眼中,都是過眼雲煙,他們不喜歡爭辯,更不喜歡暴露自己,只是笑容滿面,爾後才默默地露出神秘的笑容。只是因為他們是第一個默默地把自己放在最愛吃辣的第五位,不過他們實在是太低調了,他們是真正地將辣和食物融為一體。
  • 四川人自古就吃辣椒嗎?茱萸除了插花也用來吃的
    附錄: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實如禿筆頭,色紅鮮可觀,味甚辣,子種。」這兩者是目前公認的我國辣椒最早記錄。所以關於四川、湖南等等地域,說當地人能吃辣是因為自古就吃辣椒,恨不得沒辣就不能活的說法,是有待商榷滴,因為我們吃辣椒的歷史不長,而辣椒是地道的進口食材。跟玉米地瓜一樣,辣椒也是起源於墨西哥及中南美洲等美洲地區,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後開始在全世界傳播。
  • 據說這是雲南最辣的9種辣椒,你敢來挑戰一下嗎?
    從全國來說愛吃、能吃辣椒的名氣貌似湖南、貴州和四川比較大可是,雲南人表示不服!有人竟敢公開挑戰雲南的辣椒簡直不能忍啊小編不想解釋直接甩出一堆數據給你們瞧瞧雲南小米辣世界辣椒排行榜NO.7德宏涮涮辣世界辣椒排行榜NO.2還不服?俗話說的好:「鐵證如山」。小編就把史書記載的鐵證翻給大家看看。
  • 原以為湖南能吃辣,當看過江西人的一日三餐後,徹底顛覆我的認知
    眾所周知湖南人不怕辣,平常都是把辣椒當菜吃,原以為湖南能吃辣,當看過江西人的一日三餐後,徹底顛覆我的認知。江西一直都很低調,甚至默默無聞,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江西的省會城市在哪裡,然而在吃辣這方面,江西人絕對出乎你的想像,江西也是辣菜的聚居地,江西的菜式兼有蜀,湘,皖等風味,在品味上側重鹹,辣,香。既然說江西人能吃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無辣不歡的他們一日三餐吃的啥。
  • 明朝才引進辣椒,被當成有毒的觀賞植物,如何讓四川人迅速上癮?
    其麻其辣真不是我等普通人可望其項背。舉個例子,你有見過一群賭鬼在隔壁鄰居做菜的時候全體出逃滑稽嗎?不好意思我看到了,因為我也在出逃之列。當時的盛況連麻將桌都不要了,一窩蜂就比誰的腳更麻溜。在那個時候,往往是一家做菜三四家出逃。尤其是做飯和吃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避開這個點。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曉得那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鄰居是四川人。
  • 作為一個不吃辣的四川人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全國人民都以為: 所有四川人都很能吃辣。 甚至產生了 四川的貓能吃辣嗎 這樣的十萬個為什麼。 這到底對四川人有多大的誤解啊! 我是不能吃辣的四川人! 我是不能吃辣的四川人! 我是不能吃辣的四川人!高一你都是把辣椒一粒一粒挑出來就好了,到了高三,你想直接在菜裡挑出兩塊可以吃的肉和蔬菜這樣會更快吧。 大學也慘,根本不知道去哪裡讀,「吃」是比「學」更大的問題。就在四川本地讀?辣了十多年,怕了。 去不吃辣的外地讀?得了吧。首先你不能參加老鄉會,別人都說吃火鍋,你沒法兒提議吃別的。
  • 四川的貓能吃辣麼?網友家的貓告訴你答案,看完笑哭了!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四川的貓能吃辣麼?網友家的貓告訴你答案,看完笑哭了!喜歡的話記得點擊收藏+關注,還可以分享給小夥伴哦!小編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新聞資訊!說起來吃辣大家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四川人和湖南人,這兩個地方的妹子都會被稱作「辣妹子」!所以重慶的火鍋超級有名,紅紅的火鍋底料,看著就讓人流口水!不過話說回來,四川的妹子能吃辣,那四川的貓能吃辣麼?
  • 全國吃辣最強的三個地方,四川只能排最後,空氣中冒出的都是辣味
    在八大菜系中川菜和湘菜都是特別辣的那種,深受人們的喜愛,而菜系的發源地也因為辣被人們所熟知,很多外地的遊人都會去當地挑戰一番到底有多辣。久而久之,各個城市之間在無形中產生了一種比拼,看誰最辣,可能人們會首先想到的是四川,其實不然,要說能吃辣,在兩個地方面前四川還只能墊底。第一名 湖南湖南人辣不怕。湖南人愛吃辣的名聲可以說是響噹噹的了。
  • 浙江吃辣界的扛把子衢州,去吃的人都辣到想哭,越辣越過癮
    問一個浙江人,浙江有能找得到辣味的地方嗎?他準會告訴你:去衢州啊!據說即使最能吃辣的人也來到衢州,也有會被辣哭了的一次經歷!在外省人看來,浙江屬於包甜區的,赤醬濃油就是它的第一標籤,辣這種口味不應該是四川、重慶、湖南、雲貴和江西人的事情嗎,哦,對了,新疆人也特別愛吃辣。
  • 帶你認識常用的幹辣椒,最辣的你只要嘗一口就會失控倒地打滾
    二荊條、燈籠椒、小米辣三者辣的程度及用途 二荊條特點:微辣超香,提色提香,肉厚籽少,個長皺形。適合不能吃辣的人,著名的郫縣豆瓣就是採用的二荊條。 燈籠椒特點:中辣特香,肉厚籽偏多,個大燈籠形,適合能適度吃辣的人。重慶烤魚裡面就有燈籠椒的身影。
  • 都有舌頭 為啥有人特能吃辣 而有人一點吃不得?
    本期秘密:人為什麼愛吃辣?為什麼有人特別能吃辣而有人卻不能呢?愛吃辣是天生的嗎?不愛吃辣的人能通過後天培養變得能吃辣嗎?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一大群人出去吃火鍋時點的最多的鍋底一定是鴛鴦鍋。因為有人要吃辣的紅湯鍋,有人不能吃辣要吃白湯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