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因氣候乾燥出現罕見「火龍風」現象

2020-11-22 環球網

環球網記者梁旭報導    8月24日,巴西聖保羅市的居民拍攝下了罕見的「火龍風」自然現象。這是由於龍捲風經過一處燃燒的田野,隨後變成了一個巨大燃燒的「火龍」。

俄消息網8月25日報導稱,出現「火龍風」的地區已經有3個月沒有下雨。異常乾旱的天氣和強勁的風勢助長了此處的火勢。巴西全球電視臺報導稱,聖保羅地區的空氣乾燥程度已幹上了薩哈拉沙漠。

據報導,這條「火龍風」於24日被拍攝到。「火龍」在燃燒的田野上飛舞高約數米高,阻斷了一條公路。為了熄滅這條「火龍」,當地出動了直升機。同時,聖保羅市政府為預防新火情發生,已下令禁止麥收後火燒莊稼地。

責任編輯:齊瀟涵

相關焦點

  • 巴西3個月沒下雨出現罕見「火龍風」現象
    環球網記者梁旭報導 8月24日,巴西聖保羅市的居民拍攝下了罕見的「火龍風」自然現象。這是由於龍捲風經過一處燃燒的田野,隨後變成了一個巨大燃燒的「火龍」。   俄消息網8月25日報導稱,出現「火龍風」的地區已經有3個月沒有下雨。異常乾旱的天氣和強勁的風勢助長了此處的火勢。巴西全球電視臺報導稱,聖保羅地區的空氣乾燥程度已幹上了薩哈拉沙漠。  據報導,這條「火龍風」於24日被拍攝到。「火龍」在燃燒的田野上飛舞高約數米高,阻斷了一條公路。
  • 巴西出現「火龍」 因乾旱山火被卷進龍捲風(圖)
    近來,位於南半球的巴西遭遇罕見的乾旱少雨天氣,全國多地燃起了山火。24日,一處火點颳起了龍捲風,形成了罕見的火焰龍捲風景觀。龍捲風夾起火焰高達數米,像一條火龍旋轉前進。  巴西三個月未下雨 出現罕見「火龍風」現象  8月24日,巴西聖保羅市的居民拍攝下了罕見的「火龍風」自然現象。這是由於龍捲風經過一處燃燒的田野,隨後變成了一個巨大燃燒的「火龍」。  俄消息網8月25日報導稱,出現「火龍風」的地區已經有3個月沒有下雨。異常乾旱的天氣和強勁的風勢助長了此處的火勢。
  • 巴西聖保羅3個月滴雨未見 現罕見"火龍風"
    核心提示:8月24日,巴西聖保羅市的居民拍攝下了罕見的「火龍風」自然現象。這是由於龍捲風經過一處燃燒的田野,隨後變成了一個巨大燃燒的「火龍」。環球時報-環球網8月26日報導 8月24日,巴西聖保羅
  • 罕見!巴西驚現火龍捲:核心溫度可達1000℃
    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巴西亞馬遜林驚現火龍捲。從目擊者曝光的視頻來看,一道「火龍」拔地而起,直衝雲霄,並以極快速度旋轉,仿佛科幻大片一半。據悉,時間發生在巴西聖埃倫娜德戈阿斯(Santa Helena de Goias)一段公路旁,當地人9月10日拍下這段「火龍捲」畫面,大火約在2小時後被撲滅。
  • 高溫乾燥森林大火蔓延 巴西這地還下起了「黑雨」
    中新網9月15日電 據「中央社」14日報導,位於南半球的巴西,在2020年冬天因出現不尋常的氣候現象、人類行為等因素,多地發生高溫、森林火災、氣候乾燥、空氣品質差等問題,有的地方還下起了「黑雨」。森林火災主要影響亞馬孫和潘塔納爾溼地兩個巴西生物群系。
  • 巴西一農場遇罕見火焰龍捲風席捲 現場濃煙籠罩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9月15日報導,9月10日,一場罕見的「火焰龍捲風」在巴西戈亞斯州聖埃倫娜一農場上空當地人表示,當風穿過熾熱的漩渦時,火焰龍捲風內部甚至發生了爆炸。據當地媒體報導,這場火焰龍捲風出現在一個甘蔗種植園,濃煙籠罩著旋轉的火焰,以緩慢的速度穿過甘蔗農場。
  • 近一段時間南方總出現打雷天氣,這種罕見現象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冬天在小寒時節還打雷下雨,是由於空氣的強烈對流引起的,雖然冬天出現的機率較小,但也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冬天在冷暖空氣引起空氣對流比較強烈的情況,靠南的地區冬天會打雷下雨,中部氣溫稍低的地區也有可能打雷下雪呢。這不,前幾天河南許昌一帶就出現了邊下雪、邊打雷的情形。
  • 因毛色罕見被棄,巴西一城市發現稀有白化貘寶寶
    -11-26 10:52:06 來源: 中新社華輿 舉報   華輿訊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 巴西聖保羅州
  • 熱帶雨林在縮小,巴西毀林率增長29.54%,地球氣候或大變,咋辦?
    當然,在這裡先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可能會說熱帶雨林與我們沒有關係,其實了解氣候的科學愛好者都知道,全球氣候變化都是整體轉變的,如果一個地區破壞了,那麼其他地區將會面臨同樣的影響,這是一個不可爭論的事實,就如我們全球變暖一樣,是同樣的道理,不保護他排放,不一樣引起了全球的變化,這就是生態氣候變化的規律。
  • 【專題突破】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氣候判別(高中地理),務必...
    全球氣壓帶和風帶及其移動對中緯大陸西岸氣候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例如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形成冬雨夏幹的氣候特點。  季風環流是大陸東岸因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一種大氣環流,同時季風環流本身就是一種氣候——季風氣候。
  • 為什麼說熱帶草原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是最容易發生野火的氣候?
    最容易發生野火的氣候類型今年以來,全球各地多個地區都發生了較為嚴重的野外火災,包括巴西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非洲南部地區的熱帶草原以及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森林地區都發生了大火。第二個是降水條件,當然是在降水稀少氣候乾旱的條件下,枯枝落葉十分乾燥,容易點著,野火容易發生。綜上分析,我們發現最容易發生野火的氣候條件就是「高溫乾燥」的氣候。
  • 大火連燒數月,巴西亞馬遜雨林被燒光了嗎?NASA:令人擔憂
    來自美國宇航局(NASA)和其他國際機構的科學家利用實時的衛星數據和地面信息,了解火災季節的原因和後果,在六個月後的2020年3月,一些答案浮現在大家眼前——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生物圈科學實驗室主任道格拉斯·莫頓說:「毫無疑問,2019年亞馬遜大火很罕見,尤其是在特定區域和方式上更加罕見。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沙漠氣候、溫帶氣候、高山氣候、寒帶氣候概況
    熱帶沙漠氣候又稱熱帶幹漠氣候。一般分布在南北回歸線兩側、約南北緯15°~30°的大陸內部直到大陸西岸。主要出現在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卡拉哈裡沙漠、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部的塔爾沙漠、北美洲加利福尼亞沙漠、南美洲阿塔卡馬沙漠、澳大利亞西部和中部沙漠。
  • 巴西出現奇怪現象,小黑點懸停布滿天空,當地人表示:是家常便飯
    最近有一位巴西的遊客,出去旅遊探索世界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這個巴西人叫做Fonseca,在一次去一個農場參觀的時候,就發現了這一奇怪的現象,它在農場的天空上看到了許許多多的黑點,懸停在天空中,給他的感覺就像是「世界末日」,所以他被它被嚇了一大跳,然後用攝像工具拍了視頻。
  • 全國乾燥少雨,氣候乾熱,埃及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全國乾燥少雨,氣候乾熱。埃及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較高,晝夜溫差較大。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氣候相對溫和,其餘大部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白尼羅河發源於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青尼羅河發源於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兩河汛期不同。
  • 因毛色罕見被棄 巴西一城市發現稀有白化貘寶寶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23日,巴西聖保羅州彼達迪市政府拯救了一隻患有白化病的貘寶寶。根據工作人員的說法,這隻小白化貘已被送至索羅卡巴動物園。據報導,市政府稱,這隻小白化貘為雌性,出生大約10天,因毛色罕見而被母親遺棄。據報告,這隻幼崽被發現的時候,因營養攝入不足,身體狀態非常虛弱。在被送至索羅卡巴動物園後,園方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秘書處在一份說明中報告說,這隻小白化貘目前非常虛弱、消瘦,而且處於脫水狀態。
  • 高中地理|世界氣候的總結大全
    (2)風帶:由海洋吹向陸地的風,從海洋帶來豐富的水汽形成豐富的降水,如 盛行西風 、 夏季風 等;由陸地吹向海洋的風,水汽含量小,降水少,如 信風帶 、 冬季風 等。(2)逆溫現象在對流層,氣溫垂直分布的一般情況是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約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但在一定條件下,對流層中也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稱為逆溫現象。
  • 鯨窒息死亡罕見現象揭秘:或因噴氣孔被鰨魚堵塞
    生物學家的研究結論從而為這一極為罕見的現象給出了較為合理的解釋。鰨是比目魚的一類,體側扁,不對稱,兩眼均位於頭的右側。長鰭領航鯨的噴氣孔被魚類堵塞而導致窒息死亡的情況非常罕見,研究人員稱此次事件為「兩敗俱傷」,鯨和鰨魚均雙雙喪命。研究負責人Lonneke IJsseldijk是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獸醫學院生物學家,他指出:「這兩頭鯨肯定是在進食鰨魚,只不過這次用錯了部位。
  • 【專題突破】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西側受加那利寒流的影響,減溫減溼,東側為紅海,但因水體較小,因此氣候較乾燥,降水稀少。  6.撒哈拉沙漠的成因?(1)大西洋沿岸受加那利寒流的影響,由北往南影響沿岸,大氣穩定。常年受副熱帶高壓和東南信風的影響,空氣乾燥;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的影響,減溫減溼。  8.阿塔卡馬沙漠的成因和向北延伸到赤道的原因?因寒流經過沿岸,使近地面成為冷源,因此在近海面出現了大氣逆溫現象,導致大氣不能夠不斷地上升,形成熱帶沿海多霧性荒漠區。  9.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成因?
  •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北極熊同類相食出現罕見的「猖獗」
    北極熊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活在極寒的區冰面上的海豹和海象,在全球氣候變暖之前,北極熊、海豹和海象在北極的棲息地彼此重疊然而,隨著氣候變化加劇,科學家發現北極熊同類相食出現罕見的「猖獗」!在全球氣候加速變暖之後,海冰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尤其是在北極地區。而海冰正是北極熊賴以生存的「傳統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