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Fate/Grand Order絕對魔獸戰線》的上映,英靈熱度又被粉絲們推上了熱潮。而且目前最新動畫更新內容也與人氣角色吉爾伽美什密切相關,他不僅是粉絲們熱衷出梗的角色,而且還是幸運與財富的象徵。Fate系列型月一直遵從英靈都是以歷史性英雄和傳說作為背景進行角色刻畫,而吉爾伽美什更是以最古老的英雄王做背景深度帶入進來的。在目前的動畫劇情中吉爾伽美什以一個賢王的身份登上熒幕,在眾多Fate系列裡他給人的印象始終是那個桀驁不馴,視萬物為塵土的強大王者,那麼在原本美索不達米亞傳說中的英雄王吉爾伽美什是怎樣的王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吧。
Fate中的古老英雄王
雖然是遊戲改編而來的動畫作品,製作組依然遵循原著作品中古老英雄王的形象,對其人物的塑造,故事背景的起源都沒有太多的變動,這也使得眾多Fate系列作品中能夠得到非常好的串聯。英雄王角色代入感強烈,有著王之風範,有著王的傲慢,給眾人的印象也是極其的深刻。在很多處事細節上,語氣對身為王者的覺悟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和風格,這也一度成為了粉絲們調侃的對象,當然和言峰綺禮的黃金搭檔組合成為了這部系列作品中的焦點。
美索不達米亞傳說中的吉爾伽美什
喜歡追Fate系列的粉絲,都會去對其中的英雄去做一個深度知識補充,由於作品中採用大量的歷史英雄人物和西方傳說故事,根據動畫作品的描述與他們成為英靈的經歷,不少粉絲會去補充相應的文獻來更加深入了解其中的角色,就如同吾王阿爾託利亞出自凱爾特傳說文獻中的亞瑟王。而吉爾伽美什則是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傳說中最具有特色的王者,為何如此評判是因為傳說中的敘述大致都是人們以文學來相傳下來的,而這位英雄王則是經過了歷史的見證。
在美索不達米亞傳說中,吉爾伽美什是一位半人半神的角色,本體有著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在蘇美爾王表中記載,他是盧加爾班達之子,統治期大約在公元前2600年,烏魯克國的第五代國王。
蘇美爾王表是一份古代文獻,發現於美索不達米亞各地,使用蘇美爾語書寫。目前發現總共有十六份。互相之間基本相同。
吉爾伽美什是賢王取決於他為子民的貢獻,楔形文字史書記載中提到他建立了城牆使得人民免受到外來的攻擊(烏魯克城牆),並且還重建了女神寧利爾的聖殿。
寧利爾指「曠野女主」或「風之女主」也被稱為蘇德,阿卡德語名為穆裡圖,是恩利勒的配偶神。寧利爾是哈亞與收穫、書寫女神尼薩巴的女兒,後者在蘇美爾語文獻中有非常多的別稱,包括儂巴爾舍古努、寧塞巴爾袞努等等。而根據部分阿卡德文獻,她是安努(又名安)和安圖(蘇美爾語「祺」)的女兒。西奧菲勒斯·戈德裡奇·平奇斯指出,寧利勒或貝莉特·伊蘭尼在七個不同地區有七個不同的名字。楔形文字是源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約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蘇美爾人發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約3000年的歷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統,字形結構逐漸簡化和抽象化,文字數目由青銅時代早期的約1000個,減至青銅時代後期約400個。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書吏使用削尖的蘆葦杆或木棒在軟泥板上刻寫,軟泥板經過曬或烤後變得堅硬,不易變形。
吉爾伽美什也是歷史文獻上發現最早英雄史詩,並不是因為傳說流傳而是由於楔形文字史書的發現,史詩中所述的歷史時期是在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500年之間,比已知最早的寫成文字的文學作品早200到400年。史詩文獻中主要講述了蘇美爾時代古老英雄吉爾伽美什傳說故事,其中包括了兩河流域的許多神話傳說,記載長達3000多行。用楔形文字刻在泥版之上。
在1849年,英國的考古學家奧斯丁·亨利·萊亞德與助手霍姆茲德·拉薩姆參與古都尼尼微考古中偶然發現了亞述國王所留下的圖書館遺蹟,兩人在通過三年之久的挖掘中發現了含有大量的楔形文字泥板,其中就包含有《吉爾伽美什史詩》。這些泥板被封存與英國博物館供考古學家們考究,1872年,經過長達23年之久的探索,亞述學家喬治史密斯在泥板中發現了關於大洪水的記述,記載有史詩的泥板碎片隨後相繼被發現。
史密斯所發現的史詩版本是在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00年時期編寫完成的標準阿卡德版本,共11塊泥板,計約3600行,史詩內容又為第12塊泥板補全。一直到《吉爾伽美什史詩》漸漸傳到小亞細亞。其中12塊泥板的版本成為歷史研究的標準版。很大一部分泥板現存於柏林史前史和早期歷史博物館。
在20世紀初楔形文字得到破譯後,史詩的文字被發現並由小碎片拼成。由於記錄語言多,歷史流傳的版本不同和損壞原因使專家只能依靠對於古文字的經驗和感覺來還原破譯。蘇美爾學家塞繆爾·諾亞·克萊默第一個把蘇美爾傳說部分破譯。
到1920年代,所有泥板已基本復原,譯註也基本完成,不過後續仍陸續有一些新的章節被發現(如2016年發現的泥板敘述了過去未曾發現的關於胡姆巴巴與恩奇都的友誼的章節)包括中譯本。
《吉爾伽美什史詩》中英雄王是暴君
在泥板記載中英雄王吉爾伽美什是一位有名的暴君,由於他的統治烏魯克人民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便向天求助,求助於諸神來討伐吉爾伽美什,人民的求助感動了上天,創造女神阿魯魯便創造出了恩奇都,百般設計之後恩奇都來到了烏魯克並與吉爾伽美什展開了戰鬥,這場戰鬥沒有帶來最終的答案,反而導致了兩人英雄相惜,不打不相識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兩人志同道合在共同統治烏魯克時,還受到了日神沙瑪什幫助並且一同討伐了杉樹林怪獸胡姆巴巴,由於戰績顯著名聲遠揚,女神伊斯塔得知此事後邊對吉爾伽美什有了青睞之心,並且跑到他的面前向其求愛,沒想到遭到了拒絕。為此懷恨在心,便去尋找了自己的父王幫助,父神安努派出帶來旱災的天牛席捲了烏魯克的國土,吉爾伽美什為了保護自己的國土與恩奇都再次聯手將天牛擊殺,成為了人民所擁戴的英雄。
伊斯塔是美索不達米亞宗教所崇奉的女神,亦即是蘇美爾人的女神伊南娜和閃米特人的女神阿斯塔蒂。獅子是伊絲塔女神的象徵動物,原本就是一個雙面女神,既是豐饒與愛之神,同時也是戰爭女神,一般認為與金星日夜不同的雙面性有關。希臘羅馬神話中則以雅典娜和阿佛羅狄忒分別代表戰爭與愛這兩個面相。沙瑪什是美索不達米亞本地神,阿卡德、亞述和巴比倫神殿中的「太陽神」。亞述神話中對應蘇美爾烏圖神的正義之神。胡姆巴巴是遠古時代太陽神烏圖養育的一位可怕的巨型樹怪。
在兩人一度違背神旨,並且向諸神作對的同時,恩奇都也因為夢見了會被受到眾神的懲罰最終重病而亡,眼見一切的吉爾伽美什看到恩奇都去世,並且慌亂了陣腳,為了了結死亡的奧秘,便獨自踏上了前往向烏特納比西丁大洪水唯一生還者和永生者的所在地探索生死奧秘。他不僅黑夜翻山不怕魔獸的阻攔,用盡120根船槳度過了死亡之海,最終來到了目的地。
烏特納比西丁接待了吉爾伽美什但沒有告訴他生與死的奧秘,並且讓他完成六天七夜不睡覺的試煉才肯回答他的問題,但是吉爾伽美什沒有堅持下來,最終只能返回烏魯克。最後在尋求沙馬什的幫助下,利用生死通道與死去恩奇都對話,恩奇都將死後的世界全部告訴了吉爾伽美什而告終。
由此可見Fate系列動畫中的英靈背景的描述還是對文獻的參照沒有多數改動,幾乎都是以原型來進行設定,由於每個英靈的傳說都非常的複雜,也只是對其中的一個大概進行了描述和帶入,看來製作公司還是很下功夫的,那麼對劇情中人物設定的背景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可以做一下深入的了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