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 | 胡東輝
艱難曲折的2020年即將過去,A股市場在這一年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螞蟻集團一路綠燈極速走完了IPO程序,卻在掛牌上市前夕戲劇性被突然叫停。螞蟻集團從好公司到問題公司的轉折是突如其來的,雖然具有某種必然性,但也具有某種偶然性。假如螞蟻集團僥倖掛牌上市了,那會怎麼樣?不妨沙盤推演一下。
上市後再處理難上加難
螞蟻集團是在科創板上市,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這意味著螞蟻集團如果上市,在上市首日就會產生充分換手,股票將分散到二級市場投資者手裡,這個時候即使叫停,也已經不可能恢復原狀了。股票上市前,無論怎麼處理,影響都不大,但是股票上市後,再要處理就難上加難,因為利益已經重新分配,恢復原狀已不可能,勢必有一方要為此付出巨大代價。而像螞蟻集團這樣的巨無霸,造成的損失也會非常大,這就更難處理。惟一的辦法就是拖時間,讓二級市場去自我消化,讓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為此買單。過去那些退市股都是這麼消化掉的。
如果螞蟻集團掛牌上市了,就不可能很快退市,也不可能立即停牌,大概率會一直交易到現在。如果在交易過程中消息面一直很平靜,那還好一點,可偏偏負面消息不斷,一會兒是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因為涉嫌壟斷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罰款50萬元;一會兒是四監管部門再次聯合監管約談螞蟻集團;一會兒又是阿里巴巴集團因為涉嫌壟斷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立案調查。第二次聯合監管約談要求螞蟻集團整改,這說明一個半月前的聯合監管約談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螞蟻集團整改不力,還要加大整改力度。在這麼多利空消息的衝擊下,螞蟻集團的股價表現會怎麼樣?這應該是不難想像的。
一路綠燈換來一地雞毛
如果螞蟻集團一直在這麼多的不確定性中上市交易,股價就會頻繁大起大落,那無疑是投資者的噩夢,投資者要整天為此提心弔膽。因此,二級市場投資者應該慶幸螞蟻集團沒有上市。對於那些中籤螞蟻集團新股的投資者來說,也應該感到慶幸,因為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螞蟻集團顯然是家問題公司,否則四監管部門不會兩次聯合約談,兩次要求螞蟻集團整改,那麼上市後破發的可能性就很大。但是如果沒有四監管部門兩次聯合約談螞蟻集團要求整改,誰敢說螞蟻集團是家問題公司?從螞蟻集團IPO一路綠燈就可以看出,螞蟻集團顯然被當成了一家完美無缺的好公司。
在螞蟻集團IPO過程中,誰要是敢說一句螞蟻集團的不是,恐怕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因為螞蟻集團上市被當成了一件大事好事,容不得有任何異議。事實證明螞蟻集團不是完美無缺的,同樣一家公司,兩個月前花好稻好,然後一夜翻車,變成了問題連連需要兩次督促整改的公司。這也說明,IPO公司應該廣泛接受輿論監督,好公司是不怕別人批評監督的,身正不怕影子斜;怕輿論監督的IPO公司往往是自身不過硬,因此才容不得批評。試想,如果螞蟻集團IPO時不是一邊倒的一片叫好聲,也存在質疑,這對發行審核工作不是很好的提醒嗎?結果一路綠燈換來的是一地雞毛。
依靠輿論監督發現問題
A股市場在上市還差臨門一腳之際被突然叫停的IPO公司還有好幾家,比如勝景山河,公司晚上已經在開上市酒會了,半夜董事長被證監會急招赴京,第二天的掛牌上市被緊急叫停。過去那些被緊急叫停上市的IPO公司,幾乎都是因為媒體曝光揭露出問題,但是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媒體曝光揭露IPO公司問題的事情已經越來越少了。這次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不是因為媒體曝光揭露出什麼問題,而是監管部門直接出手。可見不是不存在問題,而是媒體不敢說,最後監管部門看不下去了,直接要求整改,上市因此被叫停。
所幸螞蟻集團上市被及時叫停了,否則現在生米就煮成熟飯了,怎麼善後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本來有關方面想讓螞蟻集團上市成為2020年科創板的一大亮點,沒想到最後卻成了一大敗筆。希望有關方面能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對IPO公司,要歡迎輿論監督,依靠輿論監督的力量來發現問題。有句老話,叫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相信群眾,不依靠群眾,單靠發審委幾個人來把關,事實證明是把不住關的。為什麼一家問題公司會被一路放行,對其完全不設防?先入為主,外界沒有任何異議,都在客觀上強化了眾星捧月的氛圍,教訓深刻。
(本文發表於2021年1月1日《紅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