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三秋桂子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詩經常被用來形容教師的奉獻精神,表示老師教書育人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在學生眼中,老師都是德高望重的。可有些人卻披著教師的外衣,幹著有辱師德的事。
10月17日,青島市的閻女士去接在英語補習班上課的兒子樂樂(化名)。結果樂樂上車後說了一句話:「媽媽,為什麼老師總問我喜不喜歡屎,每天吃不吃屎?」
閻女士一聽氣炸了,但還是壓著怒火詢問兒子是怎麼回事。
原來上課時老師正在教do和does的用法,教材上的例句是青蛙每天都吃蒼蠅嗎?他每天都吃香蕉嗎?她每天都做飯嗎?可老師Emily卻用樂樂的英語名造句,問全班同學:「邁克(樂樂的英文名)每天都吃屎嗎?」
全班哄堂大笑,有的男生回答Yes,有的女生回答No. 這讓樂樂很難受,下課時忍不住告訴了媽媽這件事。
更讓閻女士氣憤的是,Emily老師這麼做還不是一次兩次了。
前兩次樂樂只當她是在開玩笑,第三次樂樂就有點不高興了,等到第四次他就告訴了家長。
本來閻女士和丈夫劉先生是想提高樂樂的英語水平才給他報了班,這下反倒給孩子帶來了精神上的傷害。
氣憤的閻女士第一時間聯繫了這位老師,結果對方只輕描淡寫的回覆了一句:在開玩笑。
這下閻女士更加火冒三丈,質問老師:學習是開玩笑的嗎?這是一個老師應有的師德嗎?
Emily老師看閻女士發火了,這才不鹹不淡的道了歉,態度也非常敷衍。
當天下午,劉先生向學校反映了這件事。劉先生認為Emily老師專業水平合格,但是職業素養不合格。
劉先生對學校提了三點要求:解僱Emily、對孩子和家長進行書面道歉、全額退款。學校給出的答案是商議後回復。
後來學校致電劉先生,表示可以給孩子換個班,換班不行可以換學校。但是費用不可能全額退款,只能退2000元,另外1600元由老師個人承擔。
劉先生對這個答覆不太滿意。拿孩子開玩笑卻不肯道歉?退費標準又是什麼?他在微信群裡質問了幾次,結果校方把劉先生移出群聊了。
事後劉先生向記者求助,兩人一同來到學校。但是學校負責人卻閉門不見,工作人員表示學校不接受採訪,會走自己的程序。對於家長被移除群聊的問題,也沒有做出正面回應。
目前,劉先生已經聯繫了街道教育中心和政務處,等待進一步處理結果。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師身上肩負的是教書育人的職責,也承擔著督促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義務。但文中的Emily老師,不僅沒完成個人職責義務,還不尊重學生,給學生造成了心理打擊。這種失格行為,務必要受到嚴重譴責。
雖然有師生關係在前,但老師和學生還都是獨立的社會個體,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需要互相尊重。因此老師應該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打罵責罰學生,用正確的教育觀和價值觀去引導學生。
而青少年和幼年時期的孩子,正處在情緒極易被外界影響的敏感期。任何無意或有意的嘲諷、譏笑、責罵都會給他們的情緒帶來波動,甚至造成終生難以彌補的傷害。如今教育隊伍良莠不齊,太多教育工作者浮躁且素質堪憂,這其實也是教育行業極大解決的難題之一。
但是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份平凡又偉大的職業,就要肩負起身上的重任,希望每位教師都能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