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戰勝卡達卻無緣世界盃的那天,看到李煉在朋友圈裡推了一張宣傳海報:唯勇氣不可奪!那是博採傳媒即將上映的動畫電影《昆塔2:反轉星球》的宣傳主題。蟄伏多年之後的振奮釋放,情緒,如出一轍。
10月1日,電影即將在全國院線上映。上周末,點映場票房已經超過700萬,我也應邀觀看了點映場。
2013年,李煉導演的第一部動畫電影《昆塔》就以無限接近好萊塢的技術驚豔業界。
2017年,第二部動畫電影《反轉星球》在畫面製作上帶來的震撼依舊,同時在內心鼓掌的還有影片的音樂和構建的價值觀。在漆黑的影院裡,仿佛看見了老李和他的團隊不見天日的四年……
不輸好萊塢的杭產動畫電影
聽過一句傷感的話:功夫是中國的,熊貓也是中國的,但是功夫熊貓是好萊塢的。
相信李煉也被「刺激」過吧。點映場結束,有媒體問讓他堅持下來執著做動畫電影的原動力是什麼?
李煉說:不服! Whynot(為什麼不)?!
這樣的不服,想必當年袁隆平心裡有,柳傳志心裡有,董明珠心裡也有,或許所有懷有理想的中國人都有,現在,我們把她叫做「中國夢」……
幾年前的中國國際動漫節上,憋了一股勁的李煉對媒體說:中國電影市場的票價是一樣的,好萊塢動畫電影35塊錢,中國動畫電影也是35塊錢,憑什麼觀眾花一樣的錢看更Low的電影呢?所以,我們加油吧!
於是,我們看到了今天的《反轉星球》——我的同事在看完點映之後說「好美,好聽,好自豪」,美的是場景特效,好聽的是與情節完美結合的歌曲,自豪的是「這是咱杭州的動畫電影」,看完之後想到與之作比較的不是國內任何動畫電影,而是好萊塢的科幻片、迪士尼的音樂片。
影片最後長長的製作名單裡沒有一個外國人的名字。79人團隊完成了前期、特效和渲染等所有的製作工作,而這樣的規模和製作,在好萊塢可能不止300人……
據說,這部動畫電影已經在四個國家賣出了海外版權,在今年的法國昂西動畫節上,動畫節主席還親自為《昆塔》站臺。李煉用作品說話,撕掉了中國動畫在國際市場上廉價的標籤,開始進入全球主流動畫市場的流通領域。
不丟份兒的音樂、製作和價值觀
《反轉星球》的目標觀眾群是3歲至15歲,導演希望走進影院的家長在陪看的時候也能看得下去——這是李煉一貫的表述方式,受傳統文化較深的人,都不習慣把話說得過滿,但並不妨礙他在影片中所展露的野心,他其實是希望:親子都能滿意。
正因為這樣的思路,這部動畫電影並不低幼,雖然是以菠菜、嘎嘎、奶泡泡、小綠毛等孩子為主角,但也有七大大、凡斯博士、路易88等成人視角。講述的是少年冒險的主題,也有親子關係的思考,還有人物反轉的懸念。
讓李煉最欣慰的是,「點映到現在,終於沒有人再問我那些人物為什麼只有一隻腳了,說明這部片子的故事情節站住了」。當情緒和情節站住了的時候,沒有人再會去「挑剔」那些細枝末節。
不得不說影片的音樂,這是帶動情緒最好的手段。我不喜歡吳莫愁的煙槍嗓,但那段音樂在落日映襯下的畫面確實很美;鳥人王的慶功宴那段,口水軍團的節奏特別棒,歌詞很巧妙地補充了劇情;最贊的是彝族童聲合唱團的《藍色卡拉蘿》,伴隨著童話般的畫面,音樂一出就讓人想起了大涼山,想起了彝族人的新年七月火把節,想起了火光映襯下的那一張張質樸的笑臉和淳樸的彝家歲月,這些都是每一個心存良善的人心目中的香格裡拉吧;最後壓軸的是TFBOYS的《不完美小孩》,是啊,欣賞不完美的小孩,因為我們本身都是不完美的家長,這個世界並不完美,但是我們希望她更美好;這個世界或許有很多不公平,所以我們才需要更努力。
說不丟份兒,其實也是含蓄了,和導演一樣,他這兩天在朋友圈裡說:認真地做,其他的,交給時間吧。
在電影市場競爭殘酷的今天,在資本市場無孔不入的時代,的確很為這樣的人和這樣的片著急……
誰都不會「糟蹋」自家孩子
對於家長來說,一部動畫電影好不好最直接的判斷標準就是,你會不會帶上自家孩子去看,因為誰都不會「糟蹋」自家孩子。上個周末,我帶上我們家三歲小朋友走進了影院,這是他第一次看動畫電影,他不僅安靜地看了45分鐘,比看《小豬佩奇》時更專注,還對我說:媽媽,好看!尤其喜歡小綠毛。
據說,農夫山泉即將上市5000萬瓶印有《反轉星球》的電影推廣的瓶裝水,外婆家也組織會員觀看點映場,小黃車推出了90天《昆塔》會員免費騎行,還有更多大V公眾號在「自留地」裡為這部動畫電影鼓與呼。是的,除了李煉人品好,大家都「敬他是條漢子」之外,更因為作品本身值得推,否則,誰會「糟蹋」自家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