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一位手託炸藥包英勇炸敵堡的英雄。他的事跡寫進教材。然而,英雄的壯舉近日卻被某雜誌「戲說」:「誰也沒有親眼看見他託起炸藥,完全是根據一些蛛絲馬跡推測出來的,他舉炸藥包犧牲是許多專家經過半年考察論證的。
」此文一出,輿論譁然。到底是歷史有誤,還是有人別有用心,惡意炒作?歷史的見證人:我親眼看到董存瑞與敵人佔據的橋堡同歸於盡
2006年5月初,已退休的瀋陽軍區文化站劉國彬大校,在協助軍區《前進報》編輯「影視天地」專版時,隨手拿起某雜誌2006年第8期,閱讀了《〈董存瑞〉「真實」創造的經典》一文後,他被激怒了。為了辨明真偽,劉國彬從那一刻起,決定要為英雄「討公道」。
「郅順義不在了,上哪去找歷史見證人呢?」劉國彬找到長篇紀時文學《老英雄郅順義》作者夏維福。
夏維福告訴劉國彬,大連有個董存瑞壯舉的見證者,他是時任董存瑞教導員的宋兆田。劉國彬立即趕往大連採訪。
86歲的宋兆田回憶說:「戰役總攻前,右前方百餘米處有個敵人的橋型碉堡,幾條火舌攔住了我軍前進道路。很快,六連有兩個戰士躍出壕溝,一個抱著炸藥包,一個在後邊掩護。行進時爆破手的腿有些拐,可能受傷了。直到他衝到橋下,我才鬆了口氣。緊急關頭,只見爆破手朝上面望了望,迅速移動到橋底中間,面向戰友們,左手託著炸藥包,右手拉開導火索……瞬間,一聲巨響,橋型碉堡被炸毀了,勝利的道路打開了,六連和後續部隊很快衝進了隆化中學。不到10分鐘,我隨營部衝鋒到橋邊,遇見了我安排到六連工作的師宣傳幹事程摶九,他告訴我爆破手是董存瑞,掩護的是郅順義。」
劉國彬來到程摶九家中,說明來意。當程老看到某雜誌上的那篇文章,氣得從沙發上站了起來:「我是當年董存瑞所在六連蹲點的師宣傳幹事。戰鬥打響時,連隊打到北大牆下,被西面橋型碉堡火力壓住。此時,聽身後有人喊,『連長,讓我去炸,完不成任務我不回來見你!』我回頭一看,是董存瑞挾著炸藥包站在身後,後面還跟著郅順義。他們兩人衝上去後,我和指導員看到郅順義在距我們四五十米遠的幹河床上向橋堡方向投彈。一片炸起的煙塵消散後,又看到橋下北端有一個人,知道這是董存瑞,看樣子腿部受了傷。此刻,董存瑞正在往北端橋墩上放炸藥包,放不住,又向南移了幾步,用手託著炸藥包抵住大橋底部,拉了導火索。我們知道,這將發生什麼情況,連長大喊了一聲:『董存瑞……』橋下巨大的爆炸聲和炸起的煙塵石塊,使我們幾個現場目擊者意識到這一聲劇烈爆炸的結果——董存瑞與敵人佔據的橋堡同歸於盡了。」
《董存瑞》編劇:別的可以藝術處理,這兩處絕不能改動!
劉國彬還聯繫了遠在廣州的《董存瑞》編劇趙寰,81歲的他作證說,他在創作《董存瑞》時堅持了兩個原則,一是必須用董存瑞原名,二是必須表現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英雄壯舉。別的可以藝術處理,這兩處絕不能改動!
回到瀋陽,劉國彬從夏維福手中要來了郅順義回憶董存瑞捨身炸碉堡事跡的錄音。接著,他又尋訪了河北省隆化縣董存瑞烈士陵園管理處主任呂小山,收集了大量證據。
董存瑞的戰友和生前所在部隊官兵:英雄不容褻瀆
鐵證如山。劉國彬用3天時間寫下了長篇通訊《請尊重烈士用生命和鮮血寫下的歷史》。文章見報後,引起讀者共鳴。
董存瑞捨身炸碉堡的英雄壯舉被個別媒體歪曲報導後,引起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新聞周刊》等媒體的關注。董存瑞生前戰友、生前部隊和一些教育專家紛紛挺身而出,捍衛英雄名譽。
當年與董存瑞並肩作戰的宋兆田看後心情激動:「這篇報導在污衊董存瑞的同時,也是對郅順義的否定,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他們兩人都是1950年被評為全國戰鬥英雄,那是經過部隊各級黨委層層推薦而又經中央軍委核實的。作為董存瑞的戰友,我真誠地呼籲,讓英雄的靈魂安息吧!不要為自己沽名釣譽而去打擾他們了……」
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瀋陽軍區某旅官兵,對褻瀆英雄名譽的行為表示憤慨。
董存瑞所在連的第29任連長李國有認為,那篇雜誌文章很容易扭曲幾代人傳承下來的信仰和價值觀。他說,最近一段時間,每當連隊組織連隊點名,點董存瑞的名字,全連答「到」時,他的心裡就湧起酸楚和苦澀。最近,他們開展了以「明辨是非、捍衛英雄」為主題的大討論,官兵們通過這件事認清了保持政治上的堅定與清醒的重要性,堅定了走英雄道路,做英雄傳人的信心。
董存瑞班第48任班長徐鳴說,2005年8月,他和部隊首長到瀋陽看望老英雄郅順義,老英雄反覆囑咐他一定要弘揚董存瑞精神,當好英雄傳人。
(張寶印 劉薇 孫健 新華社專稿)
新華社瀋陽8月31日電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新聞背景
董存瑞英雄事跡
1948年5月25日,在我軍解放河北隆化城的戰鬥中,某部六班長董存瑞任爆破組長。部隊即將發起衝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董存瑞挺身而出,抱起炸藥包,衝向碉堡,戰友郅順義負責掩護。危急關頭,已衝到碉堡下的董存瑞毅然用左手託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將碉堡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闢了前進的道路。
1950年9月,全國勞動模範代表會議決定追認董存瑞為全國戰鬥英雄。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將董存瑞的形象搬上銀幕。1996年,總政印發了董存瑞等六位英模畫像,懸掛在全軍各個連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