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節目主持人陳文茜23日在臺灣《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說,政治有時需要創意式的模糊,那是高明的政客;但經貿不可以,因為那將只是高明的騙術。這是身為富家女的蔡英文想成為「國家」領袖,必須深刻體認的基層民生之苦。她若當選,其大陸經貿政策將深深影響臺灣眾多企業與其千萬僱員家庭的悲歡生計。
舉一個例子,去年4月26日蔡英文與馬英九辯論,公開反對ECFA。反對理由之一是WTO談判時,已幫臺灣的工具機爭取最惠國待遇,她批評馬為什麼要為工具機業者再爭取特權?馬英九告訴她,工具機業者聽了她的談話會掉淚,因為他們在大陸的關稅是8%;相反的,東協加一(2010年起)東南亞各國工具機的關稅已趨近於零;臺灣幫他們爭取比照東協的低關稅,根留臺灣,怎麼叫特權?
文章說,我常對朋友說蔡式兩岸政策語言習慣套套邏輯,聽她的談話比搭摩天輪還糟;過程滔滔不絕,中場毫無驚喜,結尾只是回到原點。
如果「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ECFA的實踐是檢驗蔡英文滔滔不絕的「套套大戰略」最好的標準。辯論一年過去了,今年4月20日剛出刊的《天下雜誌》第46頁,刊登「臺灣工具機訂單爆景氣大翻紅」的消息。臺灣工具機業者因兩大因素,一是大陸工資漲各工廠自動化風潮雲起;一是ECFA籤訂後臺灣工廠不用移至大陸,在低關稅也沒有被大陸工廠仿冒的威脅下,臺灣工具機接單已旺至第四季。此外中國市場雖佔出口42%,但美、印度、土耳其皆已分別成為臺灣工具機新市場,產值與出口從2009年20億美元V型反彈增加1倍至40億美元。
如果2012年蔡英文執政,拒絕談判她口中的「特權」ECFA,這些臺灣工具機廠商有一部分可能遷廠大陸,有一部分遷廠馬來西亞或越南;工具機的員工們,他們的家庭或因此被迫分隔、或面臨失業,家庭收入停滯甚至下滑。
文章說,一個領導人的決策,牽涉千萬家庭的生計;這是爭取大位的人,要永遠心存的磨難之念。臺灣絕大多數的家庭子女,都沒有蔡主席的好命。人生只靠繼承家產、口才便給,聰明模糊,即可謀生。蔡英文在第一場電視辯論會中,不遑多讓地宣稱2012若是民進黨執政,也會開放直航及大陸觀光客。我幫失憶的蔡主席回憶一下,2008年6月2日她接受《中時》三位記者吳典蓉等聯訪,明白反對若兩岸以「九二共識」為前提包裹客運包機、貨運包機及陸客來臺;民進黨再執政,「繼任政府可以不接受。」
她的意思是2012若她當選,她將推翻「九二共識」;至於大陸是否因此停止直航、陸客,那是大陸的事;不是蔡小姐的事。當蔡英文如此「堅定」時,她是否意識,她的決策風險代表多少行業、多少家庭,可能收入下滑、失業甚至崩潰。
蔡英文總把「多邊體系」掛在嘴邊,坦白說,我沒有她的學問。但我知道最新一期美國《外交期刊》(Foreign Affairs),刊登了美國WTO前談判代表Susan C. Schwab撰文「WTO杜哈回合談判已死」。同一時間不說星、日、韓吧,連越南都積極與歐、美、日、韓,洽談雙邊貿易FTA。在蔡英文誇口的主政期間,臺灣於「多邊」也好、「雙邊」也罷,唯一完成的「大國」貿易談判,就是與巴拿馬籤訂了F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