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開始前,這兩個小傢伙就來到我家了。殼的顏色一個偏綠,一個偏黃,名字有點隨意:龜小綠、龜小黃。
龜小綠亮個相~ (那時冬還沒有徹底離開,所以夜裡我把它們拿到我臥室的書架上,關上門,一起打呼呼,覺得這樣相對溫暖。請忽略透過小龜缸,看到的我童年時期的相冊封面,滿滿的90年代要溢出來了。。。)
龜小綠在閉目養神,可能是在醞釀睡意。像素不咋地,對付看一眼。。。
伸長了脖子裝死的是龜小黃,也可能它是睡著了,睡著後控制不住姿態也未可知。好吧,那個摩託男女的相冊就權當坐標吧,只要它出現,就代表,時間是夜裡,位置是我的臥室。
龜小綠沒睡,它們保持著時刻的警惕心,看見我拿著一個長方塊的東西對著它們,小綠不安的瞪著我看。
烏龜的殼殼應該是堅硬的,人們都有這種錯覺。但是它們剛來時,還沒有一元硬幣大,比古銅色的5角硬幣大一丟丟不多,殼殼也有一點微弱的倔強那種意思。所謂微弱的倔強,大概的感覺就是,它們在盡力張顯:你瞧,我很堅硬!你快看,我很堅硬!但實際情況是,我用兩個手指,捏起它左右兩端試圖移動時,一個我在說:抓緊一點,不然它丟在地上會摔很疼;
另一個我馬上跳出來反對:輕一點,不要把殼捏變形!
能使一個微小的動作產生敵我矛盾的,就是它們那微弱的倔強。
這張圖,大概能看出它倆那微弱的倔強吧?這個是在溫暖的午後,我把它們放在南臥室的床邊,享受陽光。凡事凡物大概都在很小的時候會展現一種萌態吧,以一種萌萌噠的姿態求得保護欲。到現在半年過去了,回看這些照片,覺出一點萌,當時全然不覺得。
上面是龜小綠,下面是龜小黃。小綠通體是各種深綠加上淺綠,被黑色的線勾勒出來。小黃則是黑色的筆觸穿行在大片的綠色間,每塊綠色裡面,都有黃色的點睛,周身黃線兜住。
這張突然變成了小烏龜開會。好吧,解釋一下!在樓梯上小腿兒一蹬,放飛自我的是龜小綠,在右上角斜眼瞄我鏡頭的是龜小黃。中間地帶的三個是來串門的大王、小王、黑小珠。(當然這些名字,是它們三個後來賴在我家不走了以後,被我取出來的。拍照的當下,還沒有名字。)
大小王,用體型區分,你們懂的。說說黑小珠吧~它是被一個小朋友在夜市買到的,殼上粘著淺粉色的貼紙,上面點綴黃綠色的小花。可能小孩子的世界就會覺得這是好看的完美的小烏龜,大人的世界,就會第一眼看穿貼紙下粘條狀的膠水。看到表象,還是本質,是小孩和大人根本上的區分?
圖上黑小珠的殼上,有一點點白色痕跡,就是貼紙留下的痕跡。百度了一下,它叫珍珠龜,也叫中華草龜,或者臺灣花龜。於是就有了後來它的名字:龜小珠,珍珠龜的珠。可能體型較小吧,被四隻巴西龜寵著,以後會不會恃寵而驕呢?且聽後來分解吧 ~ 黑小珠總愛趴在一個巴西龜的後背上,做出小公舉的姿態,巴西龜則理所應當的一動不動,這樣的畫面,友愛和諧。。。
午後日常,小公舉式趴著,下面應該是龜小綠,小綠不動,一二三木頭人,一動不動。
右下角樓梯上應該是大王,好像在放哨,那眼神似乎在問我:你瞅啥?
黑小珠的白色膠水貼紙還有一些,星星點點的,我沒有用手幫它撕掉,在後來的成長中,自然脫落了。
拍這張照片時,我發現它眼睛凸凸著,像個青蛙。頭有點大,和殼有點不成比例。後來上網查了查,我一直在餵蝦仁,就是超市買回來的成袋的蝦仁,網上的建議是淡水蝦是可以的,海水蝦不行,因為鹽份會讓小烏龜脫水,然後就會造成眼睛有點突出的狀況。我查看了蝦仁包裝袋,沒有表明是淡水還是海水蝦,我想大概率是海水蝦。好吧,決定換食物。
石頭河邊撿的。每次刷缸換水時,都帶著手套揉搓一下石頭,縫隙裡的綠苔漸漸積累下來,想著,自然的產物上面,就是應該留下些自然的痕跡吧?於是,沒有刻意刷掉它們。
龜小綠和龜小黃獨霸小缸時,兩天一換水。等到竄門來的三個傢伙安營紮寨後,一天一換水,這樣堅持了半個月時間。隨著它們以我肉眼查覺不到的速度長大的過程中,那個水,堅持不到一天,就變得臭氣燻天,簡直了!
半天一換水是不現實的,於是怪罪蝦仁,既讓黑小珠眼睛突出來,又讓水在半天的時間就壞成臭水溝。索性換成買來的龜飼料,想著這樣會一勞永逸吧?味道不大,不易臭水。結果呢?結果是五個小龜不買帳,人!家!不!吃!也別說都不吃,小黑給點面兒,吃,也可能是人家為了擺脫青蛙眼,自覺吃著治病吧?
於是,知乎的搜索話題,變成了「如何養好巴西龜」、「如何養好珍珠龜」、等等等等。
看了過濾缸、泥水缸、半生態缸。。。
某日早晨,龜小綠閉著眼睛,下眼瞼白色,上眼瞼綠色,一直閉著眼睛,不睜開。我知道,它們換缸,已經迫在眉睫了。養魚先養水,養龜也是。一個道理。知乎上,看到下圖的一個帖子,一個半生態缸的建立過程,看得我躍躍欲試,大神,膜拜!隔著屏幕,有點羨慕他的整理箱中,那隻徜徉在仿自然循環生態中的小烏龜了。
好吧,逐步下手。
(小綠的眼睛,後來傳染了小黃,也可能不是傳染,就是整體水質的惡化,導致它們眼睛整體生病。後來殼上也都有了白點或白塊。巴西龜被奉做巴神,巴神似神非神,終究不是忍者神龜,扛不住惡劣環境。要活命,先治病。眼睛是氯黴素滴眼液,殼殼是碘伏和聚維酮碘溶液,搭配鍥而不捨的堅持,最後全愈。過程中,一步一步搭建一個半生態缸的過程正在進行中。見:養一缸烏龜 2)
以上二圖來自知乎《淺談龜缸半生態環境的建立》,作者:洋的三千世界。說句感謝 ~ 還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