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全市目前共有公共體育設施點位18522個,其中包括1054條市民健身步道,1342個市民球場,182個市民健身房和15727個市民健身苑點。
平時社區常見的公共健身器材,你真的都會用嗎?正確使用方法在這裡↓↓↓
常見器材使用方法
01
上肢牽引器
使用方法:站於器材下方,兩臂向上伸直,雙手分別抓握手柄,兩臂互為阻力,相互對抗,同時用力,垂直上下交替拉動,重複進行。
主要功能:增強人體肩帶手臂腕部的肌肉力量,改善肩關節的靈活性,擴大肩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強肩關節周圍肌肉及韌帶的柔韌性。
02
太極推揉器
使用方法:雙腿成馬步姿勢,雙手平攤在兩個轉盤上,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或者左右相反轉動。
主要功能:模擬太極拳套路,鍛鍊上肢關節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增強心肺功能。
03
漫步機、晃板
使用方法:
漫步機——雙手握住扶手,雙腳分別站在踏板上,前後交替做漫步動作。
晃板——雙腳站在踏板上,雙手緊握把手,腿部用力,反覆左右擺動。
主要功能:增強人體下肢活動能力,改善髖關節的靈活性。增強心肺功能,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
04
扭腰器
使用方法:雙手握住扶手,站在扭腰盤上,扭動腰部時扭腰盤轉動。
主要功能:增強腰部腹部肌肉力量,提高身體柔韌性和靈活性。
05
彈振壓腿器
使用方法:單腳站立在地面上,單腿擱在橫杆上,腿部用力,身體向前傾,慢慢向腿部靠攏,不斷重複。
主要功能:增強人體下肢的柔韌性及活動能力,改善踝關節的靈活性。
06
橢圓機
使用方法:雙腳踏在踏板上,兩手緊握手柄,手腳配合,腳踏板轉動,同時手柄擺動,一側腳踏下,另一側手往回拉手柄,反之亦然。
主要功能:增強上肢、腰腹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有效改善人體心血管功能和呼吸機能,提升人體的新陳代謝水平。
07
蹬力器
使用方法:鍛鍊者先蹬起坐在座板上,前腳掌蹬在蹬腳板上,快速用力蹬直膝蓋,復位時膝關節退讓用力,緩慢還原。
主要功能:增強下肢和腹部力量,提高膝關節和踝關節的靈活性。
08
健騎機
使用方法:坐在座椅上,雙手握緊手柄,兩眼平視,兩腳踏牢踏板,克服自身重量,向下蹬踏,身體上移,同時雙手向後拉,做雙臂伸縮運動。
主要功能:增強人體下肢、腰腹、背部、上肢和頸部的肌肉力量,提高人體四肢配合,全身協調用力的能力。
09
腹背肌訓練器
使用方法:
俯臥板——仰臥於座板上,雙腳勾住圓管,雙手交叉抱於腦後,腹肌收縮,使上體抬起,還原時緩慢放下上體。
背肌訓練器——雙手握住扶手,大腿貼住靠板,雙腳踩踏管上,伸直雙腿,身體前移至上端圓管處,上身向下彎曲,然後抬起至身體平直。
主要功能:增強腰腹部肌肉力量,消除腹部多餘脂肪,瘦腰美體,鍛鍊腹部、腰部、背部肌肉力量。
10
腰背按摩器
使用方法:
腰部——坐正,腰部靠按摩輪,手握把手上下反覆運動。
背部——雙手握把手,腿微屈蹬地,背部靠按摩輪,左右往復移動,
主要功能:增強腰腿部力量,緩解疲勞,活動經絡及神經組織。
更多公共體育設施相關內容,在「來滬動|健身地圖」小程序都可以找到!開放時間、地址導航、器材信息及器材使用教學視頻均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