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在花盆裡栽花變得越來越流行,這也是因為人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小所致,比如月季花,以前只能種在院子裡,在花盆裡也能把它們養好,但是在養護的過程中卻會遇到種種麻煩。
在盆栽中想要種好月季花,首先要選對品種,有些大的月季花最好不要種在盆栽中,有些植株較矮,月季葉較小,灌木葉較適於種植。在花盆中種植較大的灌木或爬藤類植物,其生長周期較短。
種植月季花的容器可選用多種材料,可採用塑料盆、陶盆或瓦盆,但必須確保在花盆底部有較大的排水孔,花盆直徑至少為30釐米以上。
種植於花盆內的月季花,需要定期施肥、澆水,這些都是特別重要的,盆內的土壤是比較有限的,不能像養在院子裡一樣經常不澆水,還要及時補水,還要定期施肥。
為避免常溼常積的盆土,因此建議應採用一些較優質的盆土,可在土壤中添加一些堆肥土、泥炭土和珍珠巖,此外,在土壤下還需添加一層約3釐米厚的腐蝕性糞肥,可用作雞糞或蚯蚓糞。
培養盆栽後的月季花,需要保持盆土乾燥澆透,盆土下約3~5釐米完全乾燥,即應及時澆透一次。
但是澆水時要注意,避免在夜間澆水,也不要讓葉子經常殘留水分,如果葉子經常殘留水分,就很容易染上葉斑病、白粉病或黑腐病等病害。
盆土當然不能經常受潮,也不能積水,這也是為什麼要用有較多排水孔或較大排水孔的花盆的原因,另外還要在盆土中加入兩種以上的河沙或珍珠巖。
為使這些盆栽的月季花生長得更旺盛,必須注意把它們養在適當的地方,環境要通風透氣,每天直射光最好要6~8小時以上。此外,枝與葉之間也要保持儘可能的通風,避免枝與葉的交叉生長,也不要讓葉子過度生長,否則會導致白粉病的蔓延,保持枝與葉之間的透光性,可以使月季花更有活力。
一般我們可以把盆栽的月季花,可以養在朝南的露臺或者陽臺上,不在封閉的空間裡,也不靠窗戶養護。
盆栽月季花生長過程中,一般是每兩到兩個星期補一次薄肥,避免土壤缺肥,定期施肥,能使枝葉生長健壯,有利於孕育花朵,除定期補充有機肥外,還可偶爾補充一些薄肥,有利於孕育花朵。冬天休眠時要注意停止施肥。
養育在花盆中的月季花,在冬季和花後要注意適當修剪,等到月季花凋謝後,及時剪去殘枝,避免損失養分。一般見到一些枯枝病枝,或交叉生長的枝條,都要及時剪去,有些小分枝過長也要及時剪掉,避免不斷損失營養。
當冬季霜凍即將結束,月季花即將恢復生長時,便可及時對月季進行修剪,將病枝、枯枝和無枝的枝條全部剪掉,大約佔枝葉總數的三分之一。定期對月季花進行修剪,可使植株生長健壯,有更多的新枝條生長,可使月季花開得不斷。
此外,有一點尤其重要,那就是定期噴灑殺菌藥,不管月季花是否感染了病害,都要注意每隔一兩個月噴灑一次,這樣才能起到預防的作用,不要等到月季花已經感染了病害以後才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