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多隻狗狗的主人們最近比較煩,因為7月1日後每家只能養一隻。 |
收留多餘狗只 民間收容所無奈說不
●難招架,接收流浪狗都非常吃力
●怕爆棚,不敢隨便開這個先河
■新快報記者 王娟 阮劍華 李國輝 見習記者 辛捷愷/文 新快報記者 王翔/圖
流浪狗擠爆民間收容所!《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將於7月1日起實施,「一戶限養一隻狗」的規定讓不少家有群狗的市民開始為多養的狗狗擔心。而目前不少民間收容所因為收容能力有限,已經正式對準備送狗的市民說不。
日前,記者以養狗者的名義多方打聽,也只能得到一個「自行處理」的建議。
近來諮詢電話多了數倍
「自從新條例出來後,前來諮詢的電話一天比一天多,以前一天才接兩三個電話,現在一天要接二三十個。」昨日上午,在一間名叫「廣州市善慈愛護動物中心」的民間收容所,其負責人「金毛」告訴記者,自從養狗新規頒布後,不少無力或不願為自家狗狗上牌而想將它們送出去的市民紛紛打來電話諮詢,「周日還有很多市民到我們的臨時基地實地諮詢,我們都有點招架不住了」。
「目前我們只能等有人領養狗狗出去,才有空位來收留更多的流浪狗。否則這裡要被擠爆了。」收容所義工小Q遺憾地說。據了解,這間收容所只能容納150隻狗,但現在基本上已無空缺。
入不敷出只好掛拒收牌
「金毛」告訴記者,由於場地、資金有限,目前收容所已經對送狗的市民正式掛出了「拒收牌」。
「不計這些固定設施的維護費用,每個星期光養活這些流浪狗就要消耗上千元的食物,再除去五個工作人員的工資,收容所實在是入不敷出。民間收容所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資金的問題。現在的資金除了私人捐助之外,都沒任何其他來源了。」「金毛」嘆著氣說,現在連流浪狗都快沒有空位收留了,「我們不能開這個先例(指收容市民不願意養的狗狗),否則一發不可收拾」。
空間小十隻小狗共一房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白雲區太和鎮的這間收容所時,手術室的獸醫正在給一隻「聖伯納」進行子宮切除手術。小Q說,每天他們要進行五六次大大小小的手術。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面積約5畝的基地裡,有三四百平方米的狗舍面積,給狗只生活休息的共有五組房,還有幾十平方米的戶外活動空間,基地還配備有護理室、手術室、隔離室等設施。
沿著狗舍轉了一圈,記者發現,上上下下共有20多間狗舍,每間狗舍分為兩部分,一半為室內,一半為室外,大的狗只一般兩三隻住一間房,小的則7至10隻住一間。
派出所稱仍未接到通知如何處理狗只
實在不行把狗放掉算了
昨日,記者以養狗者的身份自稱「家有多餘狗只要處理」,四處尋求幫助,但遺憾的是,最終記者只得到一個「自行處理」的建議。
由於《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由市公安局發布,記者先撥通了110,但接線方稱犬類並非由他們處理,應該撥打所在地派出所電話尋求處理辦法。隨後記者撥通了員村派出所的電話,工作人員先是建議自行處理狗只,「你可以把它送給朋友或者賣掉,我們沒有辦法處理」。當問及《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中提到的可收容市民的多餘犬只的留驗場所時,這名工作人員表示,沒有接到上級的通知,「不知道有這樣的場所」。記者無奈之下,追問這位工作人員「這些狗到底應該怎麼處理」時,工作人員也頗為無奈地回答:「實在不行,你把它們放掉算了。」
接著,記者陸續撥通了幾個派出所的電話,得到的結果均類似——「自行處理」。
而市公安局治安管理處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則稱,犬只留驗場所「會有,但仍在規劃中,實施前會有通知」。
一線執法人員稱警力不足,一旦處理起來困難重重
人都管不來別說管狗了
廣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部門有關人士稱,隨著養犬條例正式實施的日期來臨,公安機關治安部門正在就涉及其業務範疇的各項問題抓緊進行調研,並準備儘快向社會公布一系列的舉措。至於犬只留驗場所建設的進度、具體該如何執法等,該人士稱這些都暫不便透露。
記者隨後又向多位來自基層派出所的民警進行諮詢。他們均表示,在基層的實際工作中,對多餘犬只收容的執行難度是比較大的,甚至可以說是艱難。首先,相對於廣州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而言,廣州全市的警力本來就十分緊缺,有的地方平均算下來,「一個民警要管上百上千人」。「人都管不過來,哪裡還有那麼多精力去管狗?」這名民警坦言,若要上門查看市民有沒有超過規定多養狗並對犬只進行收容,這無疑又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從基層派出所的角度考慮,很難派出足夠警力來處理這些事。
其次,從執法依據上說,《條例》即便正式出臺實施,也不能成為公安機關執法的依據。民警執法的依據只能是國家頒布的有關法律(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省人大審核通過的法規等,因此,即使看到有市民多養犬只,民警也不能隨便強行扣留、處罰。
下有對策
●能送即送
番禺的黎婆婆家養了四條拉布拉多犬,她說:「現在先給最愛的狗狗『寶兒』上牌,然後再聯繫周圍的親戚朋友,能接收的接收,接收後再借戶上牌。這樣既保護了狗只的安全,也符合政府的規定。如果再沒有親朋好友接收的話,估計就得賣掉它們了。」
●搞空掛戶
棠下市民陳先生家中養了三隻「吉娃娃」,他告訴記者:「每戶限養一隻嘛,我到時候找幾個朋友幫忙給狗入戶就行了。」
狗民網網友甚至支招說,「空掛戶」後,如果有人投訴,給人查到家裡養了多隻狗的話,就說它們是過來住幾天的。
●留在番禺
為了自己的愛狗,市民劉小姐打消了回廣州市區住的念頭。原因是番禺大部分地區都是屬於非強制執行區域。
(責任編輯: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