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8月20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日本外籍兒童無法外出接受正常的語言培訓。當新冠肺炎疫情阻礙了國與國之間人流、物流、文化流的溝通時,這些「海二代」又該如何適應挑戰與困難?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統計,截止2019年5月1日,在日本,約有2萬名外籍適齡兒童,因為各種原因未能就學。而在那些順利進入日本的學校接受系統教育的外籍兒童中,有至少5萬人需要接受日本語的輔導。
一個無法忽視的現實問題是,在那些中途轉學進入日本學校的外籍兒童中,有不少存在著嚴重的語言障礙。接收學校不得不開闢特別教室,對這些孩子進行專門的指導。
隨著近年來日本對於外國勞動力的需求逐步增強以及在留資格的逐漸擴大,日本國內現存的能夠對外籍學生進行指導的日語教師數量與不斷增加的在日外籍學生數量之間的矛盾愈發凸顯。因市場的需要,目前有許多教育組織和教育機構採用了外聘的方式,在巨大的供求落差之下,外聘日語老師的時薪一路水漲船高。然而,即使這樣,仍然無法填補供求之間的缺口。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打亂了世界原本的節奏,日本也不能免除在外。出於防疫的需要,曾經炙手可熱的日語教師變得「門前冷落車馬稀」。而另一方面,那些在日本的外籍兒童,既不能回到母國,也不能在日本參加集體學習。外籍兒童因為疫情而待在家裡,每天只與父母接觸,失去了日語的環境,一旦返校,勢必會影響他們接受新知識的效果。這無疑是許多外籍家長所擔心的問題。
戶田實千子是一位活躍在九州地區的日語教師,她於四年前創辦了一個在線日語教育平臺,該平臺上的日語教師涵蓋了幼兒教育、日本文化、親子關係等多個領域。日前,她有感於疫情之下在日外籍學生和日語教師面臨的困境,在「CAMPFIRE」網站發起了一項網絡眾籌活動。眾籌所得將用於購買教材、支付日語教師的課程費以及向有意願參與在線學習的外籍學生提供平板電腦的租借服務所產生的費用等。
在戶田實千子的平臺上,記者注意到,因為是線上活動,不受地域和疫情的影響,許多生活在九州地區以外的外籍家長也加入到這個網站。一位居住在橫濱的華人媽媽,以家族籤證的身份來到日本,之前並沒有任何的日語基礎。她說,在陪伴孩子接受在線語言學習的同時,自己也跟著學到了很多關於日本文化和語言的知識。同時,她也表示,疫情出現之後,一些有責任的日企和在日華企陸續開辦了針對在日外國人的交流中心,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積極推進各種文化交流活動。
「CAMPFIRE」網站上的眾籌活動已經截止,但是外國勞動力對日本社會所產生的影響不會終止。未來,也希望有更多日企和在日華企加入進來。疫情,是危機也是契機,人類社會就是在與一次次的全球性大災難鬥智鬥勇中,取得不斷完善和發展的。(王亞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