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蛛網理論的我國棉花價格波動分析

2021-01-12 同花順財經

蛛網理論是描述農產品產量和價格的波動的理論,卓創資訊根據蛛網理論對2013年至今的棉花價格進行分析,發現在這7年裡,棉花價格整體呈收斂型蛛網波動,預計後期隨著需求彈性減小,供給彈性增大,棉花市場供求逐漸恢復平衡,棉花價格有望趨近均衡價格。

作為全球第二大產棉國和全球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棉花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並直接影響到中國棉花產業鏈的發展。在棉花產業鏈中,棉花環節與紡織環節並不匹配,其中棉花環節是庫存式、計劃式的生產模式,通過庫存來形成整個生產運營能力,而紡織環節則是按單生產模式。下遊紡織企業希望棉花價格呈趨於封閉型蛛網波動,也是說供給彈性與需求彈性相近,棉花價格圍繞均衡點上下波動。然而棉花是季產年銷商品,存在階段性供給時滯,產需存在周期性缺口,疊加天氣、蟲害擾動,金融屬性加持也提高了棉花價格的波動幅度。

自中國加入WTO後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穩步增長,棉花需求彈性較低,而棉花作為農產品,棉農種植積極性受上一年度種植收益影響,種植過程中又有天氣、蟲害等災害幹擾,導致供給彈性較大。而自2014/15年度國家實施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以來,棉花種植面積逐步穩定,而在高庫存影響下,天氣、蟲害等消息對供應端擾動逐漸減少。

2018年6月份中美貿易摩擦升級,需求端彈性逐漸增大,市場重心逐漸轉移至需求端,而今年疫情導致需求端快速崩塌,供應端影響減弱,棉花價格整體呈收斂型蛛網波動。按照收斂型蛛網模型定義,當棉花需求彈性大於供應彈性時,棉花價格波動幅度會越來越小,並最終趨近於均衡價格。

當前來看,棉花產業鏈最主要的矛盾是供大於求,絕對過剩與相對過剩並存,疫情以及由此引發的消費降級是主要原因,在國內、國外市場各佔半壁江山的情況下,受疫情影響,歐盟、日韓、東協等地經濟遲遲未能恢復,導致全球紡織品進入絕對過剩局面,全球部分快銷、輕奢品牌快速收縮;而國內紡織品服裝市場正處傳統淡季,疊加通脹壓力下消費出現降級現象,國內紡織品也進入相對過剩狀態。

按照目前疫情發展進度,美國、印度、巴西等地仍處於爆發期,而且秋冬季仍有可能再度爆發,預計紡織品服裝需求可能難以「V型」反轉,更有可能呈現「L型」震蕩上漲走勢。除了疫情,貿易逆全球化趨勢明顯,美國制裁伊朗,美歐貿易摩擦升級,中美貿易關係多變等均加大紡織品服裝自由貿易壁壘。後期隨著經濟緩慢恢復,紡織品服裝需求彈性收窄,疊加供應端要素配合,供應端彈性增大,棉花價格有望回歸均衡價格。

來源: 卓創資訊

相關焦點

  • 2017.05:房地產市場價格影響因素的蛛網模型分析(翟帥等)
    ,分析住房市場的供求機制及價格波動特徵,可以判斷模型的收斂與發散。戴金平等(2005)發現房地產價格的變動對利率的變動敏感性不高且具有時間滯後性[15];周京奎(2006)認為匯率和利率都對房地產價格有影響,並且利率上升時,房地產商的融資成本增加,這將導致房地產供給的減少,造成房價上漲[16]。   現有文獻從不同角度對房價的波動進行了較深入的分析,但鮮有對特定地區的房價波動進行研究,基於蛛網模型與房價波動的研究更是較少。
  • 農產品市場有一個「蛛網理論」
    原標題:農產品市場有一個「蛛網理論」   物價對於整個宏觀經濟是至關重要的。物價問題事關民生,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這幾年我國價格上漲,其中之一是農產品(肉禽蛋菜)價格漲得厲害。  農產品市場有一個周期,經濟學上叫做「蛛網理論」。
  • 生活中的「蛛網困境」
    蛛網困境可以用蛛網理論來解釋。蛛網理論是指某些商品的價格與產量變動相互影響,引起規律性循環變動的理論 關鍵詞: 作者簡介: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商品價格經常性大幅度波動現象常常會成為社會上的熱點話題,比如「蒜你狠」「姜你軍」「豬周期」等。
  • 實例分析:疫情下基於棉花期權的套期保值分析
    02 棉花壘庫的時間安排 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每年9到12月為國內棉花收購季節。9月棉花有零星的收購,10月棉花開始大量上市,10到12月為每年棉花的收購高峰,因此在每年的9月下旬開始,棉花上遊就開始進入累庫階段,這個階段在12月達到最高庫存。基於此,討論1月開始的套期保值就顯得非常必要。
  • 「蛛網」模式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
    本課題組提出了基於「蛛網」模式辨析Q-marker的研究方法,見圖2,並系統開展中藥或複方製劑化學物質研究和基於「蛛網」模式的候選指標成分綜合評價,從含量、活性(抗氧化活性、抗血小板活性)、穩定性(高溫、強光)綜合篩選丹紅注射液中16個候選指標成分,辨析了丹紅注射液中丹參素等6個優選質量標誌物[17]。
  • 糧食市場放開與「蛛網效應」
    對於糧食的"邊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價格變化,輔之以進出口調劑以及儲備糧的吞吐變化來妥善解決。因此,除非出現大的天災人禍(好比戰爭),糧食通常只是普通商品。  很多人(包括部分糧食專家)亦"想當然"地認為,由於糧食市場存在著所謂的"蛛網效應",糧食市場中的任何一個外部衝擊都會被逐級放大而發散,市場無法自動調整至均衡狀態,這樣的話,它將對人們的生活、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 基於傅立葉變換的黃金價格周期性實證研究
    周期理論分析的局限性周期理論是諸多學者基於歷史經濟數據統計分析,再結合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總結而出的一套分析理論。周期理論背後有著嚴密的邏輯體系支撐,是我們分析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長期趨勢的有力武器。但與此同時,在某些方面,周期理論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
  • 找紗網棉花棉紗策略年報(2020年)
    價格 我們按照波動5000點的區間粗略估算一下,2021年的價格區間或將在13000-18000元/噸,至少在14000元/噸以下是相對低價區。 3、棉紗庫存分析 4、棉紗現貨和期貨利潤 5、1.4D直紡滌短與棉花價格的關係 四.坯布產銷和服裝零售情況 1、坯布產銷 2、原料庫存及坯布庫存
  • 「黏菌算法」繪製「宇宙蛛網」
    研究人員根據黏菌的行為特點和宇宙中3.7萬個星系的位置設計了一套蛛網算法。 根據現代天文學的預測,宇宙中現存的物質集結成一個巨大的纖維結構網絡,俗稱「宇宙蛛網」。這張網由充斥星系的暗物質和氣體纖維組成,系內恆星即孕育於此。氣體纖維綿延數百萬光年,與超空洞一起填充了「宇宙蛛網」。可以說,氣體纖維狀網絡是宇宙中的最大結構,可能沒有之一。
  • 豬肉價格降了,大蔥價格瘋了
    從圖1可以發現,大蔥的價格走勢整體表現為:在每年歲末年初的時間段裡出現漲價,且價格處於全年的高位,而到了一季度末會出現降價趨勢;自2013年起,大蔥價格只在2016年上半年出現過極為迅猛的上漲,其他時間則都處於相對穩定的波動區間內。最近兩個月,大蔥價格出現了明顯的漲價勢頭,不過相比歷史最高點的2016年上半年,依然有較大距離。
  • 理論研究|論管理會計工具應用的制約瓶頸及其解決路徑—基於滬深兩市A股製造業上市公司經驗數據的分析
    該意見對建設管理會計體系的目標、主要任務和措施等進行了具體的說明,特別強調應「推動加強管理會計基本理論、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形成中國特色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孟焰等,2014)。[2]我們欣喜地看到,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已經得到政府部門、企業和民間學術團體的重視。從20 世紀80 年代初開始,我國從國外引進管理會計工具並開始在實務中陸續應用。
  • 我國幹辣椒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2014—2019年,我國從印度進口的幹辣椒佔比維持在95%以上;我國出口到歐洲、亞洲的佔比分別維持在45%、20%以上,出口到北美洲的佔比由2014年的2%上升到2018年的29%,北美洲是中國出口乾辣椒的潛在地之一。(五)市場價格1. 價格總體呈上漲趨勢。我國幹辣椒品類繁多,很難根據一種幹辣椒的價格漲跌判斷整個市場。
  • 貿易戰來襲 棉花究竟該如何做?
    多年期貨從業經歷,已通過CFA二級和FRM PART I、II級考試,即將成為FRM持證人,曾在私募擔任農產品研究員,現任華泰期貨研究所軟商品研究員,擅長自上而下的分析,宏觀與產業相結合,對軟商品產業有著深入的研究,並多次在《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期貨日報》、中央電視臺證券頻道發表相關的分析文章和見解。
  • 2021年豆粕行情展望——如何穿越農業蛛網?
    1.基於行業調研去理清產業擴張-收縮的周期位置,產業利潤在產業鏈上中下遊的分配情況,成本和產出端商品定價機制邊際變化等產業細節。2.總結過去引致大行情的基本面歸因,比如最有彈性供需著眼點在哪個基本面因子,這個基本面因子最有彈性的貢獻來自於哪個地區。3.不斷弱化季節性因素在研究中的地位,疫情後的明年,高波動是確定的,尤其需要關注邊際,而非規律。
  • 全球貴州博士為「打贏兩場仗,誓奪雙勝利」建言獻策|建設蛛網模型...
    蛛網模型是分析生產周期較長的產品(比如農特產品)的產量與本期需求量之間關係的模型。根據蛛網模型,上一年度農特產品的價格,會影響本年度農戶產出的數量;而本年度農特產品的銷量,又受到本期農特產品的價格約束。
  • 史上最喪心病狂豬周期分析!看完終於知道豬價什麼時候才會漲
    已經持續了35個月的豬周期將被繼續拉長  我國是全球最大生豬養殖國家,2016年生豬出欄量6.85億頭,整個豬肉市場規模大約1.4萬億元,相當於智慧型手機總銷售額的2.3倍,對GDP貢獻率超2%。作為我國最主要的消費肉類,近年來生豬價格持續波動,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造成重大影響,因而生豬價格的走勢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塑膠原材料價格坐上「過山車」 ,劇烈波動令下遊企業很受傷
    與其他行業的原材料價格一路飆漲不同,2020年10月份以來,塑膠原材料卻走出了一條「過山車」般的行情:先是持續一個月多的飆漲,隨後又急轉直下,繼而回升後最終企穩。 劇烈的價格波動下,塑膠貿易商和眾多下遊企業也一路膽戰心驚。業內人士指出,與原材料的一路上漲相比,有時價格劇烈波動對產業鏈的衝擊會更大,因為很容易造成市場的混亂。
  • 【眾分析】我國大麥市場與產業調查分析報告
    近年來,我國大麥種植面積和產量均明顯下降,栽培區域分布較廣、產業集中度較高、品種多,以農戶小規模種植為主,生產成本持續攀升,種植收益曾連續虧損。消費以啤用和飼用為主,消費量持續波動變化,啤用量穩中有降。流通半徑小,流通模式多樣;價格先跌後漲。進口量大幅增長且持續處在高位;出口量一直很低,呈現明顯淨進口。
  • 《中國金融》|我國利率並軌效果分析
    自2015年以來,我國貨幣市場利率進入了低位波動區間。Shibor1周以及存款類機構7天質押回購利率(DR007)經歷了先升後降的過程,然而從2017年開始,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趨勢與市場利率趨勢出現分化(見圖1)。我國貨幣市場利率的下降並沒有導致貸款利率下行。2019年第二季度金融機構一般貸款利率比2018年同期僅下降了14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