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的控制與穩定:訓練效果加分,擺脫肩頸疼痛

2021-01-09 福了李了健身頻道

肩胛骨的控制,是我們上肢所有訓練動作的基礎;那麼究竟什麼是肩胛骨的穩定,我們又應該針對它做哪些訓練呢?別急,今天就給大家解疑答惑!

「天使墮入凡間,退化的翅膀」

肩胛骨,位於我們身體後側,連接肱骨(大臂)與鎖骨,如同兩個小型翅膀,貼在我們的肋骨上:

肩胛骨

良好的肩胛骨位置,給我們的背部添上了美麗的線條,仿佛是天使在凡間,退化的翅膀留下的痕跡。

肩胛骨與美麗的背部線條

其實,肩胛骨的良好狀態,不僅具有審美價值,更在我們的體態、身體基礎功能方面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肩胛骨的功能與肩關節息息相關,同時幫助我們維持上半身姿態的穩定,甚至在我們做很多下肢訓練的時候,肩胛骨的穩定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們先來舉例闡述肩胛骨對我們身體運動、姿態的影響。

肩胛骨的運動解析及其意義

肩胛骨的主要功能是讓肩關節進行運動,同時,在需要時使肩關節穩定,從而讓張力安全地在上肢傳導,降低肩、肘、腕關節的受傷風險;所以,在我們所有上肢訓練中,肩胛骨的狀態都起到了非常大的影響!

肩胛骨帶動肩關節移動

肩胛骨的運動主要有以下幾種狀態:

1.肩胛骨上提/下抑

肩胛骨上提(左)與下抑(右)

肩胛骨上提,指的就是肩胛骨向上移動,我們平時常做的聳肩動作,就是肩胛骨上提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肩胛骨的上提很少單獨發生,往往連帶著手臂外展(肩外展);在這個動作中,我們的斜方肌上束負責主要發力的任務。

肩胛骨下抑,則與上提完全相反,是「沉肩」的表現;在生活中比較典型的動作,就是把手伸進口袋掏手機/錢包;由於肩胛骨下抑狀態時,我們的斜方肌下束、前鋸肌都會有不小的參與,而且此時我們肱骨(大臂)與肩峰的間隙會比較大,肩峰撞擊的風險較小,是我們很多上肢訓練中建議的肩胛骨狀態。

肩峰與肱骨的間隙

2.肩胛骨回縮/前引

肩胛骨回縮,是肩胛骨以身體中軸線為基準、相互靠近的一個過程;在這個動作中,斜方肌中束主要發力,大家可以想像自己上背部中央有一個小葡萄,我們用肩胛骨把它夾住的感覺;在肩胛骨回縮的同時,肩關節也會被帶著往後移動,這對我們的身體姿態有著很大影響---圓肩駝背的體態,很多時候與肩胛骨回縮不足有關哦!

肩胛骨前引,則是肩胛骨相互遠離的一個過程,我們的前鋸肌是主要的發力肌群;值得注意的是,肩胛骨的前引,勢必會讓肩關節一同前移,此時如果胸椎再前屈,就成了典型的圓肩駝背姿態,也增加了肱骨(大臂)與肩峰撞擊的風險,所以完全的肩胛骨前引在動作中一般不太高效。

肩胛骨回縮(左)與前引(右)

3.肩胛骨上迴旋/下迴旋

這一部分在前兩類動作基礎上很好理解---肩胛骨的上迴旋,主要是肩胛骨上提+前引;而肩胛骨的下迴旋,則主要是肩胛骨的下抑+回縮。

肩胛骨上迴旋(左)與下迴旋(右)

雖然根據不同訓練動作,肩胛骨的「理想狀態」會有一些不同,但總體來說,目前的訓練經驗與研究(Schory et al,2016)認為,肩胛骨的下抑、回縮與下迴旋狀態都是較為理想的肩胛骨狀態,這些狀態下斜方肌上束激活度較低,肩關節與胸廓肋骨較貼合,支撐面也更穩定。

所以,我常提到的「肩胛骨穩定」,主要與下抑、回縮以及下迴旋狀態相關,針對肩胛骨穩定的訓練,也就是針對這些動作相關肌群的訓練。

在上肢訓練中,肩胛骨下抑普遍出現在引體向上、伏地挺身等動作中;回縮則常見於划船等拉力動作;而下迴旋,在臥推等高負荷動作中最為常見。

引體向上等上肢訓練,對肩胛骨下抑的能

肩胛骨穩定,對「保持上半身挺直」(胸椎伸展)的狀態很有必要,所以在需要上肢負重的下肢訓練中(例如深蹲、硬拉),肩胛骨的穩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深蹲這樣的下肢訓練中,也需要肩胛骨的

另外,經過系統地研究發現(Yildiz et al,2018),肩胛骨穩定訓練,對肩頸疼痛有著顯著的改善效果;而控制肩胛骨的肌群張力平衡,對我們保持挺拔的體態也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所以,無論男女老少,進行肩胛骨的穩定訓練都是大有裨益的。

肩胛骨與身體姿態密切相關

如何進行肩胛骨穩定訓練呢?

肩胛骨下抑、回縮以及下迴旋的肌群主要包括前鋸肌、斜方肌中束以及斜方肌下束,所以,我們針對這些肌群進行訓練時,都會對肩胛骨的穩定有積極影響;

下面我為大家安排三個訓練動作,既能夠涵蓋這些肌群的訓練,又能促成正確的神經肌肉發力模式!

1.靜態俯臥支撐

這個動作針對前鋸肌;執行頻率為每周3次,每次2-3組,每組30-60秒;

前鋸肌對肩胛骨下抑有著很大的作用,但是過度收縮則會導致圓肩駝背的體態,所以這個動作在執行時,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上半身的挺拔,避免胸椎的凸起;

靜態俯臥支撐,感受用手推地,將胸廓推

執行時,雙手置於肩膀前方,位於頭顱下方,身體做平板狀維持支撐;保持沉肩、挺胸,雙手完全伸直,用力推地面,想像將胸廓遠離地面;腹部緊繃,可以維持靜態,也可以雙腿交替微微抬起,感受兩側前鋸肌的發力;

前鋸肌

2.俯臥Y-W訓練

研究顯示,俯臥位的訓練對於抑制斜方肌上束髮力有顯著效果(Schory et al,2016),為斜方肌中下束髮力提供了有利條件;這個動作執行頻率為每周3-4次,每次2-3組,每組12-15次;

Y-W

首先俯臥在地面/墊子上,將雙手舉過頭頂,同時儘量遠離地面,做Y狀;吐氣腹部緊繃,同時手肘帶動肩膀向下肢靠近,逐漸收緊上背部中央;這個動作能有效的激活斜方肌中束、下束,並且對肩袖肌群也有不錯的刺激;

斜方肌中下束

3.肩胛面手臂上提-延展

這個動作能有效地刺激斜方肌中下束與前鋸肌,對肩胛骨前後側肌群的張力平衡有很大幫助;執行頻率建議每周2次,每次3-4組,每組12-15次;

肩胛面手臂上提-延展

首先看看肩胛面,指的是肩胛骨所在的平面,大概與身體成30度:

肩胛面

執行時,身體自然挺立,保持脊柱中立,雙手持輕微負重(0-2kg)處於肩胛面;吐氣,維持腹部張力與身體姿態,將手臂外旋(肘窩朝上),逐漸抬起至90度(與地面平行),並向側前方持續延展(進一步激活前鋸肌),吸氣返回初始位置;這樣,我們的肩胛骨穩定肌群就得到了全面的訓練,肩胛骨穩定能力的進步,也將帶來訓練效果的提升!

寫在最後

身體訓練,講究細節!肩胛骨對身體訓練的作用意義非同凡響,希望大家都能注意到、並將肩胛骨的訓練安排起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覺得對你有幫助,請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你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們,健康路大家一起走!

這裡是福了李了健身頻道,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給你傳遞專業的健身知識

參考文獻:

Kang, F.-J. et al., 2019. Serratus Anterior and Upper Trapezius Electromy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Push-Up Plus Exerci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thletic Training, 54(11), pp.1156–1164.

Schory, A. et al., 2016.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XERCISES THAT PRODUCE OPTIMAL MUSCLE RATIOS OF THE SCAPULAR STABILIZERS IN NORMAL SHOULDERS. Int J Sports Phys The, pp.321–36.

Yildiz, T.I., Turgut, E. & Duzgun, I., 2018. Neck and Scapula-Focused Exercise Training on Patients With Nonspecific Neck Pai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ournal of Sport Rehabilitation, 27(5), pp.403–412.

相關焦點

  • 試試肩胛骨穩定訓練吧
    其次,疼痛來自何方?一般來說是肩峰下間隙的壓痛,還有一個重要的【疼痛弧】,肩關節在外展60度到120度時有疼痛。    對於肩峰下撞擊症候群,表現出來肩關節屈曲外展受限,疼痛,以及看不出來的肩胛骨動力穩定失衡。對於疼痛,可以進行熱療,超聲波等治療。  另外,我們知道肩關節中的盂肱關節是需要靈活性的,而肩胛胸壁關節是需要穩定性的。穩定性是靈活性的基礎,那麼對於肩胛骨穩定性的訓練就非常必要的。  維持肩胛骨穩定的是膈肌?
  • 肩胛骨內側緣經常疼痛?五組練習穩定肩關節,緩解肩背痛
    當菱形肌過松時,兩側肩胛骨前移,為了維持肩胛骨的穩定,前鋸肌就會產生收縮,拉住肩胛骨貼在胸廓上。這種情況下,前鋸肌被動攣縮收縮,菱形肌處於延長緊繃的狀態。很可能會讓肩胛骨和肋骨壁之間出現筋膜黏連疼痛。與此同時還會引發舉臂受限、呼吸短淺、翼狀肩胛及肩胛骨內側緣疼痛等問題。肩胛下肌頑固性肩胛骨縫疼痛,不得不提肩胛下肌。
  • 溜肩、翼狀肩、頸肩痛,肩胛骨下迴旋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01造成頸肩痛肩胛骨位置異常,其周圍肌肉張力不平衡會對附著其上的肌肉進行不良刺激,造成頸肩疼痛。02造成手臂麻木肩胛骨下迴旋時胸小肌緊張短縮,嚴重時會使胸小肌後間隙變窄,造成臂叢神經或行經此處的血管遭受卡壓,導致肩、臂及手部出現疼痛、麻木、無力。
  • 如果您正經歷著肩胛骨周邊疼痛的困擾,不知病因是啥?請看此文
    臨床上因為肩胛骨周邊疼痛來就診的患者有很多,有些患者感覺早上起來的時候,肩背部甚至有扛著大石頭的感覺,感覺異常的酸脹,這種情況很多人都以為是肩胛骨出了問題,但往往是由於頸椎導致的,另外呢,也還有其他的一些可能性,今天咱們就跟大家詳細的聊一聊。
  • 頸椎疼痛與肩胛骨有關係嗎?3個動作可緩解
    很多朋友訓練之後,疼痛確實得到了改善。不過依然還有很多人,無法通過這些訓練緩解疼痛,因為他們的問題可能跟普通情況不大一樣。今天特工就來講講,引起頸椎疼痛的另一個元兇 ——「肩胛骨」。01 肩胛骨如何影響頸椎?
  • 引起肩頸疼痛的罪魁禍首-斜方肌
    因此人們有了手機以後,大多數朋友都會出現肩頸不適,甚至一些小學生們由於長期得上網課看手機,也會有肩頸不適。出現這一現象首先是由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導致的,其次長時間看手機,使得我們肩頸部位的肌群過度疲勞緊張,尤其是斜方肌,從而引起肩頸不適。
  • 後背、肩胛骨、脊柱緣疼痛,應該如何自我康復?
    久坐一天,你的後背是否會發僵發緊;長期含胸弓背姿勢,你的後背是否已經導致勞損、疼痛;如果你已經出現後背疼痛,特別是肩胛骨內側緣和記住邊緣疼痛,這篇文章可以很好地幫到你!這個位置疼痛一般和這樣幾點有關係,一般也會同時出現,因為整體會關聯:1 不良姿勢導致肌肉失衡比如含胸駝背,高低肩,翼狀肩胛骨等含胸駝背的姿勢,會讓身體前側縮短緊張,後背處拉長緊張,肌肉長期被拉,緊張勞損,產生疼痛;高低肩和翼狀肩也會牽扯到後背肌肉,導致勞損和疼痛。
  • 8個動作擺正肩胛骨,避免肩胛上神經卡壓,與疼痛無力說拜拜!
    肩痛很常見但說起肩痛我們不得不提這兩塊肌肉:【岡上肌和岡下肌】岡上肌是肩袖損傷中最易受傷的肌肉岡下肌是肩胛區疼痛的元兇並且支配這兩塊肌肉的肩胛上神經也容易帶來肩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肩後外側疼痛常見的原因——肩胛上神經卡壓症候群首先還是來簡單了解一下肩胛上神經
  • 涼介肩頸椎按摩器,緩解肩頸酸痛
    肩頸疼痛的重要元兇是斜方肌的僵硬和勞損,如果平時缺乏運動,久坐不起辦公、追劇、玩遊戲等等,往往會引發這樣的疼痛。斜方肌是將肩帶骨與顱底、椎骨連在一起,起到懸吊肩帶骨的作用,如果長期僵硬或者勞損就很容易引發肩頸疼痛。
  • 解放肩頸年輕十歲:坐時靠腰墊 枕頭加個溫
    原標題:解放肩頸年輕十歲:坐時靠腰墊 枕頭加個溫   大多數人不得不每天坐在辦公桌前,時間長了肩頸就酸痛得要命。研究發現,只要酸痛超過1年,大腦就會萎縮5%~11%。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上的研究還發現,通過運動、日常護理等方法治癒肩頸酸痛的效果比吃藥好。臺灣《康健》雜誌介紹了幾個生活裡的小改變,幫你解放肩頸,年輕十歲。
  • 人老先從肩頸開始,保養很關鍵,緩解肩頸緊張的一個瑜伽序列!
    俗話說得好,「肩挑」著我們的重擔,人老先從肩頸開始。由於開車,電腦辦公和玩手機,導致我們一天都花很多時間處於彎腰(屈曲)狀態。雖然脊椎屈曲是一種自然且必要的姿勢,因此不會導致什麼問題,但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的動作模式,長時間保持這種姿勢會對脊柱、胸部和肺部造成負面影響。
  • 肩頸堵塞使人容易疲勞,這些瑜伽體式多練,疏通肩頸提神醒腦
    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肩頸堵塞,人就很容易勞累過度。此外,肩頸堵塞也容易影響面部的血液循環、排毒、呼吸和吸收,以及導致頭部供血不足,影響睡眠質量,皮膚也會變差。因此,為了改善這種狀況,除了需要更加注意工作和休息恰當的結合,減輕肩膀和脖子的負擔之外,還需要更多的運動哦。例如,更多地練習這些瑜伽姿勢也有助於緩解肩頸部的疲勞呢。
  • 李國民:肩胛骨下部痛,這種情況嚴重嗎?3個因素決定!
    文/李國民醫生李國民:肩胛骨下部痛,這種情況嚴重嗎?3個因素決定!你好,我是肩頸腰專家李國民。每天寫一篇文章,分享我的實際治療經驗和案例,希望給你些啟發和幫助,這是第781篇原創文章。一、你的疼痛是這樣的嗎?今天早上有位朋友給我的留言中說,他是寫字,或者用電腦的時候,右後肩胛骨下面會痛但是放手下來過一會就好了,躺著站著都沒問題,很正常,他問我這嚴不嚴重其實無論你是頸椎問題的哪一步,我都覺得你應該引起重視越早治療,你的效果越好,如果你的這種疼痛拖過10多年了,你想一下還可以完全治癒嗎?
  • 肩頸疼痛需要拉伸,但少了這1步,越拉越嚴重!
    練瑜伽,要緩解肩頸的疼痛,大家都知道拉伸放鬆肩頸的肌肉很有效,幾乎所有的肩頸疼痛的人,通過拉伸都能很快的解除疼痛。但對肩頸解剖有所了解的伽人,可能也知道,頸椎是我們脊柱中椎體最小,靈活性最高,活動頻率最高的部位,頸椎附近也布滿了神經和動脈,所以,頸椎的正確排列和穩定性對於人體來說,非常的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不建議大家隨便去按摩館按壓頸椎的重要原因,因為真的隨時分分鐘,都可以導致癱瘓甚至死亡,相關的新聞大家已經看過很多啦。
  • 肩頸艾灸有奇效~效果太好可別私藏哦
    肩頸結構頸椎有七節,神經連接頭面部,頸椎是脊柱當中最容易受傷最沒有安全感的地方;頸部有兩條大動脈;肩頸就像人體的十字路口,是氣血供應頭部的主要通道。肩頸堵塞會怎麼樣1、面部影響面部的循環、排毒、呼吸和吸收。、用了很久專業護理,但沒有多大效果。
  • 3個方面,幫你剖析頸前和頸後推肩的差異,讓你練肩做出正確選擇
    ,方可讓身體變得更加穩定,舉起的重量也會增大,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肩部訓練動作—頸前推肩和頸後推肩的區別。01了解頸前推肩的標準動作頸前推肩是最基本、最有效的肩部訓練動作,對打造肩部肌肉的圍度和寬度是效果做好的,並且這個動作可以說是鍛鍊三角肌的黃金動作,深受廣大練肩者們的喜愛,因為它可以很好的讓肌肉集中在目標肌肉上。
  • 時常肩頸疼痛怎麼辦?上班族必懂的7個緩解疲勞和壓力的辦法!
    我見過許多被肩頸疼痛所困擾的患者。我認為,引起肩頸周圍不適的原因可分為以下七種類型。肌肉疲勞型、眼睛疲勞型、運動不足型、體液循環不良型、生活壓力型、內臟負擔型、女性內分泌變化型。如果只是一時性的過度使用那倒還好,但若以不良姿勢使用計算機,或是將長期累積的疲勞置之不理,就會變得難以擺脫這些僵硬和疼痛。2.眼睛疲勞型近年來,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智能型手機和計算機已經是人人都會使用的物品。電子產品所發出的藍光,會替眼睛帶來額外的負擔。過度用眼和疲勞,都是造成肩頸僵硬和疼痛的一環。
  • 瑜伽犁式,治療脊椎、肩頸、腰部疼痛,讓你60歲都不顯老
    應廣大朋友的堅持,小咖今天為大家帶來了一組犁式的瑜伽體式,這組瑜伽體式可以幫助大家緩解脊椎、肩頸、腰部的疼痛。小咖覺得隨著大家生活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現腰部肩頸由於長時間的工作而酸痛的現象,當然了也有手機一族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這組瑜伽體式將會拯救你於肩頸、腰部的疼痛。好了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組犁式是如何練習的吧!
  • 肩頸疼痛不要總是拉伸,調整呼吸才是重點!
    練瑜伽,每當遇到肩頸疼痛的人,很多時候,老師會建議做一些肩頸的拉伸或者一些加強練習,這些練習確實非常好,通常情況下可以很快的緩解疼痛。但現實生活中,也有一部分人,雖然做完這些肩頸的相關練習後,疼痛緩解了,但過不了一兩天就又開始疼了,而且反反覆覆,總是無法真正的根治,這是為什麼呢?
  • 肩頸疼痛要警惕!勤練瑜伽彈力帶拉伸,開闊心胸,延展脊柱
    【本期導讀】肩頸疼痛要警惕!勤練瑜伽彈力帶拉伸,開闊心胸,延展脊柱!每個人都應該找到一項自己熱愛的運動,不僅是為了健身塑形等遠大目標,僅僅是為了自身的健康,我們也要有一項運動可以堅持。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這樣例子,朋友是一位工作辛苦的上班族,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電腦桌前,長期的久坐讓他的腰腿酸痛,脊柱側彎不說肩周炎、頸椎病也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