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總面積約2215平方千米,2010年由原「臺灣省」轄臺中市及原臺中縣合併改制升格而來。2018年11月24日,國民黨的盧秀燕戰勝民進黨的林佳龍當選為臺中市長。
一、人口結構
1.選民結構
據臺「內政部戶政司」2018年8月數據,臺中市人口數為2796081人,佔臺灣總人口的11.86%,其中男性1377139人,女性1418942人。選民人數(設籍臺中市的20歲以上民眾)2218004人。
據臺「客家委員會」2017年6月報告的「多重認同」推估,臺中市常住人口中有218.9萬自認是「河洛人」(閩南人),佔全市人口80.1%;20.76萬自認是「外省人」,佔7.6%;9.8萬自認是少數民族,佔3.6%。據臺中市「客家委員會」2018年數據,臺中市客家人口已有50萬,約佔全市人口18%,全臺排名第8,但多為「隱形人口」。
表一:臺中市人口結構
人口數 | 佔臺灣總 人口比例 | 選民人數 | ||
總計 | 男 | 女 | ||
2796081 | 1377139 | 148942 | 11.86% | 2218004 |
2.選民行政區域分布
臺中市共劃分為29區、625裡、12522鄰。截至2018年8月,臺中市20歲以上設籍人口達2218004人。據「中選會」2016年「大選」數據,臺中市選民人數為2138519人,北屯區206568人,佔比9.66%,為臺中市最大票倉;其次為西屯區168831人,佔比7.89%;大裡區160078人,佔比7.49%;其餘依次為太平區144920人,豐原區129654人,南屯區122445人,北區119288人,南區95088人,西區90819人,潭子區83032人,大雅區71279人,沙鹿區67949人,清水區67789人,東區60944人,大甲區60041人,龍井區59320人、烏日區56550人,霧峰區52125人,神岡區51457人,大肚區44638人,梧棲區43866人,后里區42377人,東勢區42048人,外埔區25490人,新小區20206人,大安區15995人,中區14441人,石岡區12421人,和平區8860人。
3.選民年齡結構
據臺「內政部戶政司」2018年8月底數據,臺中市20-29歲人口數為401898人,佔總選民人數的18.11%;30-39歲457837人,佔20.63%;40-49歲437265人,佔19.71%;50-59歲417020人,佔18.80%60-69歲307013人,佔13.83%;70-79歲128583人,佔5.79%;80-89歲59220人,佔2.67%;90歲以上11085人,佔0.5%。
4.產業、職業結構
中部地區是臺灣的機械產業重鎮,近年在科學園區擴展下,高科技產業聚落已經成型。臺中市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及機械設備製造業生產總額分別為4176億元(新臺幣,下同)及3506億元,合計創造臺中市2成的生產總額。
據「主計總處」2018年6月統計,臺中市15歲以上就業人口132萬人,佔臺中市總人口的47.22%。其中從事農林魚牧業者4.6萬人,佔1.6%;從事工業者51.9萬人,佔18.56%,其中製造業者40.6萬人;從事服務業者75.5萬人,佔27%。
5.人口教育程度
據臺灣統計資訊網數據,截至2017年底,臺中市15歲以上人口為237.96萬人,佔總人口的85.06%。其中,15歲以上大學(專)以上教育程度者93.2萬人,佔總人口的33.32%;高中(職)教育程度者74.7萬人,佔26.7%;初中(職)教育程度者26.8萬人,佔9.5%。
二、地方派系狀況
原臺中市早期政治生態由泛藍的張、賴、廖三派與「黨外」出身的「何派」主導,但派系近年來相繼式微。張、賴兩大派以宗族、地緣、親緣及學緣為基礎,長期勢均力敵,在原臺中市議會以「南北軍」分庭抗禮。上世紀70年代後,臺中市港口加工業推動了人口流入和都市化,派系與職業公會、社會團體和企業聯繫緊密。2000年後,臺中市新社區興起,派系力量萎縮。省議員廖榮祺從「張派」分裂而創立「廖派」。目前張、賴兩派能直接動員到的選票約有3-5.5萬票。何春木創立「何派」,後由王世勳接棒,其子何敏豪代表「臺聯黨」當選第五屆「立委」,張溫鷹1997年當選臺中市長。此外,新黨和親民黨也曾先後活躍。新黨謝啟大在1995年「立委」選舉中得到22.85%選票;親民黨成立後,很快取代新黨成為臺中市第三大黨。
表二:原臺中市地方派系代表
| 早期 | 近期 | 其他 |
林派→張派 | 林金標(第2、3屆市長) 第一代:張啟仲(創派,第5、6屆市長) 第二代:張光輝(張啟仲子)、張光明(子)、張光儀(侄) | 張宏年(張光儀子) | 張平沼、黃顯洲、洪昭男、陳啟吉、張堅華等 |
邱派→賴派 | 邱欽洲(第4屆市長) 第一代:賴榮木(兄)、賴榮松(弟); 第二代:賴清海; 第三代:賴誠吉(賴清海子) | 第四代: 賴順仁(賴誠吉子) | 林仁德、 林國華、 廖文章等 |
廖派 | 廖榮祺(前省議員) | 廖佩春(廖榮祺女)、紀嶽杉(女婿) | 洪昭男(前「立委」等) |
何派:「黨外」勢力 | 何春木(前省議員) 第一代:何春木、何春樹(弟);張深儒、吳一衛、範政佑 | 第二代:何敏誠(何春木子)、何敏豪(何春木子); 許榮淑、張溫鷹、吳乃仁、王世勳、蔡明憲等 | 劉文慶、賴茂州、謝明源、吳哲郎、陳陽德、陳大鈞等 |
表三:原臺中縣區紅、黑派系當前勢力
| 代表性人物 | 現、前任「立委」及縣市首長 | 市議會幹部 | 次級團體 |
紅派 | 林敏霖、張清堂、廖了以等 | 江啟臣、楊瓊瓔 | 張清照、張瀞分、陳本添、吳瓊華、蘇柏興等 | 同心會 |
黑派 | 顏清標、陳庚金 | 顏寬恆 | 林士昌、顏莉敏、張滄沂、張廖乃綸、賴義煌等 | 日新會 |
原臺中縣早期是泛藍基本盤,出身霧峰林家的「紅派」和繼承了「陳派」的「黑派」輪流把持縣長和議長職位。「解嚴」後,國民黨對地方派系的控制力減弱,派系轉而與各黨派進行非正式結盟。上世紀90年代楊天生勢力一度崛起,但在「精省」後消散。「黑派」掌控海線,「紅派」掌控山線;屯區早期是省政府軍公教鐵票區,「楊派」也曾長期經營。目前,「紅派」大老包括國民黨中部派系領袖、前縣長廖了以,因案判刑的林敏霖兄弟和張清堂等,2018 年黨內初選小負於盧秀燕的江啟臣被視為「紅派少主」,目前任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黑派」大老為沙鹿顏家「海線霸主」顏清標和前縣長陳庚金,「立委」顏寬恆被視為「黑派少主」,前市長胡志強也被認為相對偏「黑派」。近年來蔡當局利用司法案件敲打廖了以等「紅派」大老,又對經營大甲鎮瀾宮媽祖廟的「黑派」顏家威懾拉攏並重,已對國民黨地方派系發展產生一定影響。
綠營在市議會也存在派系。「正國會」的「市長派」10人;「英系」、「新系」各6人;「綠色友誼連線」2人。林佳龍不斷蠶食派系地盤,其人馬在被視為2018年縣市長選舉指標區的后里鄉、潭子區農會改選中擊敗了傳統派系,林還自稱獲超半數派系支持。「時代力量」在「立委」洪慈庸、徐永明帶動下,奪得4席議員,實力有所增長。
三、政治版圖
臺中市現任市長為國民黨籍盧秀燕。目前,臺中市議會包括國民黨32席,民進黨25席,親民黨1席,無黨籍7席。議長為國民黨籍張清照,副議長為國民黨籍顏莉敏。
歷史上,大臺中政治版圖長期「藍大於綠」。近年來泛綠快速增長,一度反超泛藍。據臺「未來事件交易所」網站2018年8月推估,目前臺中泛藍支持度為50.1%,其中,國民黨支持度為48.1%,親民黨2.1%;泛綠為49.9%,其中,民進黨為40.9%,「時代力量」為8.9%。
原臺中縣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長年由國民黨紅、黑兩派輪流主政,但1997年泛藍整合失敗導致民進黨廖永來當選,2001 年國民黨黃仲生以49%票數擊敗廖。2004年「大選」民進黨票數過半並首次超越泛藍,但同年「立委」選舉因高額提名而使泛藍席次過半。2005 年黃仲生以59%得票率擊敗民進黨邱太三而連任。2008年「大選」馬英九在臺中縣取得59%票數,同年「立委」選舉國民黨與泛藍的顏清標囊括縣內5個席次,但2010年第三選區「立委」補選由民進黨簡肇棟當選。
原臺中市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長年由「黨外」人士及國民黨張、賴兩派輪流主政。1950年「黨外」律師楊基先當選市長,違紀參選被國民黨開除黨籍的林澄秋當選第六屆市長,「黨外」曾文坡當選第八屆市長。1981年國民黨提名無派系背景青年林柏榕擊敗曾文坡,展開了黨內林柏榕與張子源之間互相競爭的4屆16年任期。1997年民進黨張溫鷹憑著雄厚基層實力當選市長,2001年張溫鷹脫黨參選,與民進黨蔡明憲瓜分綠營選票,導致國民黨胡志強當選。2004年「大選」連戰在臺中市獲53%選票,2005年胡志強以近9萬票優勢連任。2008年「大選」馬英九在臺中市取得了六成票數,「立委」選舉國民黨囊括市內3個席次。
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後,2010 年首次市長改選,國民黨胡志強以2%險勝民進黨蘇嘉全,但蘇在原縣區拿下過半票數。2012年「大選」馬英九以52%得票率領先,「立委」選舉國民黨4席、民進黨3席、無黨籍1席。2014年林佳龍以21萬票差距大勝胡志強,創下民進黨在臺中地區最高得票紀錄。2016年「大選」「英仁配」以55%領先「朱玄配」的30%、「宋瑩配」的15%,「立委」選舉民進黨4席國民黨3席、「時代力量」1席。2018 年縣市長選舉,國民黨盧秀燕以56.57%的得票率戰勝民進黨林佳龍的42.35%。
選舉項目 | 主要候選人 | 國民黨 | 民進黨 | 其他 |
2018年縣市長選舉 | 盧秀燕/林佳龍 | 56.57% | 42.35% | 1.09% |
2016「大選」 | 蔡英文/朱立倫/宋楚瑜 | 29.82% | 55.01% | 15.17% |
2016「立委」選舉 | 蔡其昌/顏寬恆/洪慈庸等 | 41.89% | 51.93% | 6.18% |
2014年縣市長選舉 | 胡志強/林佳龍 | 42.94% | 57.06% | 0 |
2012「大選」 | 馬英九/蔡英文 | 52.16% | 44.68% | 3.16% |
2012「立委」選舉 | 蔡其昌/顏寬恆/楊瓊瓔等 | 51.99% | 45.64% | 2.38% |
2010市長選舉 | 胡志強/蘇嘉全 | 51.12% | 48.88% | 0 |
2008「大選」 | 馬英九/謝長廷 | 57.83% | 39.45% | 2.72% |
2008「立委」選舉 | 盧秀燕/蔡錦隆/劉銓忠等 | 60.03% | 39.97% | 0 |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