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環蛇是一種眼鏡蛇科環蛇屬的爬行動物,陸地第四大毒蛇,它全身體背有白環和黑環相間排列,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大約1000—1800mm,在中國、緬甸、越南北部等地都有分布。
銀環蛇的毒性極強,在我國的毒蛇中那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並且,它是繼細鱗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和太攀蛇之後,陸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綜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
近日,莆田市笏石鎮西徐村的林大爺就在捕魚時不慎被這種毒蛇咬傷,送至醫院後一度呼吸停止,生命垂危。
那天清晨4點半,喜歡釣魚的林大爺早早地便到河邊捕魚,可是不幸被一條約2米長的蛇咬傷。被咬之後,林大爺也只覺得手臂微麻,認為應該沒什麼大礙,就沒有放在心上。
回到家之後,林大爺就喝了點茶,可是沒想到,這個茶越喝嘴巴就越麻,人也越來越疲憊。隨後就和妻子一起到了村上的醫院,醫生也給開了點藥,可是吃完藥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全身越發麻痺。最後,家屬只能把他送到莆田第九〇〇醫院治療,主治醫生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是被銀環蛇所咬,醫生說這要是再晚來20分鐘,後果就不堪設想。
(目前,林大爺已經完全恢復意識)
這是因為銀環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兩種神經毒素,在患者被咬時不會感到疼痛,而會感到睏乏。並且在輕微中毒時身體局部產生麻痺現象,若是毒素作用於神經肌肉交接位置,則會阻絕神經傳導路線,致使橫紋肌無法正常收縮,呼吸麻痺,作用時間約40分鐘至2小時,或長達24小時。而且在抗蛇毒血清應用以前,銀環蛇咬傷死亡率是極高的,可以用神經性抗毒蛇血清治療,但仍十分危險。
在人被咬傷後,起初感覺不是很明顯,疼痛感較小,數小時後如不及時治療常因呼吸麻痺而死亡。但是這種毒蛇一般是不會咬人的,除非在人們踩到它,或者產卵孵化時。
銀環蛇在中國境內的南部數十個省份地區均有分布,尤其在廣西和廣東地區較多,屬於較為常見的蛇類。據統計,在1904年至1938年期間,僅僅臺灣地區,銀環蛇就咬傷了894人,其中死亡了206人,致死率高達23%。因為趨光性,銀環蛇還喜好往人類的居住地裡鑽,許多村落都發生過,在家睡覺時,銀環蛇鑽進被窩咬傷人的案例。
銀環蛇晝伏夜出,尤其悶熱天氣的夜晚出現更多,但也見有初夏氣溫15—20℃天氣晴朗時,白天出來曬太陽。
雖然銀環蛇的數量在不斷減少,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在生活中遇見這些蛇類,比如菜地農田等地,但只要看見一條黑蛇上面有一環一環銀色的環圈,那可能就是銀環蛇。不過也有人想將銀環蛇捉住泡酒,根本就不管什麼毒不毒的。
既然說了銀環蛇這麼可怕,並且還容易遇到,那麼如果被其咬到了該怎麼辦呢?
首先就是冷靜,不要慌張,因為被毒蛇咬傷後,急救的速度是以分秒來計算的,越早越好、越快越好。一定要保持冷靜,唯有冷靜,才可能有條不紊地進行自救。切忌不可快速奔跑,那樣血液循環加速,蛇毒經過血液循環侵入人體的速度就會加快。
然後可以用火燒傷口,因為蛇毒的主要成分就是一些蛋白質和多肽的酶。蛋白質和多肽酶遇到酸、鹼、電解質和高溫均可變性。變性後,蛇毒的毒性就消失了。所以在野外,緊急情況下,用火燒傷口,是最簡易和有效的急救方法,特別是被蝮蛇、銀環蛇、金環蛇等排毒量小,毒牙短而毒性強的蛇咬傷,會有奇效。
或者還可以結紮,結紮越早進行越好,可用繩子或者把衣服撕成布條,包在傷口的近心端,防止毒素通過淋巴和靜脈回流到全身。
最後可以切開傷口,吸出毒素送醫了,利用尖銳的工具,把傷口做十字切開,然後吸出毒素,如果用嘴吸,就要儘快吐出毒素,然後用清水漱口,再就是用大量的清水或者肥皂水衝洗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