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太熱,口罩到底能摘了不?專家說「三密」地區還是要戴

2021-01-08 紅星新聞

隨著夏季進入中期,暑熱天氣越來越多,該如何儘量舒適地正確防疫呢?7月10日,四川省衛健委邀請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欒榮生、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程剛、四川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副主任醫師劉影,對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版防控指南(以下簡稱《指南》)進行了詳細解讀。

↑座談會現場

焦點一:口罩都能摘了嗎專家:五類地點可摘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欒榮生介紹,《指南》(注意:目前該指南僅適用於低風險地區)中提到,以下幾種情況可不戴口罩:

第一、居家、運動、戶外、公園、旅遊景點,無需戴口罩;第二、超市商場、餐廳、寫字樓、會議室、車間、校園內等,在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條件下,可不戴口罩;第三、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等特殊場所內人員,無需戴口罩,但對於工作人員以及外來人員均需戴口罩;仍然需要戴口罩的場合包括影劇院、遊藝廳和網吧、交通工具等相對密閉空間;仍然需要戴口罩的人員包括公共場所服務人員、醫院就醫人員、職業暴露人員等;新冠肺炎確診、密接、疑似和無症狀感染者,入境、隔離、發熱咳嗽等人員。

焦點二:公共場所還需要測體溫嗎?專家:不同場所要求不同

《指南》中提出,社區、公園、商場超市、旅遊景點、餐廳、銀行、理髮店等,可不做體溫檢測;而賓館、影劇院、遊藝廳和網吧(咖)等空間相對密閉場所,養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單位以及交通客運場站、學校、機關事業單位等,要堅持體溫檢測,並強化環境衛生與消毒等措施。

此外,歌舞廳(KTV)、道路、水路客運和民航等,要堅持「健康碼」檢查。如前往網吧、遊藝廳、博物館、公共浴室、遊泳場所等相對密閉、通風不良的場所,在人員聚集時存在較高傳播風險,建議顧客縮短停留時間。

關於培訓會、交流會、研討會等大型會議等場合,是否可以不戴口罩,怎樣做好個人防護這些問題,欒榮生教授介紹,首先對參會人員要做摸排,看有無從中高風險區回來的人員、有無近期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等的人員,上述人員不能前來參會。參會人員則要做好測體溫等健康檢測。

還有要適當控制參會人員規模,儘量縮短會議時間,做好會場的事先清潔消毒,參會人員座位適當拉開距離,會場保持通風等。參會人員要保持1米的社交距離,一般情況下可以不佩戴口罩,但要隨身攜帶口罩,遇到「三密」場合(空間密閉、人員密集、近距離長時間密切接觸)則要佩戴口罩。

焦點三:夏季如何使用空調?專家: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7℃

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程剛表示,要合理使用空調,夏季尤其要注意食品衛生。建議空調房要每天早晚各開窗通風一次,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7℃。要及時、定期清洗空調過濾器。

他還表示,飲食方面要選擇正規市場購買新鮮食材,製作過程中食材要洗淨,刀具、案板和餐具要做到生熟分開。烹調好的食物在室溫存放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剩菜、剩飯等要及時冷藏且不要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徹底加熱。

程剛還表示,一般老百姓不易判斷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如果個人有發燒、咳嗽、腹瀉等症狀,可以從是否有受涼、過於勞累,或食用了不潔食物,以及是否去過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或是否接觸過來自於中、高風險區地區的人員等情況來進行初步的判斷,但無論如何,還是要及時就醫。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章玲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天氣炎熱,學生什麼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專家回應兩不戴三戴
    在校11個小時還是走讀生,住宿的學生,戴口罩的時間就更加長。這麼長時間戴口罩,不說其他,就是耳朵都勒紅。 家長都說,孩子們戴口罩,憂心他們太熱,不戴口罩又擔心身邊的不安全因素,真的是左右為難,現在專家就這個話題,有回應,這個回應是兩不戴三戴。
  • 調查顯示:西安多數保潔員有戴口罩意識 但多為棉質
    在西安市第四醫院門前,46歲的保潔員權師傅圍巾、手套、帽子、口罩裹得很嚴實,周圍不少女同事,甚至夏天都戴著口罩。  57歲的張有岐師傅負責東木頭市一段的道路保潔,他說:「我們幹這一行防塵很重要,我平時都戴棉口罩,掙點錢能顧住(養活)自己,也要自己保護身體,不給娃增加負擔。」  被調查的100名保潔員中,記者看到,戴口罩的人約有40%。
  • 口罩能不能摘?
    口罩能不能摘,不僅不能摘,還要戴對。「我們已經摘下口罩很長時間了,也很安全。」,倡導大家把口罩戴回來,並希望大家堅持戴口罩「挺」過這個冬天。願2021年,我們能聽到「現在可以摘掉口罩生活了,沒事了!」
  • 什麼時候才能「摘口罩」?中央指導組專家發話了!
    張伯禮:我們分析了疫情演變數據,目前來看,全國除湖北以外其他地區,2月底新增病例基本「清零」; 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其他地區,3月中旬估計能基本「清零」; 武漢市有希望到3月底實現基本「清零」。
  • 高安街頭那些摘了口罩的人,疫情還沒有結束啊!!!
    你和我說什麼特殊情況?」並不斷地用手推搡志願者。在貴陽,一名女子因未戴口罩欲進商超遭拒,便辱罵、踢打工作人員。在北京,一女子進地鐵站堅持不戴口罩,還對戴口罩的眾人叫囂:「我健康的人戴什麼口罩,你們都是得肺炎的吧!」在杭州,某購物商城宣布恢復營業的5個小時,突破1100萬銷售額。
  • 專家:春運首個高峰在臘月二十五,建議錯峰,非必要不摘口罩
    出行過程中,韓光祖提示,一要提前關注航班信息,在旅途過程中做好個人防護,全程佩戴口罩,非必要情況下不要摘口罩;二是儘量使用手機App自助值機和掃碼登機,減少接觸;三是做好手部清潔消毒,機場公共區域、登機口等地方都提供了手部清潔消毒產品,民眾應配合使用;四是如果在機場或者航班上感覺到有發熱、乾咳、乏力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向機場工作人員或乘務員尋求幫助;五是使用機上盥洗室衝水時
  • 中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戶外體育課,幼兒園內,孩子們這樣摘口罩……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5月7日訊 據三湘名醫在線消息:近日,傳出有中學生戴口罩跑步猝死的消息,令人痛惜之餘,引起了醫學界專家、體育界人士以及老師家長的熱議。5月6日,長沙市教育局表示,夏季來臨,氣溫逐步升高,學生戴口罩進行體育活動既影響教育教學效果,還可能引發意外情況。
  • 戴口罩踢球的「神奇」建議, 還是夢裡想想吧
    NBA著名球星理察-漢密爾頓的鼻梁曾經三次骨折,在沒有完全治癒的情況下,他只能帶著保護性的面具上場。不過,誰知戴上透明面具後的漢密爾頓感覺還不錯,這一戴就再也沒有摘下來過。從此,「面具俠」成了漢密爾頓的標誌性外號。不過,從下圖我們也可以看到,漢密爾頓的面具並沒有對眼睛、嘴巴進行遮擋,主要還是對鼻骨進行防護。
  • 籠起口罩就可以愉快出門了?華西專家說,麻煩你先把口罩戴正確!
    看不出來得嘛!我們小嘞時候都戴棉紗口罩,現在幾十年沒戴過了,也不曉得哪面是正哪面是反得嘛!」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管理部的感控專家宗志勇、王妍潼一起告訴大家,關於口罩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幾個重點!
  • 女孩高鐵摘口罩吃東西該不該被罵?
    據《錢江晚報》,4月4日的G7060次列車上,兩名20歲左右的女乘客賀某和鄧某因摘下口罩吃東西,引起同坐一排的一名40歲左右的男乘客吳某不滿:「你為什麼不提前吃?」他要求二人立刻戴上口罩,隨後雙方發生言語和肢體衝突。
  • 近視戴口罩,眼鏡起霧影響上課怎麼辦?這裡有絕招
    眾所周知,疫情雖得到了控制,但是依然不能放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需要佩戴好口罩,師生在開學後依然需佩戴好口罩。但是對於戴眼鏡的同學們來說,戴口罩還有一個不能說的「痛」,那就是眼鏡起霧。對此,網友們都激動萬分,定要訴說這般痛苦:@顧九九九zing:難受,非常難受。@是城外人:戴眼鏡有霧氣,不戴眼鏡有仙氣。@良晨思雨:你們在說什麼?我看不清!
  • 如何用英語說:「天氣太熱了!」?
    在炎熱的日子裡,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溫,以防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英國人在口語會話中通常會怎樣描述這種暑氣逼人、熱浪滾滾的天氣?聽音頻,學習用五個實用的英語句子說:「太熱了!」Ways to say it’s very hot:1.
  • 上海查獲55萬個假N95口罩!你可能一直都戴錯口罩了
    「口罩等防疫物資如涉及到出口,無論是出口至歐美國家還是其他國家,都需要相應的認證。」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八支隊四級主辦施犁表示,目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白名單」中,國內具備歐盟公告機構口罩等業務資質的認證機構有12家,口罩出口要滿足相關認證要求,部分不良機構可能存在從事未經批准的認證活動,導致生產廠商購買到一張無用的證書,產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 五一小長假能出去玩嗎?專家提醒:這些細節要注意!
    在全球疫情形勢下,在中國旅遊還是最安全的。」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護手段,現在就提出不戴為時過早。不過,在疫情不嚴重的地區,人少的地方或空曠場所,倒不見得必須戴。文旅部、衛健委:疫情期間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4月13日聯合印發通知,要求疫情防控期間,旅遊景區只開放室外區域,室內場所暫不開放,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
  • 但凡有點腦子都要戴口罩!波波調侃自己不想死,球迷:回應魔獸?
    ,因為要和你們說話,我才暫時摘下來,」波波維奇對巴克利說道,「但凡你有半個腦子,你都該認真對待這件事,知道所有年齡段的人,都可能會感染這種病毒。就算你被治癒了,看起來還會帶來不少後遺症,無論是心肺還是大腦方面。這讓我們這些年紀比較大的人很警惕,我們非常嚴肅看待這件事,我在球隊訓練時也會戴口罩,只有在要說話的時候才會摘下來。」 波波維奇非常重視佩戴口罩這件事,而且不久前,他還曾經和聖安東尼奧的市長一起出鏡,宣傳戴口罩的重要性。
  • 到底誰對?倆姑娘高鐵上摘口罩吃飯,鄰座男子勸阻無果怒了!
    起衝突的三名當事人,分別是兩名20歲左右的女性乘客賀某和鄧某,和一名40歲左右的男乘客吳某,三人坐在同一排。吳先生見賀某和鄧某摘口罩吃東西,比較反感,就上前制止。被勸阻後,兩個姑娘當時就聽了吳先生的意見,戴上了口罩。可過了一會,兩人確實是餓了,又摘下口罩吃飯。吳先生見他的話沒有起到作用,就比較生氣,指責起她們。
  • 當下難解之謎:高鐵上可以摘下口罩吃飯嗎?
    起先兩位女乘客聽取了男乘客意見並戴好了口罩,但過了一會,兩人因為的確餓了再次摘下口罩吃飯,而這一次,衝突鬧大了。 因為當男乘客再一次制止兩位女乘客吃飯的時候,兩人並沒有再次戴好口罩不再吃飯,所以這位男乘客很生氣,開始指責她們,最終引發了爭吵。
  • 戰疫短評快丨口罩該摘時可摘,恢復經濟需克服對疫情過度恐懼
    陽春三月,原本是中國人外出踏青賞花的季節,不過今年似乎有些特別,各地百花爭豔的公園,要麼還不讓民眾進入,即便開放也限流要求戴口罩,不免讓人少了些遊覽的興致。或許有人說,不去賞花踏青可以不?確實這只是影響了精神生活。但對於裝修、餐飲、家政等行業的從業人員來說,停滯了兩個月,已經影響到生存問題了。
  • @安溪人:風險依舊在,口罩還得戴!
    二、各酒店、賓館、旅店和民宿等重點場所經營者要承擔起對外來人員的管理責任,認真做好外來人員的掃碼(八閩健康碼)、測溫、登記等工作,發現中高風險地區來(返)安人員、健康碼橙碼的要第一時間向所屬村(社區)或鄉鎮報告。
  • 口罩溼了,還能戴嗎?
    口罩溼了,還能戴嗎?戴口罩流汗、悶痘、過敏該咋辦?專家教你與口罩和平相處四月下旬的廣州,天氣越來越熱,昨日最高氣溫甚至超過30℃。但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出門還是要戴口罩。本來戴著口罩就悶,加上氣溫升高,難免會出現很多小煩惱:流汗之後浸溼了口罩、耳朵痛、悶痘……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