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30 2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有些人表面光鮮,其實連一隻貓也沒有。」
「加油,我會有貓的」。
從兩年前開始,貓,這個傲嬌的生物就徹底成了網紅,讓狗子們在網絡中瑟瑟發抖。沒有貓咪的年輕人們甚至開始「雲吸貓」,B站、抖音、快手……到處都是貓咪們賣萌撒嬌的身影。
開篇一隻橘貓,快樂嗎?
我們印象中,都是年輕人在吸貓,那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在吸貓呢?我們從網易數讀和中國統計網找來了相關數據圖,希望能揭開這群生活在我們周圍的吸貓人士的面紗。
哪些人在吸貓?吸的是什麼貓?領養的還是買的?經常線上雲吸貓的朋友們可能會產生真的在吸貓的錯覺,但其實,「為貓消費」的人群才算真正吸上了貓。
《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真正吸貓的人群中,80、90後佔比接近80%,佔絕對優勢。
地域上則以經濟繁榮的一二線城市居多,養寵繁榮度排行前五的地區中,除北京和上海,廣東、江蘇、山東為2018年GDP最高的三個省份。
職業構成上,則以上班族為主。除此之外,幾乎每十個吸貓的人中,就有一個是學生。
圖片來自中國統計網
圖片來自網易數讀
那麼,吸貓的人吸的都是什麼貓?是不是和網紅博主一樣,人均英短、布偶的水平?
AWSL
然而最受歡迎的貓其實是中華田園貓,比例超過吸貓人群的一半。其次才是英國短毛貓和美國短毛貓,但這兩種貓的比例合起來僅佔不到25%。加菲貓和暹羅貓則更少。
圖片來自網易數讀
中華田園貓的崛起實際上與吸貓人群獲取貓的方式有關。其中,通過「撿的」和「領養」方式擁有吸貓資格的人佔比過半。
圖片來自網易數讀
「領養代替購買」的呼聲已經興起了很多年。事實上,動物收容所中的貓狗品種遠比人們想像的多,選擇領養完全可以滿足人們不同的飼養需求,且能減少流浪貓對於生態的破壞。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更偏愛養貓了?與父輩不同,養貓的現實功能性需求,例如抓老鼠,已經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精神寄託、增加樂趣等情感需求。
橘貓是真的太誘人了
近半年來的百度指數顯示,「貓」的整體日均搜索值為12168,「狗」則為9895,「貓」比「狗」高出約23%。同樣是陪伴人類的寵物,貓是如何逆襲狗的?
相比狗,貓的維護成本更低。首先,貓的尺寸更小,佔用生活空間較小。狗的體重從1磅到99磅(約為0.5-45kg)不等,大型貓的體重也僅在25磅左右(約為11kg),更適合單身人群及職場人群居所的大小。(別說了,再說就要落淚了)
其次,犬類需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否則多餘的脂肪無處堆積,並可能出現焦慮等情緒。但貓的社交與社會化需求較低,它更多需要的是自己安靜地待一會。(這裡隱藏的意思是,996的年輕人沒有時間遛狗,狗會拆家,而貓,它可以自己玩...)
寵物市場消費力驚人要想當一名合格的鏟屎官,可不是說養就能養的起的。
目前,寵物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涉及寵物飼養、食品加工銷售、寵物用品零售、寵物醫療、美容、培訓甚至保險,截至2018年,總體規模已達到1708億元。
在如此蓬勃發展的寵物市場面前,將貓咪視為家人、朋友、孩子甚至「主子」的鏟屎官們自然少不了花錢。
圖片來自網易數讀
圖片來自中國統計網
目前,我國寵物保有量已居世界第三,但養寵家庭比例僅為6%,遠不及美、德、日等國寵物市場滲透率30%以上。伴隨著我國寵物行業趨於成熟,家庭養寵率和寵物數量繼續提高,寵物需求也將因此持續增長。此外,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滋生的情感需求或將為寵物行業提供新的機會。
圖片來自中國統計網
從產業鏈上下遊情況看,寵物行業細分化是趨勢。隨著寵物市場消費群體不 斷年輕化,90後成為新生代養寵主流,新興寵物服務的市場正在形成。尤其是保險、美容、寄養等,年輕消費者對此接受程度高,消費也更加日常化,而且單只寵物平均消費金額在逐年提升,寵物服務正在不斷完善並孕育新的增長點。
最後奉上一張「貓狗」鏟屎官數據分析圖鑑!大家是貓派還是狗派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來源:網易數讀、中國統計網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