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女性懷孕後,身體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除了日漸臃腫的身材和隆起的孕肚,也會遇到一些難以啟齒的囧事。比如:孕期隱私部位的味道就很大。
調查顯示:近9成的孕媽,難逃私處「囧」變化
某機構曾經對此問題做過研究,其中有近9成的孕媽表示:懷孕後,內褲上分泌物增多,而且味道還很大。
而在這9成的孕媽中,有87%的孕媽表示分泌物增多,感覺內褲總是「溼溼」的,十分不舒服。
看來,在孕期,很多孕媽都有這樣的情況,而這也並非是身體出現問題,而只是孕期眾多不適中的其中一種而已。
另外,有超過4成的孕媽表示:內褲變得「重口味」了,甚至味道讓自己覺得噁心,但大部分孕媽還是感覺和平常差不多,沒有特別的不適。
內褲上有分泌物是正常情況
其實,對於內褲上有分泌物,無論女性是否懷孕,都是存在的一種情況。
正常的分泌物,對於身體沒有傷害,分泌「分泌物」是女性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手段,也是生殖系統自帶的「自檢器」。
因此,無論是懷孕前還是孕期,正常的分泌物,都是符合生理健康的。
即使在孕期分泌物增多,也是因為懷孕後身體激素的原因,很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就會導致孕期分泌物增多的問題。
雖說有分泌物是正常,但如果在內褲上,分泌物是這幾種表現,那麼就要引起重視了。
幾種分泌物異常情況,需要孕媽警惕
1) 異味大
正常的分泌物並非是沒有味道的,而是也有適當的味道,當然這樣的味道也並非是「沁人心脾」的,只不過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但如果孕期分泌物味道很大,甚至還伴有難聞的「惡臭味」,那麼就可能是隱私部位有炎症,這個時候最好去醫院做個檢查,不要私自用藥。
2) 白色凝乳狀
分泌物都是粘稠狀,但如果過於粘稠,呈現凝乳狀或者軟膏狀,甚至有豆腐渣樣的,這樣的情況可能是細菌感染。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對隱私部位衛生護理不當造成的,孕媽要注意平時的衛生習慣,做好隱私部位的清潔。
3) 混有血絲
正常的分泌物是透明的,但如果裡面帶有血絲,那麼孕媽就要引起重視了,可能是宮頸方面的炎症。
孕期分泌物有血絲,也不排除是流產的徵兆,因此遇到類似情況,最好及時去醫院就醫。
預防分泌物異常
1. 勤換內褲,保持衛生
在孕期,即使孕媽身子重,但也要保持隱私部位的衛生,勤換勤洗。
內褲要選擇純棉材質的,清洗時最好用熱水燙洗,洗完之後在太陽下暴曬殺菌,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細菌的殘留。
2. 上廁所時注意擦紙方式
每次上完廁所小便後,用紙巾擦拭一定要從前往後擦,而不是由後向前擦,這樣紙巾上的排洩物,才不會接觸到隱私部位。
3. 避免過度清潔
雖然孕期要注意清潔,但注意也不要清潔過渡。因為人體本身就自帶清潔功能,過度清潔,只會破壞正常的酸性環境。
寫在最後:
對於女性內褲上的分泌物,無論懷孕與否,都能很直觀地反映隱私部位的問題。
因此,女性一旦感覺分泌物異常,那麼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平時也要對自己的個人衛生做好護理,飲食上也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自然內褲就不會那麼容易「重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