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孕媽內褲總是「黃黃的」,還很難聞,隱私部位變化別大意

2021-01-08 護芽媽媽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女性懷孕後,身體會發生很大的變化,除了日漸臃腫的身材和隆起的孕肚,也會遇到一些難以啟齒的囧事。比如:孕期隱私部位的味道就很大。

調查顯示:近9成的孕媽,難逃私處「囧」變化

某機構曾經對此問題做過研究,其中有近9成的孕媽表示:懷孕後,內褲上分泌物增多,而且味道還很大。

而在這9成的孕媽中,有87%的孕媽表示分泌物增多,感覺內褲總是「溼溼」的,十分不舒服。

看來,在孕期,很多孕媽都有這樣的情況,而這也並非是身體出現問題,而只是孕期眾多不適中的其中一種而已。

另外,有超過4成的孕媽表示:內褲變得「重口味」了,甚至味道讓自己覺得噁心,但大部分孕媽還是感覺和平常差不多,沒有特別的不適。

內褲上有分泌物是正常情況

其實,對於內褲上有分泌物,無論女性是否懷孕,都是存在的一種情況。

正常的分泌物,對於身體沒有傷害,分泌「分泌物」是女性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手段,也是生殖系統自帶的「自檢器」。

因此,無論是懷孕前還是孕期,正常的分泌物,都是符合生理健康的。

即使在孕期分泌物增多,也是因為懷孕後身體激素的原因,很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就會導致孕期分泌物增多的問題。

雖說有分泌物是正常,但如果在內褲上,分泌物是這幾種表現,那麼就要引起重視了。

幾種分泌物異常情況,需要孕媽警惕

1) 異味大

正常的分泌物並非是沒有味道的,而是也有適當的味道,當然這樣的味道也並非是「沁人心脾」的,只不過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但如果孕期分泌物味道很大,甚至還伴有難聞的「惡臭味」,那麼就可能是隱私部位有炎症,這個時候最好去醫院做個檢查,不要私自用藥。

2) 白色凝乳狀

分泌物都是粘稠狀,但如果過於粘稠,呈現凝乳狀或者軟膏狀,甚至有豆腐渣樣的,這樣的情況可能是細菌感染。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對隱私部位衛生護理不當造成的,孕媽要注意平時的衛生習慣,做好隱私部位的清潔。

3) 混有血絲

正常的分泌物是透明的,但如果裡面帶有血絲,那麼孕媽就要引起重視了,可能是宮頸方面的炎症。

孕期分泌物有血絲,也不排除是流產的徵兆,因此遇到類似情況,最好及時去醫院就醫。

預防分泌物異常

1. 勤換內褲,保持衛生

在孕期,即使孕媽身子重,但也要保持隱私部位的衛生,勤換勤洗。

內褲要選擇純棉材質的,清洗時最好用熱水燙洗,洗完之後在太陽下暴曬殺菌,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細菌的殘留。

2. 上廁所時注意擦紙方式

每次上完廁所小便後,用紙巾擦拭一定要從前往後擦,而不是由後向前擦,這樣紙巾上的排洩物,才不會接觸到隱私部位。

3. 避免過度清潔

雖然孕期要注意清潔,但注意也不要清潔過渡。因為人體本身就自帶清潔功能,過度清潔,只會破壞正常的酸性環境。

寫在最後:

對於女性內褲上的分泌物,無論懷孕與否,都能很直觀地反映隱私部位的問題。

因此,女性一旦感覺分泌物異常,那麼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平時也要對自己的個人衛生做好護理,飲食上也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自然內褲就不會那麼容易「重口味」了。

相關焦點

  • 懷孕後內褲總是黃黃的?這是胎兒釋放的警告,「內褲隱憂」要讀懂
    雖然胎寶和媽媽通過臍帶相連,總有種莫名的心電感應,但是,畢竟見不到,準媽咪總是會擔心寶寶過得好不好。正因如此,每位孕媽都會心心念念孕檢的日子,渴望通過孕檢結果了解胎兒的健康狀況,可你知道嗎,除了孕檢和胎動表現之外,孕期內褲同樣能解釋胎兒健康「晴雨表」。
  • 為什麼孕媽的內褲總是溼溼的,如果是這幾種情況,就要重視起來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懷孕之後,孕媽的身體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很多變化都是由於身體激素發生變化導致的,其中一個令孕媽非常煩躁的就是懷孕期間內褲總是溼漉漉的,這讓孕媽們日常都吃了不少的苦頭,尤其是稍微做一些運動,不出門還好,出門孕媽們經常因此坐立難安,所以很多孕媽不願意出門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只是因為身子太沉重
  • 孕期出現3種現象,可能是胎停的徵兆,孕媽不要大意
    對於孕媽來說,胎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個朋友懷孕後,早孕反應很強烈,看看腹中的寶寶,想想一切都值得,但是懷孕快3個月時,醫生檢查胎兒已經停止發育了。醫生宣布胎停後,朋友傷心欲絕。1、早孕反應突然消失懷孕後的女性會有不同程度的早孕反應,有的孕媽會噁心嘔吐;有的孕媽會頭暈乏力;有的孕媽會出現胸部脹痛;有的孕媽會出現尿頻尿急。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妊娠反應,由於懷孕後女性體內的激素發生變化而導致的。這些早孕反應,在孕早期比較明顯,一般到了孕中期就會逐漸消失。
  • 孕期內褲總是溼溼的正常嗎?雖讓孕媽難以啟齒,但也要重視
    每個孕媽可能在孕前就已經想著,懷孕了可以享受女皇般待遇,但萬萬沒想到,懷孕後遇到的這些尷尬事,讓自己狼狽不堪。除了孕吐、痔瘡、尿頻等,要數最尷尬的莫過於這件事了。孕期很多孕媽都感覺到內褲總是溼溼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內褲上為什麼總有黃黃的汙漬,還洗不掉?內褲發黃後,還能穿嗎?
    內褲作為貼身衣物,和健康息息相關,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需要每天更換乾淨的新內褲,以保證局部的衛生。有些人在更換內褲或洗內褲的時候發現,內褲上總是有黃色的汙漬,有時候洗還洗不掉。把內褲洗乾淨曬乾之後,發現內褲還是黃黃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內褲上為什麼總有黃黃的汙漬?
  • 在懷孕後,孕媽肚子上的「黑線」是什麼?很多人還不了解,別忽視
    大多數孕媽的肚子都會出現一條黑色的線,有經驗的孕媽對此是見怪不怪了,但對於新手孕媽們來說,孕肚上突然莫名出現了一條線,會讓她們覺得有些忐忑,總會猜測這意味著什麼,究竟是好是壞。有許多人都說孕肚上的線如果比較長、比較直,顏色比較深的話,懷的就是男寶;若是比較短,顏色比較淡的話,懷得就會是女寶。
  • 懷孕後有這3個感覺,可能是胎兒缺氧了,孕媽早了解先安排
    懷孕後身體會有一系列的變化,有些和之前差別明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的鄰居王慧今年35歲了,剛懷上第一個寶寶。 懷孕30周,孕媽察覺異樣 王慧從懷孕後,一直在家待產,婆婆也從老家過來幫忙照顧,一家人都很重視這件事。
  • 懷孕後,孕媽身體出現這些「小毛病」,暗示胎兒可能缺水,別大意
    執筆:王筱銘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俗話說:「水乃生命之源」,水是人體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女性懷孕後,會變得更加重要。可在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不喜歡喝水,甚至是覺得水難喝,即便是在懷孕後也沒有改變,可孕期還是需要補充充足的水分的,即便自己不覺得渴,胎兒也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提示孕媽需要喝水。
  • 懷孕期間,孕媽這3個地方會越來越「臭」,最後一個準爸別嫌棄
    孕育寶寶是件偉大的事情,所以當得知孕媽懷孕後,家裡人都會把重心放在準媽媽身上,甚至全家一起伺候,生怕孕媽沒吃好,或者累著凍著了,更怕影響到胎兒的健康發育。但即便有人照顧,懷了孕的準媽媽身體還是會發生變化,這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口味改變,或者出現孕吐反應,這些都需要孕媽自己去承擔。
  • 「胎停」是有「預兆」的,孕媽身上如果有這3症狀,可不要大意了
    很多孕媽對「胎停」這次並不陌生,意思就是說孕期的時候,胚胎在發育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而停止正常的發育。其實在出現胎停之前是有預兆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胎停」是有「預兆」的,孕媽身上如果有這3症狀,可不要大意了。
  • 懷孕後,若是孕媽身上有4種「表現」,可能暗示胎兒發育的很好,別著急
    懷孕後,若是孕媽身上有4種「表現」,可能暗示胎兒發育的很好,別著急!疼痛感強弱也是根據孕媽的身體而定,不過不用太擔心,這都是胎兒發育正常的表現。建議孕媽不要劇烈運動,不穿帶跟鞋子,這樣能有效緩解這種疼痛。
  • 孕晚期為何內褲總是溼溼的
    為什麼準媽媽到了懷孕晚期會內褲溼溼的呢?這是尿失禁造成的嗎?其實不一定哦,孕婦內褲溼溼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哦。今天,小編就來為你盤點哪些原因讓準媽媽的內褲總是溼溼的,別錯過了哦。   孕晚期內褲溼溼的原因:   分泌物增多是正常。懷孕期間分泌物增多是正常的。懷孕期間,由於陰道局部充血和激素的影響,陰道分泌物會增加,不必治療。通常正常的陰道分泌物是白色糊狀而且無異味的。為了保證乾燥清潔的環境孕媽媽應該穿棉質內褲,勤換洗。
  • 為你解答孕婦內褲什麼時候穿 初次懷孕的準媽都一臉茫然
    畢竟懷孕以後,孕婦體重增長不只包括胎兒、胎盤和羊水,還包括準媽媽的脂肪、血液的增重。胎寶寶一天天長大,準媽媽的肚子也一天天隆起,原來的內褲已經不適合大腹便便的準媽媽了,該孕婦內褲登場啦!孕婦內褲是專門為孕婦設計的內褲,能夠呵護媽媽的肚子、幫助媽媽愉快度過孕期。孕婦內褲什麼時候開始穿呢?
  • 孕期內褲總是溼溼的?如果伴隨這種情況,可能是先兆流產
    孕媽小夏在懷孕之後,就不願意出門了,因為她總感覺內褲溼溼的,擔心別人看到會很尷尬。事實上很多媽媽都會有這種現象,這是因為媽媽懷孕之後,體內的雌激素逐漸增多打破了體內的激素平衡,導致分泌物增加,而媽媽的子宮和盆腔也會發生變化使子宮頸管腺體分泌物增加,所以孕期分泌物增多是一種正常的現象,而且隨著月份的推移,分泌物的量也會不斷增加。總的來說,媽媽體內的分泌物多為以下幾種情況。
  • 新生兒黃疸嚴重,可能是孕期「因」產後「果」,孕媽別不當回事
    想要緩解寶寶黃疸的問題,減少黃疸發生的機率,減低黃疸的嚴重程度,從孕期就得做好防護,尤其是下面這幾件事,孕期千萬別常做,否則多半會讓寶寶黃疸加重,孕媽要早知道早預防才行。孕媽經常做這幾件事,多半會讓寶寶黃疸加重,早知道早預防1.吃生冷的食物懷孕以後,孕媽的喜好變化非常大,有的喜歡吃酸,有的喜歡吃辣,還有的喜歡吃生冷食物,尤其是一些生魚片、刺身、半生不熟的牛排之類的。這些食物中可能會含有一些細菌、病毒或者寄生蟲,孕媽經常食用很容易受到感染,然後再通過血液進入胎兒體內,破壞胎兒的肝臟健康。
  • 懷孕後,這4碗飯孕媽最好別吃,不管對寶寶還是自己的身體都無益
    懷孕後,這4碗飯孕媽最好別吃,不管對寶寶還是自己的身體都無益處: 1. 剩菜剩飯 有很多人平時有吃剩菜剩飯的這種壞習慣,這種習慣看起來是節約,但實際上對身體健康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 大多數孕媽都不知胎停有這5個前兆,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時就醫
    所謂胎停就是胎停育,是指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後就終止了繼續發育,胎停是自然流產前的一個階段,如果胚胎自然流出母體,被稱為自然流產。這種現象一般比較多發生在前三個月,也就是早孕期間。對於初次懷孕的孕媽來說,早孕期間完全感覺不到胎寶寶的存在,所以感覺不到任何不適。但是其實胎停前身體是有反應的,要及時就醫,孕媽可不能大意了。
  • 孕期總是感覺內褲溼溼的,會不會有什麼問題?醫生這樣解釋
    孕媽小莉最近特別苦惱,因為早上起來照鏡子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的皮膚變得越來越暗淡,面部還有色斑出現,擔心影響胎兒的發育,她也不敢隨便使用化妝品,素顏出門讓她感覺很不舒服。事實上,懷孕之後,除了面部的變化,媽媽的身體還會發生很多的變化,有些變化都是正常的,媽媽不用擔心。
  • 懷孕38周胎死腹中,孕期胎兒三種「求救」信號,孕媽快接收早營救
    古人有話「生個孩子鬼門關走一趟」,足見生孩子的危險性有多大,但其實 不僅是分娩過程中有危險,在整個懷孕40周,不同的孕周也潛藏各種危險。 從懷孕早期的 胎停和流產,孕中期的 產檢不過關,再到孕晚期的 胎兒窒息、胎死宮內,作為孕媽一定要會辨識這些胎兒發出的「求救信號」,關鍵時刻保胎兒平安。
  • 孕媽媽在洗澡時這些部位別亂搓,控制洗澡時間,保護孩子健康
    但是懷孕後,天天洗澡變得有些艱難。孕期的不適,肚子的不便,讓很多孕媽懼怕洗澡。但其實孕期洗澡挺可「怕」,稍有不慎可能會危害到寶寶。孕媽愛泡澡,醫生卻說對寶寶不好小七是個很愛乾淨的女孩,懷孕後的小七,依然堅持工作,即使懷孕了,也每天打扮的精緻整潔。可能由於懷孕的關係,小七每天都覺得身上有「臭味」,加上肚子越來越大不方便,浴缸成為小七最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