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問政
由武漢市治庸問責辦主辦
武漢廣播電視臺承辦的
全媒體監督類欄目
《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
播出第二十五場
主題聚焦
杜絕敷衍應付、相互推諉扯皮
的作風問題
本場問政嘉賓
武漢市礄口區副區長 陳雋罡
武漢市洪山區副區長 金龍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郭萬水
主持人 尹晨方
11月18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學習傳達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武漢市貫徹落實意見。會議強調,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不斷深化改革,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讓改革舉措精準地落到發展所需上、基層所盼上、民心所向上,推動武漢高質量發展。
最近一段時間巡查員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有不少單位和部門在解決群眾訴求的過程當中,不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而是站在本單位的立場把問題往外推,這導致群眾反映的一些身邊的小事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和回應。
今天就圍繞「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問題一起來重點關注如何杜絕我們生活和工作當中相關部門敷衍應付、相互推諉扯皮的作風問題,壓實主體責任,把群眾反映的問題切實地解決到位。
短 片
反覆投訴無人理 "碼頭駕校「誰來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主持人
按照武漢市運管部門的要求,早在2015年就出臺管理規定,明確到2015年6月30日以前,整改仍未達標的駕校將依法終止培訓資格,吊銷經營許可證。結合剛才的短片,請問市民提問團,你們的疑惑是什麼?
武漢市政協委員 金紳
新標準已經實行六年了,短片中駕校的場地面積,教練車的數量等硬體條件都沒有達到國家標準,這個駕校為什麼還能存在?
武漢市江漢區城管局(交運局)局長 熊楠
這個駕校不符合駕培要求,應該取締。
主持人
為什麼沒取締?
武漢市江漢區城管局(交運局)局長 熊楠
整個江漢區像這樣不具備駕培條件的原有26所,軍運會之前全部都取締了,今年疫情過後有所反彈。現在江漢區像這樣的駕培場地還有7所,確實有死灰復燃的現象。
市民代表 祝志彪
駕校的人說,多少人要把他們拱走,他們都沒走,這是哪來的底氣?
武漢市江漢區城管局(交運局)局長 熊楠
我們做得不到位,這個月已經開展了一次「清零行動」,12月31日之前要把整個江漢區死灰復燃的幾個駕校全部都取締,肯定要把它拱走。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郭萬水
向投訴的市民表示歉意,去年多次投訴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困擾周邊居民長達9年,對不起。
層層追問
主持人:今天把它取締了,明天它又死灰復燃,這算是執法到位嗎?
郭萬水:駕校的管理主責部門是交通運輸部門,責無旁貸,9年沒有取締,死灰復燃的問題暴露了我們的作風問題。
主持人:一會說取締,一會又死灰復燃,是執法到位還是沒有到位?
郭萬水:沒有到位,執法流於形式。
主持人:剛才駕校的老闆敢對投訴人說,運管局找過他,投訴不管用,您覺得他這句話的底氣從何而來,投訴不管用嗎?誰在容許他繼續經營?
郭萬水:實事求是說,在這個過程當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推動綜合執法改革,區裡面力量確實不夠。另外,為什麼又死灰復燃,核心問題是沒有形成閉環管理。
主持人:什麼時候能夠整治?
郭萬水:培訓與駕校考試要形成一個共有平臺,形成閉環管理,明年上半年省裡統一建設平臺以後,我相信死灰復燃的問題不會再出現了。
主持人
短片當中有這麼一句話,區裡管理人員說,他們每一次去執法時,那個駕校就好像得到了消息一樣,所以他們去的時候逮不到人,於是每一次回復群眾都說已經處理了,沒有發現違規現象,大家怎麼看?
市民代表 張倩華
哪有那麼多湊巧,要麼應付一下,要麼有內鬼,請問是哪種情況?
武漢市江漢區城管局(交運局)局長 熊楠
內鬼有沒有不敢說,相信執法人員有他的職業操守。8次投訴都去了,從現場記錄確實沒看見。
層層追問
主持人:您覺得是巧合?
熊楠:不是巧合。我們的監管沒有做到位,連老百姓都看到他練車,我們去的時候沒有看到,這是絕對是監管沒有到位。
主持人:為什麼出現監管沒到位?
熊楠:這當然是履責不到位,監管不到位,執法不到位。首先應該以我們的巡查發現為主,老百姓的投訴是補充,然後依法處理。我們要按照界定違法行為的程序一步步往下走,如果確實現場沒發現違法行為,也要進行宣傳勸告,還要利用一些現代化技術對它進行監控,發現了違法行為就按照相關權限進行處理。
主持人
除了江漢區,目前武漢市其他地方還有多少違規駕校?武漢市兩個月前就展開了一次清理,現在清理出來了嗎?
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郭萬水
通過這兩個多月的努力,中心城區目前我們處理了45起類似江漢區十八碼頭的現象,接下來將組織各區對近期的投訴情況進行一次回頭看,進一步加強整治。再就是抓引導,要完善駕培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建立紅黑榜。另外要抓體制,年底我們的綜合執法隊伍成立以後,中心城區的交通運輸這一塊的綜合執法將由市局統籌負責,此外,按照省裡統一部署,明年上半年相關工作體制平臺建起來後,這一狀況相信會有所改善。
專家點評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 梅志罡
武漢市為什麼要進行執法體制改革?目的是希望整合各部門的執法力量,形成合力。但是江漢區在具體問題上就沒有形成執法合力,那我們的改革是否要回頭看看,下一步應該怎麼做?真正把我們的力量整合工作做好,真正領會市委市政府的改革措施、改革意見、改革辦法,真正在實際工作中把這些群眾意見轉化成實際行動力,我想人民就會滿意一些,我們的工作就會做得更好一些。
短 片
拐角遭逢斷頭路 投訴不知該找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主持人
群眾說這麼小的事情怎麼解決不了,金龍區長您來換個位,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您會去投訴嗎?
武漢市洪山區副區長 金龍
我肯定會找相關部門投訴解決這個情況。
主持人
今天把兩個相鄰區公共管理辦公室的負責人也請到了現場,請問東湖高新區關東街公共管理辦公室主任,您怎麼看?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關東街公共管理辦公室 王永
這個地方確實屬於插花地帶,事情雖小但事關安全。為了解決插花地帶的管理真空,我們從2018年開始就和洪山區關山街建立了從街道主要領導到科室領導,再到主任的溝通機制。
主持人
關山街公共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怎麼看?
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公共管理辦公室主任 黃志剛
這個地方確實存在著管理交叉,這件事我們現在才知道,投訴件辦理是城管局,沒有反映到我們科室。如果下次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一定積極整改,兩個街道相互配合。
主持人
作為街道書記,周書記您去過現場嗎?這個問題您抓過落實嗎?
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黨工委書記 周東勝
我們應該到現場去,相關職能部門也應該到現場勘驗一下。確實我們工作沒做好,向市民道歉,我們一定儘快處理。
市民代表 張倩華
既然說很快處理,說明不難處理,不難處理為什麼不早處理?在插花地帶為群眾多做一點事,就吃了蠻大的虧嗎?
層層追問
主持人:是否因為是插花地帶,咱們都不能吃虧嗎?
周東勝:插花地帶都應該向前跨一步。
主持人:為什麼是應該做的事,咱們沒做到?
周東勝:可能跟他們信息沒有掌握好有關,有這樣的問題應該及時處理。
武漢市洪山區副區長 金龍
關山街在接受信息進行處理的機制是有問題的,主任說現在才知道,我也是才知道,這個信息處理沒有做到位。另外,對群眾的需求,特別是小事,沒有當大事來做,這裡面是否有暗地裡僥倖:這不是我的事,如果有這個思想就是作風問題了。
層層追問
主持人:基層工作人員面對巡查員時,他們有這麼一句話,「拐角就是插花地,去了肯定要扯皮」,所以我們理解就是,怕扯皮,連去都不想去,您怎麼看?
金龍:他肯定有僥倖心理,兩個區之間存在相互推諉。
主持人:基層非常希望把插花地扯清楚,不要每次去的時候兩個區都扯皮,那為什麼插花地到現在沒有釐清?
金龍:這項工作需要關山街和其他插花地進行專項處理,並告知於民。
主持人:誰來主導?
金龍:街道摸清情況以後,區裡幫助分界或者交給相關部門來做。現在新一輪勘界工作已經開始了,應藉此機會把這項工作深入一些,能夠搞清楚的儘量搞清楚。
主持人:預計什麼時候能釐清?
金龍:這個地方釐清沒有多大問題,幾天之後就能解決清楚。
短 片
廢品回收站擾民 欲投訴無人肯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主持人
廢品回收站導致周邊居民痛苦不堪,生活的幸福感是被什麼打了折扣?
武漢市政協委員 金紳
感覺群眾的幸福感被你們轉圈圈轉暈了,廢品回收站擾民的問題在社區、市場監管局、城管、商務局和市供銷社之間轉了圈,轉來轉去沒有解決,又轉回來了。請問區長,還要轉幾圈這個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武漢市礄口區副區長 陳雋罡
非常揪心,這個片子體現了基層工作人員群眾意識淡薄,服務意識不強。我們要從兩個方面立行立改:首先要對區裡相關工作人員批評教育,提高認識,他們沒有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急難愁盼放在心上,這是典型的作風問題。另一方面,我們將馬上到現場實地了解情況,無證的回收站依法依規堅決取締,有證的回收站要採取綜合治理,分類施策的方式管理,一定把老百姓的事辦好辦實。
市民代表 倪勇
該取締的沒有取締,為何規範了還沒規範?
武漢市礄口區副區長 陳雋罡
確實工作沒有做到位,城市綜合治理是非常精細化的過程,我們將舉一反三,把這一類問題處理好。
主持人
短片當中有一句話我們很有感觸,區商務局的工作人員說,市供銷社一句「屬地管理」就把責任推過來了,對於這個細節你們怎麼看?
武漢市供銷社合作總社再生資源辦公室負責人 黃靜蘭
再生資源管理辦公室對全市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具有協調監管的職能,短片反映了我們的工作作風不實,市供銷社工作還存在短板,還需要改進。
專家點評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教授 梅志罡
一個特大城市如何讓人民有幸福感、獲得感,如何讓人民感受到富足生活、美好生活,關鍵在於管理的精細化。那怎麼把精細化做好?機制建立起來了,為什麼沒有發揮作用?這就是精細化沒到位,就是工作作風不實,抓工作沒有一抓到底。在今後的工作中,要把群眾利益放在核心位置,這很重要,要從精細化出發,把制度、規範用好,這樣才能把為人民服務的每一件事情辦好,人民才會有幸福感,才會對美好生活充滿期盼。
戳下方連結回看直播全程
《電視問政:每周面對面》第二十五場
武漢廣播電視臺出品
責編:陳曦
編輯:鄔玲 歐陽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