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漢下山回家,在熟道上迷了路,醉酒的老翁指明了出路

2021-01-08 詩文書畫匯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3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

作者/小田

古時候有一個陳老漢,他家住巴蜀大山之中的一個小村子裡。故事發生那一年,陳老漢已近花甲,他平日裡無事,便在山上開了一片地,種了不少的瓜果、蔬菜。

此時正值瓜果收穫時節,陳老漢就在山上搭了一個茅草屋,吃喝都在山上。老伴不想跟他受罪,就住在山下的村子裡。

這座山不高也不低,從山上到山腳,走路的話要半柱香的時間。

而且在半山腰處,還有幾座荒墳。因為年代久了,早已無人打理,只露出一個個矮矮的小土包。

一晚,二更剛過。陳老漢吃完晚飯後,就在瓜地裡轉悠了一圈,他見沒啥異常就回了茅草屋。

他剛坐下心裡就想了:「好些天沒回家看老婆子了,這還不到三更夜,不如回去看看老婆子吧!」

陳老漢想到這裡,起身穿上衣服就出了門。他看了看頭上的星光,背著手就朝著山下走去。

陳老漢在山中走了好久,卻還是沒有看見腳下的村落。

他朝著四周看了看,到處是漆黑一片。

「不對呀!按理說走了這麼久了,早就應該出山了,怎麼我還在山裡轉悠呢!」陳老漢有些不淡定了,他繼續朝前走著,腳下的步子是越來越沉重了。

因為陳老漢心裡沒底,這腳下的步子明顯慢了很多。

他又走了一會兒,還是沒瞧見村子。這段山路陳老漢是經常要走的,周圍的環境他基本也都熟悉。可此時他望了望四周的環境,是出奇的陌生。

「情況不對,我肯定是迷路了,不然按這時間來說,早就該到家了!」陳老漢不敢再走了,他明白自己八成是迷路了。

正當他不知所措時,他隱隱聽見有人在哼唱。陳老漢豎起耳朵仔細聽著。

那聲音越來越近,陳老漢雙眼朝著聲音的方向死死盯著。

不多時,一個白髮老翁晃晃悠悠走了過來,口中正哼唱著曲子。陳老漢再一看,那老翁手中還拿著一個酒壺。

「閣下是村裡的陳忠平吧?」白髮老翁不緊不慢地問道。

「老弟正是!請問老哥姓甚名誰?」

「呵呵!我的名字就算說出來你也不認識。不過,今日你有難,看在你曾救過我孫兒的份上,老朽我即便醉酒,但還是趕過來救你了。」白髮老翁說道。

「我救過你孫兒?還請老哥說明白一些!」

「去年的時候,老弟在瓜田裡曾救下過一隻白毛狐狸,你可曾記得呀?」

陳老漢一回想,這才想起來。去年的時候他確實救過一隻狐狸,當時,那狐狸右腿受傷,鮮血直往外流。他便找來草藥,給狐狸敷上,還用布條將傷口包紮好,之後將那狐狸抱出了瓜地。

陳老漢倒吸了一口氣,說道:「你說那狐狸是你孫兒,那老哥你……」

「嘿嘿!你別怕,你是我孫兒的救命恩人,我還會害你不成?你之所以迷路,是因為山中的那幾處荒墳。他們閒得無事,故意聯手戲耍你。我之所以前來就是要給你指明出路呀!」

陳老漢聞言後趕忙拱手施禮,那老翁擺了擺手,說道:「你跟在老朽身後,別到處看!」說完,白髮老翁提著酒壺搖搖晃晃就開始往山下走。

走了不多時,陳老漢一眼瞧見了不遠處的村落。他拱手對那老翁說道:「若不是老哥前來引路,老弟我今夜必會遇到麻煩,多謝老哥了!」

那老翁喝了一口酒,嘿嘿一笑:「知恩圖報,善莫大焉。你快回家去吧!下次你要繞著那幾處土包走,那些傢伙都不是善茬兒啊!」

陳老漢點頭應了,隨後那白髮老翁消失不見了。

陳老漢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背著手朝著家中走去了。

此後,陳老漢家的瓜果蔬菜收成一直很好。而山中那幾處荒土包,幾年後被雲遊到此的道士給挖了,村民們再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了。

結語:

那些喜歡戲耍人的鬼妖,終究被道士給收了。而行善的陳老漢躲過此劫後,山上瓜果的收成是越來越好。

看來,多行善事,還是有福報呀!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藉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效仿故事情節,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鐵匠回家,白髮老翁不停喊他名字,他急中生智躲過一劫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3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 作者/小田 「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這個對白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這是孫猴子和銀角大王的一次對白。面對人家的呼喊,孫猴子大意了,於是應了一聲,卻被銀角大王手裡的葫蘆收走了,險些丟掉小命。
  • 民間故事:老漢送柴給窮小夥,小夥由高官到乞丐,一語道破天機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143期民間小故事《老漢送柴給窮小夥,得了高官卻失了德,懊悔不已》。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發財、溫柔的小手點個關注,多謝!清朝的時候,江南李家塢村,風景優美,崇山峻岭中掩映著一個小村莊。
  • 民間故事:姑娘在村頭蹲著,老漢問話她不理,老漢去拉她遭遇不測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3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作者/小田老輩人經常說:夜裡趕車、走夜路,看見陌生人時,不管老幼,千萬不要隨便拉,尤其是女子。這聽起來有些危言聳聽了,不過,在過去人們走夜路時經常能碰見一些離奇怪事,很多人因此引火燒身。
  • 民間故事:老漢救下黃鼠狼,三年後,它從他兒子肚裡掏出肉疙瘩
    婁老漢沒少責怪他,該吃的,要吃得心安理得,不該吃的,有傷天道,千萬不要亂吃。 婁不義哪裡聽得進?照吃不誤,而且專門揀新鮮的吃。他後來去了縣城,跟著朋友走南闖北,當起了行腳商人。每到一個地方,朋友操心賺錢,他操心有沒有新鮮的玩意吃。 婁老漢很生兒子的氣,婁不義一年半載不回家,他也不思念,獨自一人過得逍遙自在。
  • 民間故事:老翁做夢發洪水,醒來就造船,笑話他的村民卻慘了
    「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大家好我是民間故事系列原創作者~半杯水。清朝年間,至德縣有位姓夏的老人,為人忠厚老實,日日行善積德。某一日,這姓夏的老人突然做了個怪夢,夢到有位老仙人告訴他,很快就要發洪水了,讓他趕緊造條船,洪水來的時候好帶著家人走。
  • 民間故事:賈老漢兩個孩子接連夭折,先生說:看看你爸媽的墳去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6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開篇聲明:故事只是故事,小田只是個寫故事的作者。對於本篇民間故事中提及到的一些風水知識,大夥權當打發時間,切莫當真!閒話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本故事的主人公姓賈,是個農家老漢,我們就稱他為賈老漢吧。故事約發生在70年代。
  • 民間故事:老漢下地幹活,救了幾隻黃鼠狼,幾日後卻幫了老漢大忙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3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話說在古時候,一個靠山的小村子裡住著一個李姓老漢。老漢爹娘沒得早,家境甚是貧寒。他30多歲時,在其叔父幫助下才娶了個媳婦兒。
  • 天快要黑了,我們迷了路,轉來轉去,怎麼也找不到出路,心裡很慌
    天快要黑了,我們迷了路,轉來轉去,怎麼也找不到出路,心裡很慌,有點害怕。此時我們正在雲南的元謀土林裡。我們到的時候四五點,陽光明媚,照在土林的泥牆上,一切都閃閃發光,金碧輝煌。太陽也慢慢下山了,這時才發現,整個景點裡,一個人都沒有,就我們兩個。路也找不著了,路標也不知道哪裡去了,我心裡有點慌,怎麼辦呀?正在這時,從一個門洞裡走出一個人,我們趕快問他路在哪裡?他用手一指說從門洞裡出去,順著小路往前走,再往左拐,就能看到路標了。
  • 故事:賣瓜的老翁
    在青城山上,有一位種瓜的老翁,其實以前老翁並不住在山上,而是山下的小村子裡,至於為什麼老翁會住在山上,此事還要從幾年前說起……在老翁年輕的時候,父母死得早,家裡很窮,所以老翁連媳婦都娶不上,靠著那一畝三分地生活,日子過得很是拮据,一年看到村子裡有人種西瓜,便去討要了一些西瓜的種子
  • 民間故事:老漢悔婚,對方僱木匠在房中做手腳,女兒失了清白之身
    民間故事:老漢不願嫁女,對方僱傭木匠在房中做手腳,女兒失了名節。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199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說在過去,這婚姻大都是父母包辦,也就是說,過去沒有自由戀愛的婚姻,雙方父母覺得滿意,根本不考慮兒女的感受。這個老舊規矩真的存在,因為筆者的父母年輕時就趕上了這個老規矩,這可不是道聽途說。
  • 民間故事:狐狸的報恩
    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狐狸的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9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這偏遠的山間村莊啊,不僅有著秀美的風光,還有著樸實的民風,最主要的就是這樣的桃源勝地,經常會流傳著一些美麗而又神奇的民間小故事!
  • 故事:老翁救了一條蛇,送給他一個石磙子,此後他家糧食吃不完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43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古時候的薊州,有一個李老翁。李老翁已近花甲之年,他行善半生,雖然家裡不富有,不過日子過得很是心安理得。有一日,老翁從鎮子上回村。走到一處破廟前時,聽見廟中有窸窸窣窣的聲響。老翁起了好奇心,便走進廟中。這一看,卻在雜草之中蜷縮著一條蛇。
  • 民間故事:李老漢家人接連得病,先生說:往西牆角下挖1米看看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6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故事雖然聽起來比較離奇,不過在這則民間小故事的背後,同樣蘊含著人生之大道理。閒話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李三友,家住唐山市某個村子,故事發生那年他大約48歲。其育有一子一女,女兒歲數小,尚未出嫁。
  • 民間故事:給神像戴鬥笠
    相傳在宋朝年間,越州郊外山區有這麼一對老夫妻,他們在一孔破窯洞裡面相依為命,家徒四壁的他們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所以挨餓是常有之事。這馬上臨近年關,沒有幾個錢的他們開始為準備過年而發愁。一年到頭了,不管怎麼樣都應該吃一頓飽飯犒勞一下吧?可是沒有錢怎麼辦?
  • 民間故事:幾名壯漢不聽老漢勸阻,上山獵野豬,沒有一人醒來
    這一天傍晚,杜老漢忽然聽見屋後傳來豬的哼哼聲,以為自家的豬跑出豬圈了,忙到屋後查看,不由得愣住了,只見好大的一頭野豬,躺在屋後簷下。 杜老漢看得分明,野豬身上流著血,肚子上破了一個洞,原來受了傷。杜老漢暗贊,這真是一頭聰明的野豬,他被獵人打傷,如果往深山裡跑,要麼被獵人們追上殺死,要麼傷重而死。它往山下跑,不但躲過了獵人的追殺,還遇上了他杜老漢這麼一個善心人。
  • 民間故事:人嚇人,嚇掉魂
    到了秋冬時,河水下降,村民就會在河面上搭起木橋。賀家村有一個李老漢,以養蠶販賣蠶絲為生。這年秋天的某一日,李老漢去縣裡賣蠶絲,因為行情比較好,所以賣了不少錢。李老漢心裡高興,便與縣裡的幾個朋友一起吃了一頓飯。到了午夜時分,李老漢與朋友告別,獨自回村。因為喝得有點多,李老漢視線有些模糊,走起路來也是搖搖晃晃的。
  • 民間故事:鬼童男
    民間故事:鬼童男。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3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兒孫滿堂自然好,若是冤家莫聚頭!今天咱繼續講一故事。如開場詩所言,今天咱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便與「命裡無時莫強求」和「冤家」有關。之前筆者曾寫過兩篇發生在天津市區縣的民間小故事,故事說的自然也是這個理兒。
  • 民間故事:黃鼠狼報恩
    江南有個村子名叫朱河村,這個村子不大,坐落有群山之中,比較偏僻,這裡的人們除了晴朗的月半下山到鎮上買些物資,其它時間都不會離開村子。這裡老人們說:山路崎嶇,多半是為安全考慮吧!一年中秋,清晨就下雨,老村長站在村口,望著天空,摸著鬍子說:孩子們,今晚上見不到月圓,今天不要去鎮上了,免得跌倒,把下山的路障放下吧!眾人聽後,搖搖頭,回去了。村裡有個叫李蒙的孩子,年十三,父親早逝,與其母相依為命,母親生了癆病,上個月李蒙跟村裡的人去鎮上給母親抓了藥,那郎中說:一月後再去取藥並告知症狀。這天到日子了,卻不巧遇上了下雨。
  • 民間故事:狐母報恩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聊齋志異》這本書,它是由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先生所作,書中有許多關於狐仙狐妖的小故事,某些故事雖然看起來有些荒誕,但是細細品來,都蘊含著極為深刻的道理。其實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鬼狐之類的小故事,這些故事聽起來通俗易懂,同時警示後人應該保有一顆善良之心。
  • 《聊齋志異》:女鬼壓床,老翁臨危不亂,下意識的動作救了自己
    《聊齋志異》裡面就記載了這樣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故事。一、 老漢午睡,招來身份不明的女子一個叫沈麟生的人描述了一個故事,他有一個朋友是個老翁,某日老翁正在午睡,迷迷糊糊看到有一個頭上裹著白布的女人走向了裡屋,老翁正迷惑不解,那女子已經走了出來,他睜眼一看,那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子,臉色憂愁,猶疑不前。老翁只好裝睡,想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