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對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不斷深化黨的自我革命,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出部署。「房間要經常打掃,鏡子要經常擦拭」,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表明了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牢記初心使命的鮮明態度,彰顯了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堅定決心,鞭策著黨員、幹部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不斷堅守使命、擔當使命,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藉助鏡子,人們能夠看清自己、發現差距。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久不滋養就會幹涸枯萎,很容易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為什麼要出發、要到哪裡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丟了。用好「小鏡子」,「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無疑有助於滋養初心、擦亮使命,把初心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自覺行動。
用好「小鏡子」,做到「正衣冠」。「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也只有經常「正衣冠」,才能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一輩子的事,必須時刻保持警醒,經常對照檢查、檢視剖析、反躬自省。對於廣大黨員幹部而言,就應在「照鏡子」基礎上,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不斷地去雜質、除病毒、防汙染,進一步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用好「小鏡子」,做到「知興替」。習近平總書記就曾明確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尤其是黨史和新中國史,其中蘊含著豐富內容,有助於引導黨員幹部增進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已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黨員幹部應用好「小鏡子」,吸收歷史教訓和經驗,學懂黨史和新中國史,認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做到常懷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
用好「小鏡子」,做到「明得失」。「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銳利武器,有助於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要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廣大黨員幹部就必須用好「小鏡子」,仔細檢視在哪些方面還存在著哪些問題,並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深挖問題根源,進而以問題導向破解發展中存在的短板,扎紮實實地解決好「怎麼看」、「怎麼辦」、「怎麼幹」等問題。
照鏡子、亮底子,是持續推動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客觀要求,更是黨的作風建設的現實考驗。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廣大黨員幹部應守初心擔使命,藉助「小鏡子」知興亡存廢、知人心向背、知是非功過,做到價值上持守正道、修養上堅持正派、作風上弘揚正氣,在新時代的長徵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