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接班人」拍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紅色獻禮片同樣可以很燃

2021-01-10 這胖子愛看電影

近日,一位香港導演用自己的「紅色」作品獻禮了即將到來的「國慶70周年」。9月18日,由香港導演呂小龍執導的抗戰紅色題材電影《楊靖宇》將登陸內地大銀幕。影片根據抗日名將楊靖宇的英雄事跡改編而來,選在「九一八」正好也對應了楊靖宇抗戰史詩的開篇,同時也紀念了九·一八事變,從時間上就先聲奪人,給人留下印象。

楊靖宇是「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是國家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楊靖宇將軍即於1932年受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軍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屢銼強敵,威震敵膽,被日軍稱為「山林之王」。

可由於先後兩位得力幹將叛變,導致他被日軍以數十倍軍力圍剿於山林中,最終彈盡糧絕,犧牲時年僅35歲。據悉他死後,日軍解剖時,發現他胃裡僅殘存草根和棉絮,卻還以此抵抗了數日,令日軍都忍不住驚呼「英雄」。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濛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在長達14年的艱難歲月中,楊靖宇率領東北抗日聯軍與裝備更勝一籌的日本侵略者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熔鑄成偉大的、英勇不屈的東北抗聯精神。導演呂小龍拍攝《楊靖宇》就是為了將這股精神延續和發揚。

值得一提的是出生澳門的導演呂小龍在70年代就到香港打拼,因為擅長洪拳,得到了進入邵氏的機會。在選拔功夫巨星李小龍接班人的時候,呂小龍因為形象與李小龍有幾分相似,又是他的狂熱崇拜者,而被幸運地選中,此後拍攝多部功夫電影。後期,他自導自演了多部電影,這是呂小龍首次指導抗日戰爭題材電影。功夫是中國對外輸出的重要文化之一,曾經作為功夫明星的他完成了這一夢想。

而今,作為導演的他希望用更多作品引導人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激發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需要強調的是,呂小龍的《楊靖宇》作為「獻禮片」,除了熾熱的愛國情懷,具有抗戰商業片屬性的它,同樣有不俗的觀賞性。

預告片裡不但呈現了楊靖宇「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英雄氣概,同樣也表現了他被圍困後吃樹皮充飢的慘烈過往。最值得一提的是,呂小龍頗具想像力的在戰鬥場景中加上了雪崩的宏大特效,還特意加上了東北虎這一元素來隱喻「英雄不死」的深層文本。

群虎出山,飛躍殺敵, 電影中的隱喻和諸多象徵意義讓這部抗戰英雄片更加富有傳奇色彩和戲劇性張力。

傳統的抗戰英雄片僅僅著力於人物本身,很容易忽視人物關係,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潛在文本聯繫。

楊靖宇在長年大雪瀰漫的東北山林中禦敵十四年之久,他與這片山林的關係並非常人可以理解。雪地、叢林、高山、猛虎,從地理環境到自然環境,既可以成為他與敵人周旋的優勢,也是他寄情於祖國江山的心理表現。

另外,猛虎出山,無疑是將東北密林象徵為祖國山河,而猛虎就是楊靖宇精神的延續和表徵。預告片中,楊靖宇進退失據,死戰卻不能脫逃後,仰天長嘯,英雄墜落。下一個鏡頭是猛虎怒吼,反攻擊敵,楊靖宇與猛虎成為了相互對照的隱喻符號。

在9月18日全國公映前,《楊靖宇》在不少具有意義的地方進行了點映。

9月3日,由呂小龍任總監製、總改編兼導演的電影《楊靖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點映儀式。在南京,楊靖宇的名字就刻在紀念館的烈士名單牆上。儀式中,呂小龍導演向紀念館捐贈了拍攝電影《楊靖宇》時的戲服。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高度認可了電影《楊靖宇》對於英雄的刻畫。「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也不能忘記我們的英雄,只有這樣才有未來發展的底氣和勇氣。」觀影結束後,小學生代表在採訪中表示,「看完電影後覺得楊靖宇將軍才是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他為國犧牲,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同時,呂小龍還在現場與觀眾分享了電影的創作故事。他介紹道,為了還原真實歷史情節,攝製組在全國輾轉多地,冒著零下40多度的嚴寒到中國的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縣、海林市進行拍攝;輾轉萬餘公裡,辛苦製作,歷經4年。

影片不僅激發了小學生的愛國情懷,也讓大學生們為之感動。9月6日,《楊靖宇》在常州大學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舉行了點映。300多位常州大學的師生觀看了這部紅色影片。

導演的一顆拳拳愛國之心令人動容,點映所到之處反響熱烈,大家自發表達著自己的愛國情懷,點映結束後還激動地集體唱起了國歌、朗誦《楊靖宇將軍賦》、為英雄紀念碑獻花。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大一學生張婧睿觀影后說,這部電影讓自己對抗戰歷史和楊靖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些民族英雄是當代青年要追逐的英雄,他們所展現的精神也是青年人要傳承的精神。

通過連續幾場點映,從現場觀眾的反饋來看,《楊靖宇》成功地塑造了民族英雄楊靖宇的偉岸形象,傳遞了英勇不屈的東北抗聯精神,激發了觀眾的愛國情懷,是頗具觀賞性的紅色「獻禮」之作。另外,《楊靖宇》已經榮獲第12屆中美國際電影節入圍獎和最佳新晉男演員獎、第14屆俄羅斯軍事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獎,充分證明了其不俗的成色。

抗日東北將領的傳奇故事被一位香港導演搬上大銀幕,而且將在9月18日抗戰紀念日這天上映,這證明了香港與內地之間的文化傳承,同時對於增強年輕人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具有重大意義。9月18日,讓我們跟著電影,走近民族英雄楊靖宇。

相關焦點

  • 民族英雄楊靖宇:抗日作戰的最後時光,把最後一顆子彈射向敵人
    楊靖宇,東北抗日將軍。曾率領東北抗日戰士與日本鬼子拼死搏鬥,留下了無法抹去的記憶。抗日戰爭的勝利,人們為了紀念抗日英雄楊靖宇,特地修建了公園,以便人們懷念敬仰。就讓我們來重溫一下這位民族英雄的事跡。就算遇到了其他的抗日隊,也會放過他們,就是不能放過楊靖宇的抗日隊。楊靖宇決定讓抗日隊分散攻擊,來抵禦日本人的瘋狂追捕,然後再進行集合。幾年的對抗下來,楊靖宇的抗日隊從好幾百人變成了幾十個人。就連他身邊最後的兩位警衛都被抓走了,日本人從他們身上得知了楊靖宇的行蹤,就增加了兵力進行搜捕。不幸的是楊靖宇未能躲過敵人的追捕,就此犧牲了。
  • 「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被叛徒出賣,手下的三個師長是什麼結局?
    不過,東北的老百姓卻不甘心做亡國奴,尤其是東北抗日聯軍,他們在冰天雪地裡英勇地抵抗日本人的侵略,湧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比如說「民族英雄」楊靖宇就是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 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始人之一。1936年,楊靖宇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設三個師,他們在楊靖宇的領導下反抗日本人的侵略,為中國的抗日事業譜寫出了壯麗的篇章。
  • 民族英雄楊靖宇,35歲被叛徒出賣,留下的一兒一女過得怎麼樣?
    2019年9月18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影院公映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楊靖宇,這部電影是專門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的。九一八事變後,楊靖宇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英勇地反抗了日本人的侵略,譜寫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 出賣「民族英雄」楊靖宇的叛徒有哪些?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1940年2月23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因為叛徒出賣而壯烈犧牲,年僅35歲。他犧牲後,吉林省的濛江縣為了紀念他,特意把縣名改成了靖宇縣。楊靖宇將軍於九一八事變後在東北掀起了武裝反抗日本侵略的戰鬥,為中國人民的抗日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死重於泰山,是值得我們銘記的。
  • 黨史上的今天,每天一本紅色連環畫|今日推薦《抗日英雄楊靖宇》
    1月17日 —— 《抗日英雄楊靖宇》 1933年1月17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發表了《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入華北,願在三條件下與全國軍隊共同抗日宣言》。
  • 傳承民族英雄精神 電影《楊靖宇》走進校園
    2019年5月24日革命軍事題材電影《楊靖宇》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了展映活動。該片總監製、導演呂小龍及相關主創人員現身電影《楊靖宇》見面會現場,與同學們共敘英雄故事,致敬民族英雄。
  • 抗日英雄楊靖宇,曾孤身一人奮戰五天五夜,被漢奸出賣後犧牲
    與之相似的,還有嚴峻的抗日形勢。這個時候的東北抗聯進入了戰爭的寒潮期,面對日本鬼子的瘋狂圍剿,很多戰士犧牲了,原本將近四萬的隊伍,只剩下不到兩千人。這一階段最讓人感到遇挫的就是英雄楊靖宇的犧牲,給東北抗日聯軍一個重大的打擊。楊靖宇和東北抗聯經歷了怎樣的艱苦戰鬥呢?楊靖宇是如何犧牲的呢?我們慢慢道來。「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民眾處於國破家亡的境地。
  • 千名師生傳承英雄精神 電影《楊靖宇》舉行點映
    電影《楊靖宇》自今年5月開啟路演以來受到數以萬計觀眾的喜愛,將於9月18日全國公映。 抗戰紀念日 千百師生傳承英雄精神 在9月9日,電影《楊靖宇》來到南京師範大學,和4000多名師生一起回顧了那段艱辛的歲月,緬懷了民族英雄楊靖宇。
  • 「靖宇」有傳人——尋找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的印記
    他叫馬繼民,楊靖宇將軍的嫡孫。他所聯繫的人,是東北抗日聯軍將領的後代們。馬繼民想邀請他們作為顧問,成立東北抗日聯軍文化研究會。  關於東北抗聯的研究工作,馬繼民是從2005年開始的。然而,關於自己的爺爺楊靖宇將軍和東北抗聯的過往歷史,馬繼民關注了很多年。  小時候,馬繼民並不理解何為英雄,對從未見過的爺爺也沒有任何概念。
  • 尋訪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時值舉國上下都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們這次尋訪楊靖宇將軍的殉國地,感受他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帶給我們的洗禮,真的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從通化市驅車出來不久,就進入靖宇縣境,只見馬路兩側許多牌匾都有「靖宇」的字眼——靖宇縣委、縣政府,靖宇律師事務所,靖宇……半個多世紀過去了 ,人們卻從沒有忘記楊靖宇這位民族英雄,而是以這種方式來紀念他為民族解放所做出的犧牲。
  • 電影《楊靖宇》點映 導演呂小龍講述拍攝的幕後故事
    電影《楊靖宇》的導演呂小龍講述了拍攝的幕後故事,他表示為了還原歷史,劇組特別到漠河取景,「雖然環境艱苦,但大家都非常認真,因為拍攝的過程仿佛讓我們回到當年的戰場,可以說為全劇組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 聽「抗日英雄楊靖宇的故事」有感--大河網
    河南商報小記者鄭州市金水區農科路小學四(1)班葛玥    今天,我們班全體同學一起在學校電教室聆聽楊靖宇將軍的曾孫女講述楊靖宇的英雄故事,讓我感觸頗深。    早在寒假裡,媽媽就帶我到電影院看了《少年楊靖宇》電影。
  • 楊靖宇抗日鬥爭故事之五:威震南滿
    楊靖宇率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不斷壯大抗日武裝力量,沉重地打擊了日偽統治,敵人對此恨之入骨,想盡一切辦法要消滅楊靖宇和他率領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敵人不甘心軍事上的一連串失利,無奈之際,編造謠言,欺騙百姓,說楊靖宇已被打死或是受傷,並遍貼告示,懸賞緝拿楊靖宇。
  • 抗日模範人物,英雄楊靖宇的故事!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歷史小編,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我們的抗日英雄楊靖宇。在我們這個和平的年代可著我們那些抗日英雄的事跡,往往心發感慨,如果我們也在抗日的社會,我們還會不會做出像我們先烈那樣,做出像他們那樣的壯舉,以致讓我們後人都能記住他們的名字,能夠了解他們為我們做的一切,沒有我們先烈的付出怎麼會有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所以我們要把他們放到心裡。
  • 抗日英雄楊靖宇酷刑之下依舊不忘本
    楊靖宇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抗日英雄,他的抗日事跡在現在的中學生的課本裡面都有記載,由此也可以見得,他的英雄事跡是有多麼的震撼人心,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他的英雄事跡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經過呢?楊靖宇是在1926年加入的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這之後就馬上加入了戰鬥當中,雖然在第一次的組織的戰鬥中失敗了但是他沒有放棄依舊和組織一起前進,楊靖宇的神奇之處就在於他多次參加了秘密工作,曾經有五次被敵方抓捕入獄,可是楊靖宇什麼都不說,即使在遭受著敵方的酷刑之下,也是依舊堅貞不屈,可以說楊靖宇在中國的抗戰歷史上留下了非常光彩的一頁。
  • 楊靖宇抗日鬥爭故事之三:白區鬥爭
    楊靖宇在撫順開展地下工作的聯絡站,選在靠近工人居住地方的「福合客棧」。  1929年8月30日晚上,由於叛徒王振祥的出賣,楊靖宇及其他十幾位共產黨員相繼被捕,撫順特別支部遭到破壞。日本警察署為了從楊靖宇口中探知共產黨組織的全部機密,連續幾晝夜對他進行嚴刑拷問。皮鞭抽、壓槓子、坐老虎凳,往鼻子裡灌涼水、灌煤油、灌辣椒水等殘酷刑法,折磨得楊靖宇遍體鱗傷,多次昏死過去。
  • 楊靖宇將軍墓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  楊靖宇將軍殉國地位於縣城東南6公裡,靖白公路沿線的三道崴子,是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地保護單位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已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6年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楊靖宇將軍在這裡抒寫了盪氣迴腸的抗日詩篇。英雄壯舉,浩氣長存。
  • 揭露害死楊靖宇將軍的四個叛徒,叛徒身份卻令人十分震驚氣憤
    楊靖宇(1905年2月-1940年2月23日),男,漢族,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等。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秋冬季反「討伐」作戰中,他與指揮部隊分散遊擊。
  • 割下楊靖宇將軍頭顱的日本人,結局竟然如此...
    割下楊靖宇將軍頭顱的日本人結局竟然如此,令人......楊靖宇將軍今天是2月23日,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楊靖宇將軍的犧牲忌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
  • 楊靖宇將軍:一輩子與日寇抗爭,壯烈犧牲時年僅35歲
    楊靖宇將軍劇照 楊將軍的故事,如果深入到具體的材料中,比如說日本戰犯的現場記述,雖然他們是從日方的立場來表述的,但從那些帶著血跡的文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楊靖宇將軍對國家民族的深沉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