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90媽媽
前段時間,我們的一位公派留美學生許可馨,接連發出的不當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至今過去已經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了。隨著羅志祥等等爆料事件的出現,許可馨事件也漸漸被人遺忘了,她也沒有再露頭,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之前隨著事情的發酵,有關部門也做出了表態,但至今還沒有回音,許可馨的家庭依然成謎,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她的家庭不是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不是普通的父母,家境優越,甚至有權有勢。許可馨被網民唾棄後,知道事情不妙的她,暫時也不敢回國了,家人也讓她在外面避避風頭,而且一次性轉給了她5萬美元的生活費,折合人民幣35萬元之多,這不是一個普通家庭能供得起的。難怪她會說,自己的努力不值得一提,是靠父母的金錢和人脈。
作為一名公派留學生,不管父母多麼有錢,學費都是國家在給,本應該感激祖國,與中華兒女為親的她卻一再侮辱國人,吃了幾口國外飯,就忘了衣食父母,看不起祖國,這是良知的泯滅,是教育的失敗!
我們應該反思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學校教育只注重分數的培養,卻忽略了「人」的教育,更應該看到一個家庭中父母,對兒女教養的缺失,才讓許可馨之流迷失了自我,膨脹無度,喪失心智。許可馨父母雖然為「寶貝」女兒提供了奢華的物質條件,讓她擁有了頤指氣使的一副皮囊,但在女兒的教育方面卻讓人不齒!
有句名言說「父母溺愛和嬌慣孩子,滿足他們的任性要求,他們長成就會墮落,成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這句話放在許可馨父母身上最為恰當。慣子如殺子,正是許可馨父母的嬌慣和溺愛,使得它對別人沒有一絲敬畏之心。
沒有哪位父母不愛著自己的孩子,從最初生命的開始,到10個月之後的痛苦分娩降生,父母都會視兒女為生命,把一切好的都捨得給予。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愛就應該有所節制,否則不僅會把孩子照顧到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會把孩子寵壞,變為社會的一隻碩鼠,貪婪無度,破壞環境。
我們知道,家是組成國家一個基本單位,有好的家風才有好的國風。古代但凡有所成就的偉人,都有著良好的家風家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雖然現在教育很大程度上轉為學校承擔,但是家庭教養的好壞依然是一個人一生的基石,但現在對孩子的家庭教養太缺失了。
許可馨可以過去,但家庭教養課一定要補!
教養,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它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屬於他律教化顯現。「教養」,中國古時《三字經》就提到了,它指的是人從小就應該習得的一種規矩,待人接物處事時的一種敬重態度,特別指出,人若沒有教養,便是家長老師的失職。「教養」,在西方文化中寫作「Manner」,指的是禮貌、規矩、態度、風度、生活方式、習慣等等。英國王太后曾說:「Manner」實際上是英國皇室存在的一個象徵。「教養」在我們當今的文化中,更多被歸類到「禮儀」「素質」「道德」一類。(摘自百度百科)
可見,不僅我們歷史悠久的中國,在西方也有對家庭教養的重視,它們都強調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對他人和食物有敬重的態度,生活有規矩。這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遵守的基本邏輯。
父母就是孩子的一本無字之書,身教大於言傳,從小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會把父母的一言一行看在眼裡,不自覺中化為自己的行動,父母從小就要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奉公守法,遵守規則和公共道德,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