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實習生 張諶
如果給你一臺音樂時光機,回到上世紀80、90年代的夏天,很多人首選的娛樂方式,一定是去「蹦迪」。今年因為《樂隊的夏天》火了的新褲子樂隊,就以復古迪斯科的音樂風格,圈了不少粉。在成都,也有這樣一支樂隊:他們的歌,曲調明亮、節奏輕鬆;他們的現場,樂迷都在癲狂搖擺。他們,就是為樂迷稱為「搖滾Disco」的馬賽克樂隊。
成立於2008年的馬賽克樂隊,憑藉浪漫復古、極具情懷的曲風,俘虜了無數樂迷的心。8月31日,馬賽克樂隊在成都院子文創園的「不插電」現場演出,帶領一眾擁躉瘋狂開嗨。即使不是樂迷,現場觀眾也會不由自主地隨著鼓點的節拍擺動身體,來一場Disco狂歡。
這種獨特的音樂風格自然離不開歌曲的創作和編排。作為樂隊歌曲創作的中堅力量、吉他手,卓越把帶給聽眾輕鬆快樂的感覺看作第一要義。在音樂的道路上,他執著又嚴謹,對每個字、每個用詞,每段旋律,甚至樂器的音色都細細雕琢。
離開家鄉讀寄宿學校
音樂成了最好的陪伴方式
「愛是段旋律常住在我的心留下永恆的記憶,漫長歲月裡若不曾遇見你誰與我品嘗這甜蜜。I write a song for you……」——《戀曲2016》
有樂迷這樣評價過馬賽克:夏穎的帽子依舊沒變,卓越依舊讓女孩喜歡。在很多人眼中,卓越寫的歌甜蜜、溫柔,是馬賽克樂隊裡最招女孩喜歡的人。事實上,這種「圈粉」早在卓越的中學時代就開始了。學架子鼓、自學吉他、作詞作曲、組建樂隊……音樂使卓越成為高中校園裡的風雲人物。
15歲那年,卓越獨自到外地求學。高二的時候,原本喜歡打籃球的他,因為學校的音樂老師要組建樂器班,從此對音樂「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對離開家鄉上寄宿制學校的卓越而言,音樂是最好的陪伴方式。「學校在很荒的山上,除了工地什麼也沒有,業餘生活真的太無聊了。」當時,除了籃球卓越沒有其他愛好,直到接觸到樂器後,他才明白自己真正的興趣是什麼。「當時學音樂就有點像別人打遊戲那個勁兒,很入迷。」因為這股「入迷勁兒」,卓越在學習架子鼓的同時還自學吉他,掌握了這兩門樂器。
「我們學校以前是一個私立學校,老師給了我們很多空間,學生比較自由,所以才很多的時間搞音樂上的事。」學校寬鬆的氛圍給了卓越認真琢磨音樂的可能,也給了他不少鼓勵和信心,「我的第一首歌就是高二寫的,還成了校歌。」剛接觸到樂器不久,卓越就開始自己創作,最初的作品中還加入了鋼琴和小提琴等元素,氣勢磅礴。談及他的第一首原創歌曲《成長》,卓越:「這首歌寫了一個通宵,在學校表演了幾次後,老師讓整個學校的學生學唱,一時之間,它成了我們的校歌。這也算是人生的一個高光時刻了」。
因為常和朋友們一起排練與合奏歌曲,卓越在高二時「誤打誤撞」成立了樂隊GT6,也就是馬賽克樂隊的前身。沉悶的校園生活中,這樣一個獨特的小團體備受關注。而且,在高中階段,GT6就獨立發行了兩張錄音室專輯《1095》、《THE COLOR THE YEAR》。他們代表學校參加了不少參加比賽,「當時還以這個為藉口讓老師允許我們留長頭髮戴耳釘,說表演節目需要這個造型。」說到這兒,卓越笑了,時光仿若回到了那個肆意張揚的高中時代。
音樂才華使他們成為學校耀眼的「大明星」,當時的GT6就像《花樣男子》中的F4,簡直是少女心殺手。「因為當時學校的樂隊只有我們獨此一家。」 說這話時,卓越顯得很自豪,對當時的他而言,組建樂隊意味著得到很多關注,招女孩兒喜歡。但更重要的一點是,正因為有了當時的樂隊才使他繼續走音樂的道路。「我們這幫人能玩到一塊兒,一起經歷了很多事情,已經不願意分開了,就繼續考大學、繼續在一起做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