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3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主持人:2月2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做出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今天又是第七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作為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您們是如何貫徹落實的,採取了哪些措施?
黃龍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魏小亮:首先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的應盡職責,自決定出臺以來,我們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學習領會《決定》精神,統一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全面貫徹執行《決定》的各項規定。二是召開了全縣保護野生動物專題會議,開展了嚴厲打擊亂捕濫獵、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等活動。三是組織森林公安和林政執法人員全面排查、整頓農產品交易市場、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和經營利用場所。四是廣泛開展宣傳教育,通過印發宣傳資料、微信推送、進村入戶籤訂拒食野生動物承諾書等方式,力爭做到保護野生動物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五是建立健全有獎舉報、救助、補償等相關制度,讓全民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力爭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圍。
2019年,我們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共查處違法案件3起,其中刑事案件1起,有力的打擊了破壞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
主持人: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究竟哪些動物才算「野味」?
黃龍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魏小亮:野生動物指的是大自然環境下生長且未被馴化的動物。具體哪些野生動物能稱得上是「野味」,一是《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明確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二是俗稱「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和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在黃龍縣常見的有野豬、野兔、野雞、狍子、獾、蛇、果子狸、青蛙等,還有所有鳥類也是在禁食範圍。
主持人:食用野生動物會有什麼後果?
黃龍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魏小亮:首先,食用野生動物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屬於違法行為,會受到法律制裁;二是食用野生動物,會破壞生物多樣性、威脅生態平衡;三是食用野生動物會給人類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也是天然的「病毒庫」,帶有大量病毒和細菌,是狂犬病、鼠疫、冠狀病毒等許多人獸共患病的病毒攜帶者和自然宿主。比如近期大家所熟知的新冠病毒和2003年爆發的非典以及2019年非洲的「伊波拉」等疫情都因野生動物而起,調查表明,當今新發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食用野生動物害人害己,嚴重危害公共衛生安全。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已,為了自已的生命安全,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摒棄食用野生動物陋習,爭做野生動物「文明的鄰居」,守護「舌尖上的法律」。
黃龍縣融媒體中心
全媒體平臺
黃龍宣傳微信公眾號
黃龍宣傳新浪微博
黃龍宣傳今日頭條
黃龍宣傳天天快報
原標題:《【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專訪黃龍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魏小亮》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