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王浩航 文/攝
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百名師生來研學,化身小藥師、小藥農、小記者,從學校的課堂到行走的課堂,深耕新安文化,收穫滿滿。
12月23日,來自淳安縣千島湖鎮第一小學六年級的百餘名師生來到百草臨岐潤養小鎮的中醫藥教育研學基地,熱火朝天地開展了為期一天的「深耕新安文化,百草臨岐健康行」研學活動。這一天,他們作為一個個中醫養生家,在「遊」中發現問題、在「學」中應用知識、在「研」中解決問題,用筆記下中醫藥文化的源遠流長,用心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
在國潮·網際網路潤養體驗中心和中醫藥博物館,他們一起探究中醫藥緣起,回溯「新安醫學」的發展歷程,學習道地藥材「淳六味」等知識,用筆記下中醫藥文化的前世今生;來到「淳六味」中藥材基地,他們巡山識藥,學神農嘗百草,齊心協力挖牛蒡,體驗採藥技巧和樂趣;在「養你的覆盆子」種植基地,他們又變身小藥農,拿起鋤頭,挖土澆水一起學種黃精,並插上自己的專屬名牌,學會分工合作的同時收穫了勞動的快樂;在中醫藥科普課堂上,通過中醫藥科普知識答題PK和現場操作中藥材調配製作中藥包,他們學會更好地將中醫藥知識正確應用到生活中。
通過本次活動,大家不僅親近了自然,還探索傳承了中醫藥文化,釋放了快樂與天性。特別是一起挖牛蒡、種黃精還有製作泡腳包,歡樂又有趣,同學們都覺得收穫很大,迫不及待地想回家和家人分享。
「暢遊在中醫藥知識的海洋,我們不僅體驗了大自然的美景,還學習了許多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的中醫藥知識,真是大開眼界,收穫滿滿!」學生代表許欣雅同學在一天的行走學習後開心地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感悟。
在本次臨岐中醫藥教育主題研學活動中,不光是同學們,老師們也同樣深有體會。有老師就表示,在這次行走的課堂中,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小組合作、總結分享、班級比拼多種形式,進一步鍛鍊了團結合作的能力,讓集體研學收穫更多。同時,所有老師也都感受到了中醫藥的獨特魅力,在體驗式研學課堂中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自5月份臨岐鎮與專業研學機構杭州樂學同遊合作以來,通過不斷嘗試改進,融合自然、勞動、語文以及中醫藥知識普及實踐等教育,個性化定製開發的一整套中醫藥主題研學課程體系,已吸引多批縣內外中小學生前來學習體驗。中醫藥主題教育研學活動既豐富了學生們精神生活,更弘揚了中華中醫藥文化,已逐漸成為各個學校的教育新寵。接下去,百草臨岐潤養小鎮還將迎來多批潤養體驗研學冬令營。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