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雙手骨瘦如柴。
4歲時候的童童。
童童在救助管理站休息,腿上已沒有多少肉。
廣州番禺驚現虐童案女孩沒吃喝餓成皮包骨
「我想留在這裡(廣州),可以學好多東西,小學畢業後可以上初中、高中,然後上大學!」「我實在太餓了,就跳下來了!」昨日,7歲香港籍女童童童(化名)在番禺區救助管理站穿上了義工們送來的粉紅裙子,說起從家出走的經過仍一臉的驚恐。7日晚上深夜,長期被繼母關在廣州碧桂園家裡二樓陽臺上的童童飢餓難耐,從二樓陽臺翻牆逃走,跑至小區便利店偷餅乾吃。後被小區居委會、當地婦聯和警方一起送至番禺區救助管理站。昨日,童童生父和繼母閉門不出。廣碧居委會正在設法聯繫童童香港的親生母親。童童仍拒絕回家,有三戶小區志願者家庭表示願意暫時收養童童過渡一下。
文/圖 記者李立志、文遠竹
官方回應
正努力與女童父親取得聯繫
2011年7月6日23時許,洛浦街派出所接群眾電話稱:有一名流浪兒童在廣州碧桂園內附近流浪。接報後,派出所民警當即到現場了解,發現現場有一名女童。
據女童稱,她叫邢羽童,今年7歲,居住在廣州碧桂園X苑X座X號房,曾就讀小學1年級,今年5月份輟學在家。派出所民警立即聯繫該小區物管公司,獲取有關的聯繫電話,與其父親聯繫,但電話一直都聯繫不上,上門拍門但沒有人開門。7月8日晚上11時許,廣碧居委會與轄區志願者在返回到女童家中時發現其房間中有燈光,於是,工作人員再次上門了解。經過半小時的隔門勸說後,房內一自稱是邢羽童繼母稱,該女童比較調皮,他們無法管教,要求交回其親生母親撫養。
目前,女孩的情況穩定。洛浦街正密切留意女孩原住房及其家人的情況。
女孩境遇
不堪飢餓夜逃離 褲裡裝著一隻碗
昨日,一條題為「令人髮指,女孩餓成皮包骨,被迫跳樓覓食」的微博在網上瘋傳。該微博貼出了一名頭髮蓬鬆、衣衫襤褸的女童照片,稱該女童家住廣州碧桂園,疑長期遭到父親及繼母虐待,關在陽臺過著動物般的生活。
本報輾轉聯繫到發帖網友小艾(化名),他告訴記者說,他和朋友7日晚上在廣州碧桂園的7-11便利店遇到童童這個小女孩。她來便利店想偷餅乾吃。「我們發現,她骨瘦如柴,真的是皮包著骨,摸她的背部,感受到的只有刺人的骨頭。」
小艾說,小女孩不怎麼愛說話,通過幾次詢問才知道,她睡覺、吃飯都在家裡陽臺上,吃飯要等爸爸、媽媽(後媽)和姐姐(後媽帶過來的)吃完飯才可以吃。看她的身子,不知道一天有沒有一頓飯吃。問她為什麼住陽臺,她就沉默了。那天晚上大概因為餓得實在不行了,就從二樓的陽臺跳下來。童童當時跟7-11便利店裡的阿姨說,「我實在太餓了,就從二樓陽臺跳下來了。」大家發現,在她的褲腳裡,還裝著一隻碗。
記者了解到,童童是香港籍。其父為邢某,親生媽媽是香港籍,還有一個小妹妹。童童3歲時,生父生母離了婚。生母和外公、外婆、妹妹都去了香港。邢某後來娶了現任妻子蔡某,帶來一個比童童大的姐姐。
據求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介紹,童童被送來時又瘦又黑。「我們給她洗澡,搓下大片大片的老泥。」7日晚10時許,放不下心的廣碧義工們送童童到番禺區中心醫院檢查了一番。醫生表示其身體無大礙,主要是消化不良,需要進行藥物調理。
記者看到,在童童臉上有幾處傷疤。童童說:「我想和我親媽在一起。如果沒辦法找到親媽,就送我個新的爸爸媽媽,我不要現在的爸爸媽媽。」童童說,她在陽臺住了一段時間,媽媽偶爾會開門送飯菜。平時餓了就睡,冷了也睡。「姐姐有時偷偷幫我開小陽臺的門,可是媽媽不讓,說外面很冷。」
親人態度
生父竟隔門大吼:「童童不是我女兒!」
昨日中午,記者來到童童家住的廣州碧桂園華苑一棟居民樓裡,發現二樓童童家房間客廳和臥室窗簾拉緊,掛在牆外的客廳空調主機還在轉。記者上樓敲門,卻沒人應答。記者看到童童家陽臺很窄,堆放著一張舊書桌、一副舊蚊帳、一桌舊被子和一個破拉杆箱。陽臺與二樓過道有一個飄窗。
廣碧居委會的吳主任告訴記者說,這兩天他們通過各種方式找到了童童父母的電話,令人費解的是,無論用什麼電話打,對方都沒有接聽。
「我們昨天晚上,跟社區警察一起來到童童家,奇怪的是,屋內明明亮著燈,卻始終沒有人開門。」吳主任說,居委會工作人員在門外勸說半天沒人理,一個多小時後,童童父親邢某終於隔著門大聲吼了一句:「童童不是我女兒!」
童童家一棟樓的一戶鄰居告訴記者說,童童以前臉蛋胖胖的,是一個很漂亮的小女孩。以前是由她奶奶照顧的,後來因為反對她爸和後媽在一起,奶奶一氣之下就回老家了。童童的奶奶走了之後,童童的父親和繼母就馬上讓她從華南碧桂園小學退學,不讓她上那麼好的學校,說是要轉到洛溪新城小學,其實後來是轉到了離家更遠的華立小學。
記者從知情人處獲悉,童童的父親邢某是一位爆破工程師,每天早出晚歸。繼母蔡某是一位家庭主婦,沒有工作,經常在家。
義工與童童對話
義工:「喜不喜歡上學呀」
童童:「喜歡。」
義工:「那為什麼現在不上呢?」
童童:「因為媽媽不讓,在學校裡我就必須做完功課,不然回家就要生氣的。」
義工:「那回來做什麼呢?」
童童:「站著……」
義工:「想不想去香港,以後想去哪呢?」
童童:「我想留在這裡(廣州),可以學好多東西,小學畢業後可以上初中,高中,然後上大學!」
義工:「那放假怎麼辦?」
童童:「放寒假,暑假,我就來這裡(救助站)!這裡很好。」
義工:「想爸爸媽媽嗎?」
童童:「……」(低頭不吭聲)
義工:「現在最想見什麼人呢?」
童童:「老師。」
最新進展
三戶志願者家庭表示願收養童童
在番禺救助站,一群熱心的業主在陪著童童聊天,童童換了一條粉紅色的裙子,身材碩瘦,兩隻小手臂大約只有成人三隻手指粗,懷中僅僅抱住一幼兒園同學送的洋娃娃不放手。
昨日上午,廣碧居委會就童童的事情專門開了一個會進行研究。居委會吳主任昨日下午告訴記者說,下一步要想辦法聯繫上童童的生母。因為童童是香港籍,是否去香港隨生母生活,還需雙方商量好。「根據我們此前與童童的談話,她不想回原來這個家。童童的父親又一直迴避。救助站有收留時間的限制,一般是10天左右。
因而小區目前有三戶志願者家庭已經向我們居委會表示,願意收養童童,暫時過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