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南美皮毛海豹與它的幼崽
前不久,發表在eLife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不斷上升的海洋溫度使皮毛海豹的幼崽死於鉤蟲感染的風險增高。這一研究結果揭示了海洋變暖如何改變哺乳動物的特定生理學進程,而且還指出如果海洋溫度持續上升,感染性疾病能夠引發皮毛海豹更高的死亡率。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國喬治亞大學奧德姆生態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Mauricio Seguel稱:「海洋溫度的上升與風和洋流模式的變化有關,這些變化會導致海洋中營養物質的循環降低,包含魚類在內的豐富海洋生物也會因此減少。」
Seguel表示:「海洋哺乳動物種群數量的減少也與魚類的減少有關,因為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就是這些海洋生物。儘管皮毛海豹的幼崽生活在陸地上,但它們依靠母乳存活。如果它們的母親得不到足夠的食物就無法分泌足夠的乳汁。」
為了研究海洋環境變化對海洋哺乳動物的影響,Seguel和他的團隊在2004—2008年以及2012—2017年,在南美洲一個皮毛海豹的棲息地進行了研究。「我們發現,鉤蟲感染是皮毛海豹的主要死因,這些寄生蟲會進入到皮毛海豹的腸道內並且吸食它們的血液。」
隨後,進一步研究發現,在2007年等海洋溫度較低的年份,皮毛海豹幼崽會得到母親更多的照料,因此免疫能力更強。這就導致大約70%的幼崽能夠通過一種特殊的免疫反應從腸道中清除這種寄生蟲,比如說產生能夠殺死寄生蟲的抗體等。
而在2017年等海洋變暖的年份,海豹母親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海洋中捕食魚類,這意味著它們與幼崽共度的時間變得更少。皮毛海豹的幼崽不僅生長得更加緩慢,血糖水平更低而且無法抵抗鉤蟲感染,約有半數幼崽會因感染而喪命。
「這表明海洋環境的變化間接影響了皮毛海豹幼崽感染鉤蟲的死亡率。我們希望找到能夠限制感染這一疾病的辦法,以有利於皮毛海豹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的生存。」Seguel說。(邱成剛)
相關論文信息:DOI: 10.7554/eLife.38432
《中國科學報》 (2018-12-07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