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黃永玉可以說,從他嘴裡說出來說明他看得透徹,是值得反思的。但是我不可以說,從我嘴裡說出來的話只能說明我是個自以為是的噴子。不過事實就是事實,和誰說不說沒有關係。你說與不說,它都在那裡,不遠不近,不悲不喜。但從黃永玉口中說出,想來也是心中鬱結太久,不吐不快。
首先,我們來看下,中國的教授和大師是如何評選的?
在現行教育體制下,教授的評定和認可是由主管部門主導的。想當上教授,就要按規定在相當級別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多少論文,當然還有其它規定,只有越過了這個界限,就有可能被評定成教授。
面對一個標準化的標準,每一個在高校工作的人,都會削腳適履,手法無所不用其極。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化的社會中,標準存在每個人心中,千變萬化,不管是什麼阿貓阿狗,只要願意出錢,有些所謂國家級期刊就願意出讓版面。
論文的數量總是有辦法解決的,然後就是教授評定委員會。只要是人,就有弱點。大家都混在一個圈子,相互之間面子總是要給的。去年上海一個朋友告訴我,他母校的一個老師因多年沒有評上教授而怒懟教授評定委員會成員,再評不上就和他們同歸於盡,儼然一幅烈士視死如歸的勇氣,最終拿到了教授之職。
不管是什麼人,只要花錢,買博士頭銜是到處可見的。還有些商人花錢去知名高校買客座教授的,因為閣主是從事企業管理的,對客座教授是什麼樣的職務,有多少含金量不是特別清楚。但終究不能平的,如果花錢可以搞到教授職稱,那與歷史上的賣官鬻爵又有何不同?
總的看來,黃永玉老爺子說的:教授滿街走,大抵是一個事實。
其次,我們來談大師多如狗。
談到大師,我不由自主想到近些年的王林和李一,兩位大師。我對兩位的景仰之心如綿綿江水濤濤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傳說李一道長天生異象,年少成名,呼風喚雨,成為一代大師。然而天妒英才,讓人看掉眼睛的是,大師竟然陰謀奪取廟宇,侵吞財產,並且潛規則女弟子,最後到監獄中傳道吃飯去了。
另有王姓大師以此為核心打造了一個龐大的中國社會中上層圈子,一時風頭無二,信徒雲集,讓人以為是太上老君重生,如來佛祖再世。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最後也是一樣的結局。
塵歸塵,土歸土,花非花,霧非霧,當世無數大師概莫能外。
知識分子是一個社會的良心和明燈,獨立精神是一個大師的底線。近年來風起雲湧的大師潮,讓人誤以為中國就要引領世界發展的風頭,弄潮兒浪口上,手把紅旗旗不溼。依稀想起十多年前,中國政府就曾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的科技人才總數躍居世界第一。
到處是大師,為什麼錢學森老爺子臨終前要說:新中國教育發展如此之快,為什麼出現不了大師級人物呢?
一個說沒有大師級人物,一個說大師多如狗,我等吃瓜群眾屁民實在見識太淺,難以洞察其中真相。
最後,來看下國外的情況。
所謂教授大師者,蓋通中西之變,含學術實踐之真諦,上有學術地位,下能管理企業之英才也。
比如美國,許多教授專家,不僅有高校教書研究之經歷,更有到社會中歷練實踐的機會。再豐富的理論相對於實踐,都是蒼白無力的。理論也有出於實踐,最終回歸實踐,才有意義。
觀察中國的教授,從來就是混跡於狹窄專業小圈子,藏身於象牙塔,意淫一個理論,儼然一幅大師的派頭。只願意聽馬屁之聲,如果有人質疑,還可以懟之:你水平不夠,你理解不了我的高級理論。研究出來的成果也大部分束之高閣,造成了多大的浪費天知道。
不管是大師還是教授,最好是自然形成的,大家公認的。如果是自封的,還是花錢找關係搞到的,我只想引用前人的話來評價: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