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三分之二,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責任,也是使命

2020-12-04 千夏語記

世界自然基金會份最新報告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而且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更進一步威脅了100萬個物種,他們面臨著在未來數10年滅絕的風險。

保護野生動物,不僅是因為動物和人類的命運交織在一起,更因為它們也是大自然的主人,他們本該享受大自然賜予他們的美好家園。

無論是在非洲大草原上馳騁的獅子,還是生活在奧力凡特沼澤地裡的野兔,它們都與人類一樣具有七情六慾,有它們為生活而付出的努力和才智。

在《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套書中,作者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帶我們近距離接觸接近野生動物,以擬人化的方式了解野生動物的全部生活,發現野生動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歐內斯特.湯普森.西頓是蘇格蘭籍加拿大作家,他天生喜愛動物,創作的動物小說一直是世界動物文學中的經典。

在《我的野生動物朋友》這套小說中,西頓所描寫的動物故事全部來自於事實,並非虛構。書中的動物被你擬人化,擁有他們自己的思考和生活方式,然而因為人類的捕殺和狩獵,他們不得不和人類鬥智鬥勇,為生存下去漸漸隱蔽下去。

梯圖是一匹草原狼,從小它和媽媽、兄弟姐妹們生活在寬闊的草原上,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的媽媽突然被獵人打死了。還沒有學會獨立生活的梯圖不僅沒了媽媽,還被獵人抓走給孩子們當玩伴。

孩子們可不像對待寵物狗一樣對待梯圖,他們在梯圖身上套滿了套索,利用食物來誘惑它,在它突然出現的時候,用圈套把它套住,它就會發出「啊」的慘叫,孩子們玩得樂此不彼,但是梯圖卻是吃盡了苦頭,受盡了折磨。

終於,梯圖找準機會溜了出去,一開始的和人類鬥智鬥勇的時刻。獵人們無時無刻在找企圖,想要殺掉它,梯圖也在瞄準機會為自己復仇。

在那個西部大草原上,獵人們用槍彈打死的羚羊和野牛,還有更多的野生動物。人類不斷使用圈套毒藥槍和獵殺、捕殺動物,幸運的是梯圖每次都能大難不死。

梯圖每次都能躲過獵人的追捕,除了它本身的聰明才智外,更重要的是它從小在獵人的圈套中長大,是人類教會了它如何躲避人們的獵殺。

雖然小說中沒有交代梯圖的最終命運,但是我們能夠想像到,梯圖接下來的生活永遠在躲避獵人的追殺,它死於獵人槍下的可能性遠遠大於自然死亡。

如果說狼的某些行為讓人類有一種恐懼,那麼獵殺鹿就暴露了人類的貪婪和殘暴。

在加拿大一片尚未開發的森林地帶,傳說有人類很罕見的鹿。為了抓到美麗的鹿賣錢,獵人們提前幾個月就守在森林裡。

本來無憂無慮生活在森林裡的鹿,平靜的生活被獵人們打碎了。為了躲避獵人的追蹤,這些鹿每天都在變幻著方向不停奔跑,可是即使這樣,他們也最終難逃被獵殺的命運。

鹿——如此高貴而美麗的生物,在經受了無窮的磨難後,最終變成了人類使用的悽慘的肉塊。人性的殘忍,抵不過獸性的萬分之一。

作者西頓說:「野生動物沒有一個是老死的,他們的一生遲早都有一種悲慘的結局,問題是 它能和敵人對抗多久。」

人類本與動物同屬一個家族,動物身上也所具有的英雄氣概和生命的尊嚴,然而因為人類貪婪自私的本性,野生動物們被逼得沒有生活的權利,沒有選擇的餘地。

大自然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當下最迫在眉睫的事情,讓每一種野生動物都能自由自在生活在它們的領土,這是他們本該享受的權利,也是人類的使命。

相關焦點

  • 近50年降三分之二以上!野生動物大滅絕或出現,人類何去何從?
    這對人類來說是個「噩夢」,一旦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快速的出現了,那麼對人類的影響也會加劇,因為我們也是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 近50年,地球野生動物數量降三分之二以上 根據《 2020年地球生命力報告
  • 穿山甲列為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保護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從現在開始
    很多人對於野生動物非常陌生,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哪一些野生動物是處於哪一個保護級別的,而頻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有哪些更是鮮有人知。 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野生動物自始至終都是特別寶貴的資源與價值,對於人類來說不僅僅只限於其生存所擁有的特殊意義,還包含著對於生物發展與繁衍的研究價值。
  • 世界自然基金會:近50年來全球野生動物數量銳減逾三分之二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金殊羽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在不到50年的時間內銳減了三分之二以上,並且這種「災難性的下降趨勢」沒有減緩跡象。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長譚雅·斯蒂爾(Tanya Steele)指出,隨著人類砍伐森林、過度捕撈和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正在經歷「自由落體」式的下降。據悉,WWF的報告研究了環境保護科學家在世界各地監測的歸屬數千個不同物種的兩萬餘只動物。
  • 近50年時間裡 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減少逾三分之二】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報告顯示,在近50年的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據報導,該報告研究了世界各地的4000多種不同物種的20000多隻動物。自1970年以來,哺乳動物、鳥類、魚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種群規模,平均下降了68%。
  • 報告:近50年來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減少逾三分之二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報導,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報告顯示,在近50年的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當地時間2020年9月4日,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當地動物園內,一家國際動物福利組織的獸醫們正為大象Kaavan做身體檢查。 據報導,該報告研究了世界各地的4000多種不同物種的20000多隻動物。
  • 野生動物電影紀錄片製作者:保護野生動物 就是保護人類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馮會玲)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5月23日播出的《楊瀾訪談錄》特別專訪了野生動物的電影紀錄片的製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貝弗利·朱伯特夫婦。他們已經在波札那的野生環境中定居長達30年的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25部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獲得8次艾美獎。他們用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告訴我們: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滅絕!保護野生動物,我們要行動!
    新疆獨特的地形地勢、氣候土壤等環境,成為野生動物棲息繁衍的王國!新疆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陸棲脊椎動物)有115種,佔全國總數的32.6%。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8種。新疆3種野生動物已經滅絕!
  •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40餘年間全球野生動物平均減少68%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9月9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在1970年至2016年的40餘年間,全球野生動物數量平均減少了68%,而人類活動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這個名為《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的報告衡量了1970年至2016年間,4392種野生動物物種的數量變化,包括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等。平均而言,全球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三分之二。其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平均減少94%。
  • 穿山甲不再入藥,保護瀕臨滅絕野生動物,從現在做起還不晚
    ​很多人對於野生動物非常陌生,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哪一些野生動物是處於哪一個保護級別的,而頻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有哪些更是鮮有人知。 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野生動物自始至終都是特別寶貴的資源與價值,對於人類來說不僅僅只限於其生存所擁有的特殊意義,還包含著對於生物發展與繁衍的研究價值。可以說,野生動物是人類擁有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擁有無法替代的可能性,而保護頻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更是人人有責。
  • 保護野生動物
    保護野生動物   成都雙流區九江小學六年級3班鍾俊凱  地球是一個很美的星球,可現在人類砍伐樹木、亂丟垃圾、捕殺動物,地球把一切都給了人類,人類對做過的事情是否慚愧呢?
  • 世界自然基金會研究顯示:在短短五十年內三分之二的野生動物滅絕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WideFundforNature)的研究表示,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下降了68%,也就是說,在短短50年以內,地球上的野生動物數量驟降了三分之二以上。該慈善組織警告說,由於伐木、集約化耕作和破壞棲息地以促進發展經濟的行為正在嚴重影響自然環境,從而影響了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目前自然界正處於「自由落體」。其「活生生的星球」報告稱,自1970年以來,全球範圍內受到監測的野生動物數量下降了68%。
  • 強化法律責任 保護野生動物
    「科學研究表明,近年來世界各地出現的新發傳染病,例如禽流感、伊波拉、中東呼吸症候群等,都和動物有關,統計數據發現有超過70%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動物。」北京大學保護生物學教授呂植說,這些病毒本來存在於自然界,野生動物宿主並不一定致病致死,但由於人類食用野生動物或侵蝕野生動物棲息地,使得這些病毒與人類的接觸面大幅增加,為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傳播創造了條件,從而危及公共衛生安全。
  • ZAKER攜手野生救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拒絕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流浪地球》人與動物是地球上的命運共同體,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今天是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ZAKER 攜手野生救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共同呼籲大家尊重和敬畏生命,拒絕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為生命吶喊,與自然共生!今年澳大利亞山火持續超過 200 天,侵襲多個物種自然棲息地;東非多國遭受嚴重蝗蟲災害;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面積暴發,這些都引發了我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再度思考。
  • 以實際行動為全球野生動物保護助力
    張建龍:保護野生動物、呵護地球家園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強烈願望和共同行為,關係人類自身的生存與發展。人類只有一個地球,野生動物作為地球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抗擊新冠肺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中新網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把它們保留在野外的棲息地」「作為普通民眾,我們應儘量減少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直接接觸」「飼養異寵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無論是否處於疫情爆發地區,飼主都要做好對自己和寵物的防護工作」……針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中國辦公室科學家孫全輝博士近日通過網絡接受媒體採訪表示
  • 50年來,超過三分之二野生動植物滅亡,人類在玩一場自掘墳墓遊戲
    環境保護,一直以來都是被呼籲和提倡的存在,然而,很悲哀的是,很多情況下,「環保」不過是名人明星博取關注的話題之一。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發布了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近50年來,和我們人類共享地球的野生動物數量驟減三分之二以上。
  • 有多少野生動物,被人類吃到滅絕?
    還沒消退的武漢疫情,不止一次把食用野生動物的問題推到了我們面前,儘管還沒確定新型冠狀病毒來源真的是野生蝙蝠,但不對「食用野味」這一現象加以管制的話,遲早「天上走的,地下跑的,水裡遊的,什麼都吃」的中國人要吃出大問題,當然,全世界也並非只有中國人食用野生動物,可以說整個人類,都有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的習慣
  • 中國日報網評:保護野生動物,亦是保護人類自己
    這場野生動物帶來的反擊,也再次警示著我們肆意破壞生態的後果,讓我們反思該如何正確對待野生動物。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物質精神的富足,開始讓現代的一些人不僅僅是滿足於溫飽,很多人開始追求刺激食用「野味」,有人認為野生動物對人類有獨特的滋補作用,有人圖一己之利,貽害眾人。然而實際卻是野生動物的營養元素與家禽家畜並無多大差異,同時人類新發的傳染病78%與野生動物有關或者來源於野生動物。
  • 演化,還是滅絕?野生動物與人類的關係簡史|文化客廳NO.31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保護野生動物得到了空前的重視,一周前剛剛通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意味著中國確立全面禁食野生動物的制度。
  • 全球野生動物44年間消亡60% 人類活動系生物多樣性最大威脅
    全球野生動物44年間消亡60%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人類活動系生物多樣性最大威脅  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0月30日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消亡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