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分別掛在西湖和西溪溼地的150個人工鳥巢,已經張掛快兩個星期了。空蕩蕩的漂亮木巢,在明媚春光映照下更顯寂寞。
漂亮鳥巢迎不來一個「房客」,愛鳥的讀者們著急了,紛紛向早報支招。因為篇幅有限,我們選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幾條意見跟大家共享。
愛鳥市民紛紛亮出招鳥奇招
讀者戴小姐:鳥兒不進鳥巢,可能是鳥巢的進口太小了。我建議可以在鳥巢四周多開幾個小窗戶,要開得自然一點,裡面再多放些乾草。
50多歲的讀者王先生有28年的養八哥經驗,他認為:鳥兒的警惕性很高,所以要在鳥巢四面都開門,鳥巢外要設兩處通道並放一根可以能夠讓鳥兒站在上面的小棒子。因為鳥兒是成對的,一個巢不能住很多鳥兒,所以特別注意不要放稻草。
來自慈谿的徐先生:我知道鳥兒喜歡軟的東西,建議鳥巢內放些羽毛、樹枝、乾草等。
讀者何先生:鳥巢太新,小鳥兒不敢進去,建議可以把它人為地弄舊點,巢外多做幾個孔,可以讓它隨意進出,在鳥巢裡放些鳥糞、樹枝、泥土等,儘量把鳥巢弄得自然點,讓鳥兒有安全感。
明年造鳥巢會參考市民建議
「讀者這麼關心愛護鳥類,我們真的很感謝,也很感動。」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風景管理局張一良表示,「各種能讓鳥兒入住的辦法我們都會考慮一下。」他同時還點評了一下讀者的建議:「王先生的有些建議我們會試一下;徐先生提出的方法不太可行,因為鳥兒一般有自己叼來東西裝扮窩巢的習性,這些叼來的材料不同鳥兒會有不同的喜好,譬如喜鵲喜歡叼來稻草、枝椏等,麻雀喜歡叼來軟的東西,每種鳥都有自己的特殊習性。」
「挺好的,挺好的!」西溪溼地公園的蔣經理一邊聽著早報讀者的一個個招鳥建議,一邊連聲讚嘆。蔣經理說,因為鳥兒一直不來住,他們急得差點要把掛在西溪溼地的100個鳥巢全部漆成觸目的紅色,以「吸引」鳥兒。「幸虧早報讀者的建議,我們才放棄了這個『不夠自然』的想法」。
省森防站是人工鳥巢的提供單位。「讀者的意見有些是有道理、可行的。」省森防站站長蔣平讚許地說。他告訴記者,因為今年的鳥巢已經發下去不好調整。「明年我們再造鳥巢前,會充分考慮讀者們的可行意見。」
著名愛鳥人稱讚早報報導有意義
大家齊心協力給招引鳥兒入住出主意,讓愛鳥人非常感動。
曾獲得地球獎、建造愛鳥亭、愛鳥護鳥40多年的杭州著名愛鳥老人潘宏耕就打進本報熱線,連聲說:「早報真是一張好報紙,你們的報導對培養大家的愛鳥意識很有價值,很有貢獻。」
浙江林學院鳥類學教授朱曦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這些做人工巢箱的行為本意是好的,但是「要愛鳥,首先要懂鳥。比如人工招引鳥類,就要先了解這個地區的鳥類種類分布情況,因為並不是所有的鳥都會進人工巢箱的,人工巢箱只能招引那些以樹洞、牆洞做巢的鳥類,而且有些鳥在繁殖期都有一定的巢區,活動有一定高度,因此,掛人工巢箱之間的距離、數量、高度等也很講究。
朱曦教授認為,愛鳥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具體行動之一,但只有了解鳥類的生活習性,才能更好地去關愛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