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公公每一次幫兒子吵,只能說明一點:這個公公不聰明,不懂的為人處事方法。
俗話說:會怪人,先怪自己人。兒媳婦是別人家裡長大的,有錯也不該公公去吵,況且夫妻間生氣,本就沒有老人什麼事情。
我婆家和娘家離得很近,平常不想讓兩邊父母擔心,一般生氣的時候,都不想讓他們知道。
記得有一次生氣,孩子已經5歲,就回去給爺爺奶奶學舌了,公婆就讓我們回家說有事商量。
回去以後,公公就問老公:「因為什麼事情要和你老婆生氣?」
老公剛開口解釋,公公抬起拐棍就打到他身上,還讓他跪在堂屋裡的蒲團上。
然後就開始數落他:「供你讀書,是讓你懂道理,你是個男人,有啥不得了的事情,回家和老婆置氣,人家和你結婚,為你生兒育女,跟著你受苦,還沒有享你一天的福,你就敢擺臭架子了,老子還在,你欺負她就是欺負我們,我們沒有教育好你。今天兒媳婦說讓你起來,你才能起來,她不開口說話,你就給老子跪到天亮!」
接著又是幾拐棍打下去,嘴裡還說著:「兩夫妻過日子,男人應該有擔當,老婆說你對才是對,她說你不對,你對的也不對懂不懂?」
老公喊著「爸,你別打了,我知道錯了。」
公公說:「別給我認錯,給你老婆說。」
那拐棍打在老公身上,其實是敲在我的心上,公公雖然說的是老公,其實聽話聽音,又何嘗不是在批評我呢?
我馬上拉住公公,連聲說:「爸,我也知道錯了,下次不會這樣了,您別生氣。」
公公嘴裡還說著:「你沒有錯,就我家兒子對不起你,下次他再和你生氣,你告訴我。」
就這樣以後,我和老公有什麼不高興的時候,只要想到父母就會馬上釋懷,不會生隔夜氣,不會用不好的語言去攻擊對方的父母,更是從來沒有打過架。
我公公生病的時候,就我在跟前,他每天都會講他年輕的時候和婆婆的生活往事。
在他去世前幾個小時還對我說,婆婆不懂事,如果有啥不對的,還讓我包涵她,別和她一般見識,他心裡知道,我是一個好兒媳婦。
然後說累了就睡下去,再也沒有醒過來。
夫妻吵架公公每次幫他兒子和我吵,現在公公生病了,該不該回?
夫妻每次吵架公公幫兒子,這樣子的護犢之心,人皆有之。有些公婆是確實看到兒媳婦不像話,幫兒子說她,可能也不是心存惡意,只為讓兒媳婦改正缺點。
有些可能是公公偏袒兒子,只能說是老公也不懂事,看到老父親都加入了,還不知道停止爭吵,勸住老人家。
公公生病了,該不該回去?
我覺得應該回去,為什麼呢?
一、假如平常生活中,和老公爭吵,是你的錯,這次回去就當作是改錯,給老公家人一個看到你生活態度的機會。
二、如果平時生氣吵架是老公和他家人不對,這次回去用行動證明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讓他們知道平常是他們做錯了。
三、給自己教育孩子的機會,讓孩子看到自己作為父母是怎麼孝敬老人的,即使是老人對待自己不滿意的情況下,還能對他們冰釋前嫌,做一個有胸懷的人。
世上的愛都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如果因為公公病了,自己回去照顧幾天,能夠讓老公和家人知道平常確實薄待了自己,他們今後就會厚待你的,更加的敬重你。
願你和家人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