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國籍男子涉嫌在美國資助一個集團,並偷運1500隻、價值225萬美元(約1,755萬港元)的受保護野生箱龜至香港,去年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落網。美國司法部證實,犯罪嫌疑人周四(10日)由馬來西亞引渡至美國,或將被控洗黑錢。
24歲疑犯康某來自浙江杭州,他於2017年6月12日至翌年12月3日在美國以Paypal付款購買箱龜,然後付款予5個州持學生籤證入境的中國公民,指示他們把收到的箱龜重新包裝,貼上虛假標籤後運往香港,但事前並沒有向中美兩國海關申報及獲得出口許可。為了避免引起注意,箱龜用膠帶密封或裝在襪子中,偷運到香港後根據它們的性別、顏色,以每隻數千美元售予亞洲的寵物黑市市場。
司法部指,美國、馬來西亞及中國等181個國家是《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籤約國,康某偷運的東部箱龜、佛羅裡達箱龜、墨西哥灣岸區箱龜、星點水龜及木紋龜,均是受公約保護的品種。司法部強調,會致力起訴濫用美國金融系統資助犯罪企業的罪犯。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
因為該條約繫於1973年6月2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所籤署,所以世稱:華盛頓公約。1975年7月1日正式生效。至1995年2月底共計有128個締約國。該公約的成立始於國際保育社會有鑑於野生動物國際貿易對部分野生動植物族群已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威脅,而為能永續使用此項資源,遂由世界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國際自然保育聯盟(World ConservatⅠon UnⅠon, ⅠUCN)領銜,在1963年公開呼籲各國政府正視此一問題,著手野生物國際貿易管制的工作。歷經十年的光景,終於催生出該公約。
該公約的附錄物種名錄由締約國大會投票決定,締約國大會每二年至二年半召開一次。在大會中只有締約國有權投票,一國一票。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某一物種野外族群瀕臨絕種,但並無任何貿易威脅時,該物種不會被接受列入附錄物種。譬如中國的黑面琵鷺就無貿易的問題,縱然是族群瀕臨絕種也不會被考慮列入華約的附錄。
經中國國務院批准,中國於1980年12月25日加入了這個公約,並於1981年4月8日對中國正式生效。
動物百科
箱龜是幾種水龜科(Emydidae)箱龜屬(Terrapene)陸棲龜的統稱,原產於美國和墨西哥,雜食性,食蚯蚓、昆蟲、蘑菇和漿果,常用來作玩賞動物飼養。
箱龜絕大多數都擁有可以摺合的腹甲,當它們完全縮入殼中時,整個外觀有如一個密封的箱子或盒子,這就是箱龜或盒龜之名的由來。全世界可閉殼的龜最主要的兩個屬,就是箱龜Terrapene屬和閉殼龜Cuora屬。中國有大部分閉殼龜的分布,例如鼎鼎大名的黃緣閉殼龜。
最受歡迎的箱龜除了本土的食蛇龜之外,就要屬北美箱龜了,但進口的數量比陸龜少了許多。 主要是因為美國在1994年起就停發輸出許可,所以都要用非常方式出口的關係,也相對增加了炒作的空間。
由於採集容易,因此當作寵物出售的箱龜大多是野外捕獲的野生個體。 而且幾乎都是成龜,加上箱龜可幹可溼的超強適應力,所以死亡率就遠低於其它龜類,更比陸龜容易養殖得多,甚至比陸龜更能夠與飼主產生互動。
所有的北美箱龜類都已列入CITES II的保育動物,美國各州也各有保護的法律,並密切注意其族群數量急劇減少的趨勢,雖然並未禁止買賣飼養,但是多數州都已經禁止野生陸龜和箱龜的捕捉與商業交易行為。亞洲箱龜也都已列入CITES II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