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培生 李秉鈞 許威 許群飛
長鹿棲在便江畔,秀麗風光無限美。
長鹿湘情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在永興縣正動工建設後,永興縣委書記袁衛祥接受了筆者的採訪,他表示,該項目的落戶開工,是永興推動縣域經濟戰略轉型,全面實施「旅遊強縣」發展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
確實,近年來,永興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旅遊產業作為建設「全國科學發展百強縣」的重要內容來抓,作為改善民生福祉、傳播生態文化的第一工程來抓,而總投資200餘億元的長鹿湘情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的建設,正是當地旅遊強縣的最好註腳。
「選來選去,最終落戶永興」
「我們先後考察了廣東、廣西、湖南、湖北、江西等5省,選來選去,最終把項目落戶湖南永興。」廣東長鹿集團董事長鄒頌炫說,「之所以看中永興,既是被他們優美的生態和區位優勢吸引,更重要的是被縣委、縣政府招商的真誠所打動。」
長鹿湘情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選址於國家級森林公園——龍華山公園內,該公園既是典型的近郊型城市森林公園,生態優美。同時,公園又處於湖南省重點打造的大湘南旅遊板塊和重點建設的七條黃金旅遊帶範圍,武深高鐵、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S209、S003等國省幹線縱橫交錯,距郴州機場不足60公裡,距衡陽機場不足100公裡,距長沙黃花機場260公裡。
「除了陸路外,永興還有一條千年水道。」永興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衛東介紹,便江是郴州市唯一的水運航線,上承東江、下啟耒水,通湘江、達洞庭、抵長江,一年四季通航,構建了便捷的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生態休閒旅遊前景廣闊。
加之近幾年,通過不懈努力,永興已有中國優秀生態旅遊城市、中國最佳文化旅遊城市、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遊名村、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國家級水利風景名勝區等多張旅遊名片,對於打造和提升湘南山水人文旅遊帶和湘粵鄂武廣高鐵旅遊帶,推進「綠色湖南」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正如廣東長鹿集團董事長鄒頌炫所說:「永興有發展旅遊的良好外在條件,更有上下一致的堅定決心和最大誠意。」他告訴筆者,最初他是接到縣委書記袁衛祥的來電,主動上門說要洽談旅遊開發項目,於是雙方「接上了頭」,經縣裡多次邀請考察後,集團內部大部分人都不是很贊同項目落戶永興,是袁書記多次聯絡溝通,針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一個個解答和說明,使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小。
「從第一次接觸到項目今年9月29日動工,歷時近2年,袁衛祥書記始終沒有放棄,先後跑集團總部(廣東順德)30多次當面洽談。」鄒頌炫感慨,這是他見過最有毅力、最有誠心的「招商書記」。
「投資巨大,挑戰前所未有」
長鹿湘情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落戶永興,總投資200餘億元,對當地招商引資來說,可謂史無前例,縣委書記袁衛祥也說:「項目投資巨大,如何做好服務,對縣委、縣政府的挑戰前所未有。但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一定能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為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永興成立100多人的項目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工程建設部、群眾安置徵地拆遷工作部、融資監管部、旅遊規劃部、林業工作部6個工作機構,分別由縣領導兼任工作機構負責人。
如此大規模服務一個項目,前所未有。
對該項目,郴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寄予殷切希望,多次聽取項目有關情況匯報並與長鹿集團對接洽談。市委書記易鵬飛提出要從加快郴州經濟戰略轉型、做大郴州經濟規模的高度,全力支持長鹿湘情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的開發和建設,並親自掛帥擔任項目總指揮長。
市長瞿海指示要全力支持項目發展、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程。市委市政府相關領導和市環保局、市旅遊局、市商務局、市工商銀行、市農開行等單位為推動項目落地,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
上級的關心支持,是項目推進的不懈動力。長鹿湘情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開工前,永興圍繞項目選址、村民安置、道路、水庫建設組織相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前期論證和準備工作。去年7月至8月,他們分別組織旅遊方面的專家和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考察論證了長鹿湘情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
同時,圍繞融資問題先後與農業開發銀行、工商銀行、光大銀行和融資公司進行了多次銜接,組織全市的各大銀行和金融機構負責人召開了融資對接會,與農業開發銀行籤訂了7億元的項目融資貸款意向協議書。
「我縣和長鹿集團共同推進項目建設,在工作進度、工程建設資金投入上互相支持、互相銜接、共同推進。」長鹿項目常務副指揮長、永興縣委常委、縣委政法委書記傅景龍說,項目實施中該縣先開始水鄉新村建設,長鹿方先啟動「4+2」(機動遊樂主題景區、軍事主題景區、植物花卉主題景區、農家樂主題景區、軍事主題酒店、書屋主題酒店)項目建設。等縣裡完成項目區內拆遷等「清零」後,長鹿方在3年內完成一期「6+6 」(水世界主題景區、野生動物園主題景區、馬車主題酒店、火車主題酒店、水鄉主題酒店、船屋主題酒店)的投資建設,達到接待能力3000床位的主題酒店,實現年接待能力1000萬人次。
「兩千農戶,沒有後顧之憂」
佔地10萬餘畝的長鹿湘情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涉及「一鎮九村」,即便江鎮周家村、湘洲村、注江、五成、錦裡、鐵爐、塘門等,有2000多戶、7000多農民需從項目區搬遷出來,這批人如何搬得出、住得下、安得家、發展得起來?考驗著永興縣委、縣政府和項目投資方。
為此,該縣按照「政府主導、村民自願、因地制宜、集中安置、長遠發展、互惠共贏」的原則,對項目開發範圍內被拆遷的村民主要以宅基地安置、公寓樓安置、水鄉新村投資等三種方式安置。
「考慮到搬遷老百姓的長遠發展,安置方案中,我們提出建設一個水鄉新村項目,讓兩千農戶沒有後顧之憂。」廣東長鹿集團董事長鄒頌炫說,在該項目裡,村民既可現金入股項目建設,又可就地就業,解決了農民的安置及長遠發展問題,創造了項目搬遷、安置新模式。
水鄉新村作為村民長期投資收益的經營性旅遊項目,由長鹿集團負責規劃設計建設工作,永興縣銀投集團負責籌資建設。鄒頌炫誠懇地說:「水鄉新村建成後,我們派出專業管理團隊,配合縣裡(水鄉新村管理公司負責運營)一起管理,不參與分紅,確保資產增值和村民受益。」
長鹿湘情國際旅遊休閒度假區項目內村民搬遷出來後,該縣還要做好項目區內的道路、水庫建設、墳墓搬遷和土地流轉和林木集中等工作,配套資金達20餘億元。
其中,永興僅做好銀都大道連接項目區的主幹道路和跨便江大橋等道路建設,總投資就達10億元。並根據項目發展的需要建設好項目區內的其他主幹道路。
項目副指揮長、永興縣政協副主席劉國慶介紹,在項目年遊客量達500萬人次、1000萬人次時,縣裡按照合同約定完成項目區其他主幹道路建設和內循環道路建設。目前,項目前期2萬畝範圍內的搬遷等工作正有序進行。·推進四個全面 譜寫發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