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上市公司的隊列中即將加入一名新成員。12月20日,稻草熊在港交所發布更新聆訊後資料集公告,這意味著稻草熊即將登陸港股資本市場。然而對於國內影視行業來說,業內對稻草熊這家公司並不陌生,一方面因為該公司有知名明星股東加持,另一方面也與之在影視劇集行業多個創新舉動(首開「先網後臺」播出模式、平臺型運營模式以及影視內容工業化生產概念的踐行等)有關。
如今,稻草熊也已將自身的發展目光延伸至更為多元的領域,不僅通過收購擁有高新技術的後期製作公司來提升拍攝製作技術,還開始備戰海外市場謀求國際化內容製作和發行,以此拓展市場規模。
首創「先網後臺」強化新媒體基因
自今年7月稻草熊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後,其上市進程便持續處於聚光燈之下,一舉一動均受到業內的關注,但是在A1申請後,稻草熊未曾向市場透露過任何更新訊息,期間資本市場也被螞蟻金服、農夫山泉等超級項目分散注意力。經過整整五個月的等待和籌備後,稻草熊終於在12月20日更新其聆訊後資料集。
新元文智創始人劉德良表示,根據香港上市流程,目前稻草熊影業相當於已經拿到了登陸資本市場的「許可證」,接下來將進行發行、認購股份等環節,待相關工作達到港交所要求後,便能實現掛牌上市。
隨著距離達成上市的目標終點越來越近,稻草熊憑藉什麼在資本市場站穩腳跟?其上市對於影視行業又有哪些重大影響呢?
公開資料顯示,稻草熊於2014年正式成立,業務覆蓋電視劇及網劇的投資、開發、製作和發行。雖然該公司自成立至今僅有六年時間,但已合計製作和/或發行29部電視劇/網劇,並在成立之初通過電視劇《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率先嘗試「先網後臺」,打破常規播出模式而步入業內的視線。
「現在人們對『先網後臺』已經不會詫異,但在五年前,衛視首播、視頻網站隨後跟播仍是普遍操作,就連真正同步播出的劇集都是少數。因此《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的『先網後臺』無疑在當時引發行業震動,也讓人們通過該劇看到網際網路時代下影視市場的新可能性。」影視傳媒行業分析師曾榮如是說。
數據顯示,《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10集上線後的1小時內,便實現播放量達352萬次,涉及的會員數則達到273萬人,這是熱門IP《盜墓筆記》創造的會員播放量的1.5倍。而網絡端實現的較高熱度也未影響隨後開播的衛視端,該劇在當年成為安徽衛視的年度收視冠軍。
在此次試水後,稻草熊持續探索將其新媒體基因融入業務發展,《醉玲瓏》、《蜀山戰紀2踏火行歌》在內的多部買斷和自製影視劇均登陸網絡視頻平臺進行播出,聯動更多播出平臺及資源推動劇集熱度的上升。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科技發展和普及,網絡視頻平臺的受眾年齡跨度增大,該等市場對於內容需求和形式也逐漸多元化,作為市場重要參與者的稻草熊也表示其將根據未來市場發展進行先髮式戰略調整,並計劃在未來基於網絡視頻平臺觀眾需求製作互動劇、豎屏劇等新型劇集。
在曾榮看來,人們的生活習慣已經隨網際網路的發展產生較大改變,影視市場也應順勢開拓更多運作模式與內容類型,以對應持續變化的市場環境,穩定自身的發展腳步。
借定製劇模式破傳統局限
除了通過「先網後臺」在行業中打響了第一炮外,稻草熊在強化市場影響力的過程中還有另外一個武器,那便是成熟的定製劇業務模式。
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稻草熊的收入分別為5.43億元、6.79億元和7.65億元。此外在2020年上半年,稻草熊則實現收入5.8億元,淨利潤為5413萬元,同比增長43%,同時毛利率也提升至23.4%。而稻草熊的主要收入來源分為自製版權劇、買斷劇以及定製劇的承制服務三部分。其中,定製劇逐漸成為稻草熊業務模式的重點,而與傳統的自製、買斷劇集後賺取發行收入的模式不同,稻草熊通過與頭部網絡平臺的深度合作,向其提供全方位的劇集製作服務實現雙贏。
愛奇藝便是稻草熊深度合作的重要夥伴之一,並早在2015年,雙方便已開始合作。而「先網後臺」模式開創劇集《蜀山戰紀之劍俠傳奇》便是在愛奇藝率先登陸,此後稻草熊推出的《醉玲瓏》、《蜀山戰紀之踏火行歌》、《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第二次也很美》、《兩世歡》等作品,同樣也選擇愛奇藝作為播出平臺,甚至是視頻網站獨播平臺。而基於雙方的友好合作以及稻草熊本身的企業價值,2018年和2020年,愛奇藝先後對稻草熊進行重金投資,目前已成為稻草熊第二大股東。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方面,網絡視頻平臺可充分利用外部資源製作網劇,使其內容庫更加豐富;另一方面,公司通過網絡視頻平臺的注資或投資,於劇集製作早期階段減輕營運資金壓力並取得製作溢利,於整個製作及發行流程較早期階段鎖定所製作劇集的發行渠道,從而加速投資回報並大幅降低劇集發行風險。
而據招股書顯示,稻草熊的劇集孵化周期也實現較業內更短的平均值,自提交影視劇項目備案至劇集實現首輪播映,稻草熊平均需要約17.8個月,低於業內平均周期的22.5個月。對此,曾榮認為,影視市場的風險眾所周知,若製作完成後無法找到合適的播出平臺,便會令前期投入打了水漂,而與視頻網站深度合作並推出定製劇的模式,除了降低資金壓力外,也能通過合作看到更多受眾的畫像及反饋數據,便於後期發展其他影視項目。
平臺化運營謀求協同效應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若按照五大電視臺黃金檔年首輪播映的電視劇數目計算,稻草熊在業內排名第一位;而若按首輪播映電視劇集數目,或是劇集製作及發行產生收入計算,則分別在業內排名第四位和第六位。
在運營模式上,稻草熊亦敢為人先,獨創平臺型運營模式,即向全行業開放合作,與行業中優秀的創作團隊形成良好的戰略合作加速產能提高,加強協同效應,同時儲備大量及多元化IP,助力工業化發展。
在該運營模式下,如今,稻草熊已經開始籌劃向更多領域的發展計劃。其中,強化拍攝製作技術是稻草熊選擇的方向之一,並在2020年6月收購了諾華視創。據悉,諾華視創是一家高新技術認定企業,公司業務內容涵蓋前期視效方案、PREVIZ、現場指導、DIT、美術概設、視效解決方案、數字特效製作、DI及聲音製作等,截至目前已參與《繡春刀·修羅戰場》、《從前有座靈劍山》等影視作品的後期特效製作,《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捉妖記2》、《妖貓傳》等作品的三維掃描。
不可否認的是,在信息爆炸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現今,觀眾的審美標準與要求也將日益苛刻,這便要求影視製作公司要推出內容更為優質的作品,不僅在於劇情、人物的設計,也在於畫面、聲音等的展現。劉德良表示,近年來我國影視行業一直處於調整的狀態,至今尚未結束,在該期間內,影視公司更需要用作品說話,強化主營業務來穩定自身的發展,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拓市場方面,稻草熊也已將目光從國內瞄向更大的國際市場,且目前已經開展了對海外劇集市場的調研,包括用戶偏好的主題及題材以及比較目標市場的劇集行業等,並開始購買相關的IP、製作劇本並組建攝製團隊。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影視市場若要實現更大的發展,離不開提升國際影響力,但在布局過程中需要理性判斷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市場環境及需求,以便於更好地制定「出海」計劃,實現預期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