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人類和狗狗的關係一直不錯,很多人都喜歡這種憨態可掬的小生物。而實驗犬,則是很多人的知識盲區。
它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1平米的小空間裡。牙齒被磨平,身上被紮成千上百針,一出生就失去自由和健康。它是為人類的生存而製造的悲劇,它是:實驗犬。
實驗犬最主要的用處是測試藥品的副作用。為了保證一些藥品、沐浴用品、化妝品及化學用品的可靠性,實驗人員就會在它們身上進行活體實驗。最常見的實驗犬就是:比格犬。
比格犬血統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臘時期。因為性格溫順、遺傳基因穩定及身體內臟和人類相似,它就被人類選中為實驗犬。尤其在國際上以犬類為實驗動物的研究成果中,只有使用比格犬參與的實驗才會被國際上公認。
每隻作為實驗犬的比格犬沒有名字,只有被紋在它們耳朵上的一組數字代表著它們在這個世界上是真實存在過的。成年之後,它們的牙齒就會被磨平,只是為了實驗時不傷到人,它們沒得選擇。
曾經科研人員做過一項實驗,是用於人類眼角膜損傷的治療。研究人員先用藥物將狗狗眼睛弄瞎,然後在進行恢復實驗,可是最後沒有一隻狗狗恢復視力,反而因為失去價值而被安樂死。測試護膚品毒性、被注射病毒、以及吃各種食物做測試都是他們的工作之一。它們的身上經常被針管扎的千瘡百孔,被毒藥腐蝕的潰爛發膿,即使生活在地獄裡,也依然仰望天堂。
這段殘酷的真相裡,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動物保護法健全的國外,明確規定用於實驗的比格犬到了一定年齡後會直接退役,並且現在已經可對外開放領養了。
但事實上,這些退役的比格犬被領養之後,很多都被棄養了。被棄養和沒有被領養的比格犬最終也是被安樂死。很多時候,一時的善良,一時的吸引將他們領養走,卻不知道這些備受摧殘的實驗犬,並不是普通的狗狗。它們十分膽小害怕,焦慮、時常生病沒有安全感,需要主人擁有足夠的耐心。
據統計,光美國每年就有2500萬隻動物用於實驗,在實驗犬中能夠成功活到退役的實驗用比格犬,不到總數的10%。這些小傢伙為人類醫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卻沒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好在現如今,國外已經有了一些以解救實驗犬為宗旨的慈善基金會,只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實驗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