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叮囑年輕人:如果工作不順利,就去做做以下這四點建議

2021-01-16 娛樂場記

提到稻盛和夫,或許大家有些陌生。他是日本四大經營之聖之一,曾一手創辦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即便在晚年依舊在僅用一年時間的情況下帶領宣告破產重建的日航做到了利潤世界第一。也是馬雲和任正非都尊重的企業家。

在日本航空瀕臨破產之際,78歲的他受日本首相的邀請,出手拯救這家搖搖欲墜的企業,結果出山一年半扭虧為盈,獲取了1884億日元的利潤。

稻盛和夫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他的兄弟姐妹人數很多,所以經濟上並不寬裕。父母本來希望它初中一畢業就能立刻開始工作,但是我卻渴望升入高中繼續學習。

他的初中班主任也很贊同我的這個想法。在得知我想要繼續讀書的強烈意願後,父親賣掉了從祖父那裡繼承的土地,為我籌措了讀高中的教育經費。

因為他知道進入高中學習的機會是如此的來之不易,因此一有空我就會儘量協助父母打點生意。雖然日子清貧,但是努力一下也還算過得去。但是稻盛和夫在很小的時候就感染了肺結核這個在當時看來的不治之症,險些為此丟了性命。

在經歷過諸多打擊之後,稻盛和夫的內心也逐漸變得強大起來,已經沒有什麼困難能讓他能夠放棄,畢竟他的心態已經相當成熟了。也正是憑藉著這種心態,他的事業也慢慢的有了好轉。

他27歲時創辦了京都陶瓷,這家企業在他多年的苦心經營下,最終成了以陶瓷技術為主,手機業務為輔的世界500強之一。

52歲的時候,創辦了名叫「第二電信」的公司,這家電信公司是日本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家公司在他的苦心經營下,最終也成了世界500強之一。到了2010年,78歲本該安享晚年的時候,他又再度出山,因為「日本航空」公司破產了,這家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因為經營不善,陷入了絕境。日本政府為了阻止這家公司的徹底消失,首相出面邀請已經歸隱的他再次出山。在他的鐵腕政策和鐵血經營下,僅用了一年日本航空就扭虧為盈,一年盈利1800億日元,又重回世界500強的懷抱。

在今天的年輕人中,有許多人熱衷於股票買賣,憧憬於輕輕鬆鬆發大財。很多人創辦風險企業,其目的也只是想通過上市一攫千金,然後年紀輕輕就脫離工作、享受生活。

有的人把努力工作、拼命勞動看作為無能,他們甚至對積極工作的人報以冷笑和鄙視。

稻盛和夫的成功就是一個普通人走向成功的典範,他曾是普通人,所以他給如今普通的年輕人一些工作上的忠告肯定是很受用的,畢竟他曾經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有過同樣的心理。

第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讓工作成為興趣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比較浮躁,老是想著能夠一夜暴富或者說是升職加薪,所以對自己的工作都提不起什麼興趣,每一天都生活在幻想當中。然而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對於一件事情的投入與否,對於往後的收穫起著很重要的關係。

也就是說,只要肯努力,願意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就會有一定的收穫。這種收穫或是成就多了,慢慢的你就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興趣,這時候工作也就不再是工作了,它成為了你的一種興趣。

第二、面對困難的錘鍊,我們要勇於迎難而上

很多人在面臨困難挫折時,一開始會想辦法,但是反覆以往發現無法解決時,就開始想著另闢蹊徑,甚至「放棄」。然而這一點就是這就是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之間的最大差別。

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蘊藏著無限的潛能,自身的韌性也會隨著堅定的意志力爆發出來,不斷和這些挫折磨難抗爭,最終勝利的會是那顆永不言敗的心

第三、每天進步一點點,在平凡中不斷突破

很多人總是苦惱於自己的平凡和不被重視,甚至還會因此產生怨懟情緒,抱怨同事,埋怨領導。但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想一步登天,而是只要每天能進步一點點,就能在無數個平凡的日子裡不斷突破自己,最終成就自己。

長此以往,積累一年、兩年再來看,就會發現質的飛躍。

第四、絕不將就,要把任何工作都做到完美為止

稻盛和夫認為,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極致,力求最高質量,完成無可挑剔的完美作品,才是工作的終極目標。

「錯了沒什麼大不了,改一下就好」的想法是要不得的。我們平時做事一定要對自己嚴格要求精益求精,不論是職場老手或是新人,就算面對一份最基礎的工作也要盡全力做到完美。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事事做到完美這個理念刻在你的腦子裡,這種觀念對我們以後的生活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作為一代傳奇,稻盛和夫不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更是一個優秀的哲學家,他的一切經驗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並不單單局限於告誡年輕人的這幾句話。

就像在1979年的日本事件中,面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制裁這種糟糕透頂的事情,稻盛和夫是什麼態度呢?

日本雖然曾經是一個親美國家,但是稻盛和夫在1979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公司內部發表了一篇文章警醒企業:如果有一天,歐美那些先進國家不再給我們轉讓技術了,我們日本企業該何去何從?

這一問題在當時起到了振聾發聵的效果,當時很多企業都享受著歐美國家的先進技術,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問題,所以,稻盛和夫的這一發問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

發問過後,稻盛和夫就為大家指明了方向:《賭在技術開發上》,這一觀點很明確,我們企業一定要做到「自主研發」!

這和我們中國現在的經濟立場不謀而合:有自己的技術,自主自強,才不怕別人的技術封鎖!

而後不久,美國果然加緊了對日本企業的經濟制裁,稻盛和夫靠著搶佔了科技制高點,帶著團隊躲過了這一劫,一舉躋身世界五百強!

世界五百強企業,在世界上總共只有500家,而稻盛和夫一個人的名下就有3家。不僅如此,馬雲一直以來運用的「阿米巴經營管理模式」,就是當年不遠千裡飛到日本去,和稻盛和夫先生取經帶回來的。

稻盛和夫信奉中國的佛教,所以他始終會讓自己保持平和、仁愛的心態。

60多歲時,即便查出身患癌症,這位老人也只是輕描淡寫了一句「哦,是癌症啊。」接著就做出了把財產捐贈給社會的決定。

而後,不知是不是這位老人一生的善舉感動了上天,稻盛和夫至今已經88歲,仍用自己的精神,回饋著企業家和社會。

馬云為了請教稻盛和夫的經驗,前後往日本飛了不下4次,只為和稻盛和夫說說話。回看稻盛和夫的生平,堪稱傳奇而輝煌的一生,無數人都想學習他寶貴的人生經驗。

在馬雲眼裡,不能放過任何和稻盛和夫交談的機會!

為了幫助創業者和普通人,稻盛和夫寫了很多書,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幹法》、《活法》《心法》三部曲,三本書分別從工作,人生和精神三個維度,講述了稻盛和夫畢生的經驗和智慧,沒有雞湯,全是乾貨。

無論你是創業者,還是普通人,這三本書都能讓你開竅,讓你在生活和工作中少走一些彎路,避免做無用功。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在什麼時候發生變數,最好的方式,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創造價值,能看到優勢的人,才能具備成功者的思維,而《幹法》《活法》《心法》這一套書就能彌補你的思維短板。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為什麼總倒黴?堅持這3點,好運自然來
    傳聞裡稻盛和夫有「起死回生」之術,可以說他的一生用「傳奇」二字概括毫不誇張。 稻盛和夫一生幫助了很多人,包括馬雲、任正非、俞洪敏等這些在中國具有有名氣的富豪,他們登門拜訪請教,這是他們的成功,也是稻盛和夫的成功。稻盛和夫給年輕人許多忠告,他認為好的運氣一定會來的,困難和黴運都是暫時的,堅持3件事,好運自然隨之而來。
  • 88歲稻和盛夫給年輕人的忠告:利他,是最高境界的利己
    這是2014年,馬雲去日本拜訪稻盛和夫時說的話,這一年也是阿里的轉型期,而這一次的請教讓馬雲明白了企業目標的重要性。在08年和19年時,馬雲也曾經去請教過稻盛和夫,分別得到了另外兩大成功秘訣,後來馬雲將自己從稻盛和夫那裡總結來的企業管理經驗寫進了阿里的管理制度中,馬雲也靠著這些經驗和指導登頂中國首富。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說:「我們都不如稻盛先生。」
  • 稻盛和夫:快熬不下去的時候,就去做這3件事,重燃你的鬥志
    稻盛和夫:快熬不下去的時候,就去做這3件事,重燃你的鬥志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但最終大部分人並沒有因此獲得太多的改變。是因為大部分人只停留在「想一想」的階段。而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因為沒有做過深入思考,因此無法「篤信」自己的預測。對,就是要「篤信」才可以,相信是沒有用的,必須是篤信-深信不疑。
  • 稻盛和夫:我活了88歲,總結出這3個忠告,建議收藏!
    稻盛和夫一生幫助了不少人,馬雲、任正非、孫正義、俞敏洪等等,都曾登門向他請教,稻盛和夫也給了年輕人很多忠告,當你感到生活迷茫時,不妨看看這3條忠告:一、什麼才是leader最重要的資質?「不管才華多麼出眾,只要表現出只為自己的、野心家式的人物,我是敬而遠之的。我所推舉的是多少有點愚鈍,但既謙虛又勤奮的好人。」
  •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怎麼辦?稻盛和夫2招幫你巧妙解決,早知早受益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怎麼辦?」稻盛和夫在面對年輕人的疑問時也表示:「即使幸運地進入自己心儀的企業,但是要能被分配到自己所期待的崗位、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會幾乎不存在。」稻盛和夫可能並不為普通人所熟知,但他在商界是位堪稱奇蹟的人物。觀其一生,可謂經歷了從拿不到工作的破落公司職員到創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經營之聖的巨大飛躍。
  • 稻盛和夫:當你面對困難不知所措時,記住這3句話,能幫到你
    即使是經歷了這麼多的坎坷,稻盛和夫還是成功了,還是如此卓越的成就,由此可見,稻盛和夫是付出了多少努力,走過了多少岔路才有了如今這條能走向成功的成功之路。所以,稻盛先生的思想可以說是人們通往成功路上的指南針了。為每次小小的成功而感動,並視為動力繼續努力每當研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白地表達出快樂;當研究成果受到別人的讚揚時,就要真誠地表示感謝。
  • 稻盛和夫:人為了什麼活?為了什麼而工作?這是我看過最牛的解答
    那死後要到哪裡去呢?對於生命,我們控制不了來,也控制不了去,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活著的意義。和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並成為日本「經營四聖」的他;自己白手起家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他;締造了京瓷40餘年從未虧損奇蹟的他;扭轉了日航瀕臨破產的絕境,使得日航重返世界500強的他。
  • 稻盛和夫:做生意,需要知道的4條經營哲學,告訴你賺錢不難
    可最近在讀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時,我竟然發現:事實不是我想的那樣!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的稻盛和夫,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也是一位學問精深的哲學家,在獨特的經營哲學的指導下,他一手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日本第二電訊電話公司。
  • 年輕人該怎麼發展?稻盛和夫告訴你3條黃金法則
    剛畢業對社會充滿信心的時候,老師介紹了一個工作。可是來到這的時候發現公司的人士氣都不太對,負面情緒的人很多,公司的效益也不好,大家都想著要不要換個地方,這樣還能把工作幹好嗎?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事兒,你會怎麼辦呢? 也許有的人會選擇離開,辭去這份工作,換一家公司。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工作?又為什麼而活?這是我聽過的最好解答
    如果你的腦中還是混沌迷茫的,那不妨來聽聽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答案,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解答。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稻盛和夫認為,這個問題關係到一個人乃至一個社會的目的和使命。而他也給了我們一個最有意義的解答:為了打造更好的自己而工作,為了創造更好的世界而活著!工作的意義稻盛和夫認為,工作其實是一場「修行」,不要只把它看成是賺錢的工具。
  • 稻盛和夫用一生時間給出了3點意見
    在稻盛先生88歲時,就出版了自己的收山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對於如何度過一生,稻盛和夫就給出了答案:「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單純的問題。人生中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由我們自己的心靈吸引還有塑造出來的。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愛在這2點上大方,富人就笑笑不說話
    當代的逆襲典範也有不少,就像我們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他也是出身普通,白手起家,還有阿里巴巴的馬雲、拼多多的黃錚等等,縱觀那些如今光鮮亮麗的富豪,他們都有著非常共同的點——出身雖平凡,但思維不普通!而本身就是典範人物的任正非和馬雲還有一個共同的非常推崇的「偶像」,馬雲曾三次親上門拜訪,向他請教經驗;任正非每每談及他都由衷地表示自己趕不上他,自愧不如。
  • 稻盛和夫去醫院檢查身體,醫生告知他得了胃癌,他的處理方式絕了
    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的企業家,他一生創建了兩家公司,都是世界前500強,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不僅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還是一位企業思想家。可命運仿佛是故意捉弄稻盛和夫,65歲的稻盛和夫本該退休享受晚年,卻被醫生診斷出患了胃癌,必須儘快接受手術治療!但稻盛和夫在知道後卻只是非常淡定的問了一句:「哦,是癌症嗎?」在得到醫生肯定的回答後又繼續按照原計劃搭乘新幹線列車,前往日本岡山縣為一批中小企業家演講。之後又興致頗高的跟一些學員去喝酒聊天,直到深夜才回家。
  • 稻盛和夫:身邊有這3種表現的人,要趁早遠離,別等跌倒了才頓悟
    27歲時,稻盛和夫白手起家創業,創立了京瓷,52歲,稻盛和夫重整旗鼓,創立KDDI,在他的經營下,兩家企業都進入了世界500強。稻盛和夫告誡當代年輕人:我們所交的朋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事業、運勢……如果你身邊有這三種人,要乘早遠離。
  • 稻盛和夫: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可能靠近你
    稻盛和夫:內心不渴望的東西,不可能靠近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散財,行之有道。」稻盛和夫說:「這是利他之心的回報,為對方著想似乎傷害了自己利益,但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在非常重要的關時點,稻盛和夫非常熱心地分享了他的管理經驗,幫助馬雲找到未來的方向,讓其成功登頂中國首富。馬雲老師特別佩服稻盛先生:「我對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兩年才想清楚的,但是稻盛先生幾年前就已經想清楚了。」
  • 稻盛和夫拜訪NEC公司,被拒之門外,多年後卻將它收購,靠的什麼
    技術人員卻對稻盛和夫說:"你一點都不了解我們公司,NEC是住友派系的企業,因此陶瓷產品我們都會向同一派系的日本特殊陶業公司及日本電瓷瓶公司購買。你們京瓷既不屬同一派系,又沒有實際業績,這樣的無名公司貿然前來,我們絕不會向你們購買的。"這位技術人員就這樣極其冷淡地拒絕了稻盛和夫一行人。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活,為什麼而工作?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
    作為企業家,稻盛和夫有著世界公認的影響力,正如季羨林所說,稻盛和夫的成就不僅在於擁有兩家世界五百強公司,更在於他把自己的哲學思想毫無保留地分享給所有人,讓更多的企業家學習他的經營哲學,在生活和事業上少走彎路。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很多人認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但是稻盛和夫在《幹法》一書中卻告訴我們:工作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而工作?為什麼而活著?這是我聽過的最好解答
    終日忙碌,卻家也回不去,錢也賺不到,我所做的一切究竟有什麼意義呢?不同的答案意味著不同的價值觀,也決定了人生的不同流向。稻盛和夫指出,這個問題關係到一個人乃至一個社會的目的、使命。而他也給了我們一個最輕鬆沒有負擔的解答,那就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工作,為了創造更好的世界而活著!
  • 稻盛和夫:當你快熬不下去時,就去做這3件事,重燃你的鬥志
    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稻盛和夫在商業上的理念也是人生的成功理念,他的經營理念是經營哲學也是人生哲學。在稻盛和夫看來,當一個人快熬不下去時,就要逼自己去做這3件事,可以幫助你重燃鬥志。1、平靜自己的內心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心情也會產生比較大的起伏,急躁、焦慮、衝動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表現,但是這樣往往會使情況更加難以控制。
  • 人為什麼而活,為什麼而工作?稻盛和夫:原因就在這2點
    稻盛和夫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了,在創業、人生、處事等各個方面都有著讓人驚嘆的才能。除此之外,能夠讓稻盛和夫取得現在這樣大的成績,還要數這2點。對於工作,稻盛和夫可謂是十足的認真和熱情了。要說這個世界上誰最熱愛工作,這位老先生當屬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