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盡心伺候你,你為什麼把財產都給兒子?」老人:我沒做錯

2021-01-15 慧通生活
導語

很多時候,家中子女眾多,難免就會發生一些矛盾和誤會,尤其是這個家庭財產分割方面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才能把家庭財產分配的公平合理?讓雙方都滿意,無不考驗著我們眾多老人的智慧。

按理說,我們的老人只要按照「誰付出的多,誰就分的多」這一原則,進行分配,大家也都會心服口服的。

可是有的時候,我們有的女兒明明也付出很多,但是在最後分割家庭財產的時候,老人卻把財產就只分割給兒子,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真的是老人「處事不公」呢?還是有別的什麼隱情,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事情的起因與發生

於大爺今年已經75歲了,他一生就只生養了兩個孩子,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在外地成家立業,一年到頭也看不見他幾次,而女兒就嫁在他們當地,自然平時和於大爺接觸的時間和機會就要多一點。

平心而論,這麼些年,於大爺的女兒對於大爺老兩口,照顧的真是不錯,平時有事沒事的,她也都會帶著孩子和老公回家探望他們,家裡的洗洗涮涮、噓寒問暖、衣食住行等,她真的是盡到了為人子女的那份孝道。

而且於大爺老兩口,只要有需要或者是幫助,他們只要一個電話,他的女兒就算很忙,也都會努力趕到,儘量不讓二老面臨為難或者是沒有人照料的情況。

於大爺的女兒,這麼多年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街坊四鄰和親戚朋友的一致好評,在他們看來,作為一個女兒能做到今天這種地步,也真的是不容易,於大爺老兩口遇到了,這是他們的福氣。

就在上個月,於大爺的舊病就又犯了,她的女兒就更是在身旁,忙前忙後的照顧著,過了一個星期,於大爺的病情就越發的嚴重,畢竟年齡也大了,於是他的兒子就連忙趕往醫院探望。

一天吃過晚飯,於大爺就當著他的兩個兒女說,自己去世以後,家裡的財產都由兒子來繼承,這個時候他的女兒就很生氣,她不是貪財,她只是覺得於大爺做的很不公平。

後來,她實在是憋不住了,就對於大爺說:「爸,我盡心伺候你,你為什麼把財產都給兒子?你這麼做也太偏心了吧?」,於大爺連忙擺擺手,並且直言:我沒做錯,隨後他就說出了自己認為正確的理由。

為什么女兒盡心伺候老人,老人卻把財產都給兒子?老人說出3個理由

一.你盡心伺候我是沒錯,可是兒子這麼多年也沒少給我拿錢啊?

很多時候,我們有些子女總覺得自己常年照顧老人,一直圍繞在老人的身邊,自己盡心盡力的伺候老人,這就是真正的孝順老人,可是有的時候,我們有的子女因為其他方面原因,不能常年陪伴老人,但是他們更多的就是也付出了金錢成本,那麼你能說他們「不孝順」嗎?

於大爺說:「你這麼多年的辛苦付出,確確實實做的也很到位,也很是孝順,這點我無話可說,可是這麼多年,兒子雖然不經常照顧我,可是他也沒少給我拿錢啊」?

於大爺直言:兒子和女兒都是我的親生骨肉,我理應做到公平公正,雖然兒子平時不怎麼照顧我,可是兒子也為我花了很多的錢,那麼我把以後的財產分割給他,這樣看似是兒子分得了財產,其實間接的就是把他自己的東西,就是又還給他了而已。

二.我身後的財產是沒有給你,可是一直以來我的退休金不都是讓你用了嗎?

我們有些子女,總是認為老人身後的財產,才是可供子女分割的財產,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非常的錯誤和站不住腳的,難道說老人以前的財產,讓子女給拿走了,這就不算是分割財產嗎?這如果不算的話,那肯定對其他子女來說,就是不公平的。

於大爺說:「一直以來,你的家境就都不是很好,那麼我這麼多年的退休金,大部分不都是給你了,讓你貼補家用了嗎?並沒有給兒子,難道說這些不是財產嗎」?

於大爺坦言:畢竟你已經領了我這麼多年的退休金了,那麼我以後也沒有多餘的退休金給兒子留了,我就只有把我剩餘的一些財產留給兒子了,難道說我這樣做,就真的很過分和很偏心嗎?

三.我財產都給了兒子,可是我去世之後的一切喪葬費用就全都由兒子來承擔

我們很多子女,看問題總是目光特別的短淺,就總是看見自己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而多半就會忘記「權利和義務都是對等的」這句話的真實意思所在,說白了,子女有分割老人財產的權利,但是相應的也要承擔一定的「義務」。

於大爺說:「你覺得自己沒有分得財產,你心裏面委屈和不滿,可是間接的,我去世之後的一些必要花費,你也不需要就再出一分錢了,這難道不好嗎」?

於大爺認為:看著我把財產都給了兒子,目前來看,是兒子佔便宜了,可是從長遠來看,我去世之後的一切喪葬費用,就都需要兒子一個人來承擔,女兒是不需要出一分錢的,我這樣做哪裡體現出來不公平不公正了?

當於大爺說完這3條理由之後,他的女兒也不再說什麼,或許老人的話,她也真正的聽進去了,確確實實老人說的3條理由,都能站得住腳,並沒有什麼偏心或者是不公平的地方,她還有什麼理由不服氣的呢?

洪姐結語

作為老人的要明白:兒子和女兒都是自己的親身骨肉,不管做什麼事情,就都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爭取做到公平公正,讓大家都滿意為遵旨,這是首要的前提,如果說子女有異議,老人也要盡力的解釋清楚,不要讓矛盾擴大化,這樣做對大家就只有百利而無一害!

作為子女的要知道:老人是應該做到對子女一視同仁,只是有的時候,我們的老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或者是苦衷,並沒有真正的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為人子女的,就一定要多體諒和包容,不要過多的去計較什麼。

所以說,人到晚年,老人在一些大是大非或者是家庭重大問題上面,就一定要做到深思熟慮,最好是三思而後行,不要輕易的就做出一些容易激化矛盾的決定,更多的時候還是要秉承「家和才能萬事興」這個原則去進行,你們覺得是不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爸,我都伺候你十天了!
    告知他,姥娘沒啥事,病情已好轉,就快出院了,他不信,非要去市區。不讓去,就絕食,鬧,跟個孩子似的。我這才往鄉下趕,因為,只有我能把老爛先生降住。 只是,近日,連續在醫院看護,晚上去醫院,白天去辦公室,睡眠時間極少,連軸轉,身體已經快到極限了。 我在猶豫,到底回不回鄉下。
  • 「爸,你在醫院等我吧,讓我來伺候你」「醫院太造,你讓她就行」
    你關注我、我陪你感受世間溫情01.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私心吧,是非常正常的事。父母更呵護自己的子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容置疑的。但是對待自己的子女的態度與外人來相對比較一下,也可以理解成這種親疏關係和冷暖吧,要是父母對待子女的伴侶也像對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一樣,那就不太好了吧,這樣的話,讓人寒心,這也是一種十分不明智不智慧的行為。
  • 我先伺候完你爸,回來再伺候你.
    洗完後,我沒去客廳直接在房裡呆著了,怕他又揪著我問東問西的。然後沒一會兒,他居然自己跑我房裡來了,坐我床上逮著我又問:哎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我真無語了,我說:你好煩呀,我要睡覺了,你出去!我爸說:你回答完我的問題我馬上就出去!我說:沒有!我已經回答了你十次了!你可以出去了嗎?
  •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你不伺候我誰伺候?」兒媳怒懟「我沒義務」
    感情是相互的,人心換人心,你真我就真,你假我轉身。 下面是一位70歲老人的含淚傾訴,到底孰是孰非,請各位評判。 張阿姨躺在床上說:兒子最大,生在頭養在先,但是兒子有重要的工作,兒媳的工作無足輕重,所以伺候她的工作就應該兒媳來做。 兒媳一聽這話,一頭霧水,問張阿姨:「憑什麼?」 張阿姨說:「因為你嫁了我兒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再說我兒子養得起你,你那個工作辭了不就行了,我是你婆婆,你不伺候誰伺候?」
  • 「你爸生病,憑什麼讓我兒子伺候」:婆婆為自己的話付出了代價
    連老公都佩服她,還打趣地說她對婆婆比對自己的母親都要好。聽到老公這樣說,於歡想想還真是這樣,想到父母,於歡倒還有些愧疚了。塗磊說,婆媳之間最好的相處之道就是: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視如己出的關愛就是,你的兒子是兒子,別人的女兒也是女兒,都是父母最疼愛的人,應該懂得換位思考一下。
  • 兒子找不到手機了,我的及時幫忙害慘了他
    早上,兒子找不到手機了,問我在哪裡。我毫不猶豫的就去幫他找,結果發現手機就在很顯眼的地方。兒子只要稍微仔細一點就可以找到。昨晚,我還因為兒子做事情不能堅持到底,總是半途而廢發火。我就搞不明白,為什麼給他講那麼多次,大道理,小道理,歪理,例子甚至故事都用上了,他始終就是改不了這個壞毛病。早上找手機這一出,讓我茅塞頓開。一有困難,就想找人幫忙,最關鍵的是我居然一點猶豫都沒有就去幫他。是哦,有這麼強大的「靠山」憑什麼要努力啊。這一件件看著很小的事情,堆積到一定量後,孩子自然不可能有毅力去堅持做一件事情了啊。做不好,有大人給我撐著呢,淺嘗輒止就好了。
  • 「兒媳,你爸要吃餃子,趕緊起床做」「別喊了,誰的老公誰伺候」
    畢竟年輕人跟老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觀念就不同,有時候你再費心,大家也磨合不到一起,分開住其實是個好法子。當然,有些開明的老人,其實也不會跟小輩一起住,他們就怕給別人添亂子,所以寧願自己照顧自己,也不會在小輩的婚姻裡使絆子。可是,也有一種公婆,他們的想法跟上面那種老人截然不同。
  • 老公,我讓你給我媽買點骨頭熬湯喝,你買兩個雞架,是啥意思?
    老公,我讓你給我媽買點骨頭熬湯喝,你買兩個雞架,是啥意思?我爹受傷住院的時候我大老遠跑回去伺候的,我老公回不去啊!但是他可是天天打電話,就是讓我各種買各種吃,每天晚上都要視頻看我給沒給老爹買好東西吃,我爹捨不得花錢有的時候還罵我,所以老公必須要看到才可以!我爹對我老公也好啊,不然我老公也不會說老丈爺是親爹,他自己的爸好像是後爹!先別讓你媽知道這件事,不然她得傷心,以後對你老公會有隔閡。
  • 「兒子,你爸都不做家務,家務讓你媳婦做」,好的,媽!還是你好
    作者:子時情感子時情感,溫暖子時,點擊右上方「關注」,內心的話和我說,從此以後我們一起探討「情感大事」。婚姻的殺手是什麼?曾經有一個年長者告訴我說:「如果你打算嫁給一個男人,你一定要觀察這個男人的父母在家裡是怎麼相處的,如果他的父母在家裡相敬如賓,父親很知道疼愛自己的妻子 ,那就會給自己的兒子扮演一個很好的角色,這個兒子往往結婚後就知道疼愛自己的老婆。」「相反,如果這個男人的父親,在家裡好吃懶做,什麼都不做,還覺得家務是女人該做的事情,這個男人往往就會受到影響。
  • 「你要聽公公的話和我分開?」丈夫:爸都80歲了,我不能不聽
    沒辦法,他只能選擇爸爸,他說:「我爸都80多歲了,這麼大歲數,也活不過幾年了。他的話我不能不聽,我不能不孝。」 妻子問:「你要聽公公的話和我分開?」丈夫答:「我爸都80歲了,不能不聽。」這一番話讓人好「動容」呀,真是一個大孝子,犧牲自己的幸福也要聽老父親的。但是,丈夫能保證,換一個妻子就能讓爸爸滿意嗎?
  • 「我是你親侄子,房子不給我給誰」丁克夫妻還沒老,財產已被盯上
    街頭採訪有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果家人不幹預你,你會生幾個孩子?」有70%的年輕人回答:「一個都不生!」一、「我是你親侄子,房子不給我給誰」隨著社會大眾思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不少年輕人開始反思到底要不要生孩子。
  • 「我月薪過萬,憑啥伺候你爸媽」「你是兒媳,掙多少都得伺候」
    在傳統的家庭關係中,不少人認為,作為一個女人,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可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女人參與工作和勞動,可以憑藉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在社會上取得不亞於男人的成就。這個時候,如果還是想把女人捆綁在家裡,就顯得有些愚昧和不近人情了。
  • 老婆,你爸把兩套房全給他侄子,你也不管?老丈人:這女婿靠不住
    -01-我叫劉梅雪,今年32歲。最近,我老公正在跟我鬧離婚,我爸把他名下的兩套房子要全給我叔家的弟弟。我是家裡的獨生女,我和我老公住的這套房子,也是當年我家拆遷分來的。現在,我爸這麼做,相當於把自家的財產送給外人了。
  • 「婆婆你回家吧,我媽是來帶孫子的,不是來伺候你養老的」
    朱女士的自述:我和我老公是大學時候認識的,感情一直不錯,結婚一年後,我們就孕育了一個女兒,就是在孩子照顧的問題上,我們第一次有了分歧。我想讓婆婆來伺候月子,順便照顧孩子,可老公說婆婆身體不好,恐怕不行。沒辦法我就把我媽請了過來,讓她照顧我和孩子。我生孩子的時候,老公把婆婆也接了過來,這也很正常,但直到孩子都要過滿月酒了,婆婆還在我們家住著。
  • 面試官:我兒子是你兒子的爸,那你叫我什麼?小夥神回復被錄取
    想進一家好的公司,面試是必不可少的,面試是一個公司考驗你專業能力,人品能力和反應能力的階段。相信很多出來找工作的人,都已經經歷過各種各樣的面試的,現如今的面試官他們不再會滿足於問你一些專業上的問題,會專門設計一些話題來考驗你的綜合素質,以及思維變通能力面試官也是費盡心機啊。
  • 「她脾氣大,我不想伺候」「早就想走了吧」
    沉浸在新婚浪漫生活裡的麗麗賭氣不同意,對思明嚷到:「怎麼可以跟公公一起住,這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跟我們完全不同,在說了那多個人多口飯,家務都要多打掃好幾遍,而且我那些名貴的包包和衣服萬一不小心被碰壞了怎麼辦啊?」思明見麗麗這種反應,花招心思寵著、哄著,最後一口氣答應全包家務,讓父親住在離自己最遠的房間裡,只要手頭寬裕就給麗麗買奢侈品。麗麗這才開心得不再追究,最後答應了在一起。
  • 「我媽養我不容易,你順著她點」讓你媽過得不容易的人,是你爸
    >我媽是一個全能的女人,周圍人都知道。,把家務活全部交給兒媳婦幹,然後讓兒媳婦伺候自己。這樣子,老公,我炒菜你切菜,我洗衣服你負責曬,我拖地你負責擺放餐具,還有,別忘了洗碗。」 我媽心疼我,當然不願意讓我幹家務活,跟我老婆理論了起來:「我兒子上班賺錢很累,哪有精力幹什麼家務活?再說了,君子遠庖廚,哪有讓男人進廚房的道理?」 「他需要賺錢,我也需要賺錢。這都什麼年代了?男人怎麼就不可以進廚房了?
  • 農村老人去世,為什麼說兒子哭驚天動地?媳婦哭心疼東西?
    在農村等一個老人徹底沒有了勞動能力,沒有了掙錢的手段,有沒有多少積蓄又或者是等臥病在床,一日三餐都需要子女伺候的時候,那麼兒子、兒媳婦、女兒,他們最真實的一面就會體現無疑,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一句老話說的真的透徹人心,說說前幾天親生經歷的一個事情吧,我村裡一個大娘,在玉米裡拔草,而我恰好路過
  • 姥爺去世的時候,媽沒掉一滴眼淚,舅舅和妗子卻哭得死去活來……
    大舅是鄉鎮小學的一名教師,二舅是鄉鎮稅務所的一名小幹部,他們都是鎮上有頭有臉的人物。媽為姑娘時在鄉鎮幼兒園幹幼兒教師,結婚後就沒有精力看別人家的孩了,便辭職回家照顧我和姐姐,爸那幾年在外當兵,家裡還有爺爺奶奶和責任田,媽捨棄掉她這份工作那是沒有辦法的事。
  • 「你又不賺錢,還敢和我頂嘴?」她的回答,讓老人不好意思
    男人和女人商量能不能辭職在家一段時間,照顧老人,老人在遛彎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需要人照料。其實女人是不願意的,畢竟老人一直都對自己不好,總是能夠挑出自己各種各樣的毛病,但是男人對自己一直都很好,百依百順,在老人欺負自己的時候也會站出來給自己撐腰。但是男人開口了,女人只好答應他,辭職在家照料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