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剛接回家的小貓
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
都會發現奶癬問題
為什麼個別的幼貓到新家會變嚴重
這和遇到不同的菌群、吃了不同的食物
換了新主人心情的變化等等
都有密切聯繫
奶蘚主要生長在幼貓的鼻子,額頭,嘴部,耳背,四肢和腹部
當然很嚴重的案例會延伸到全身
也許有人會問
為什麼我養了那麼多年的土貓
都沒見貓貓得奶蘚
養個純種貓就得奶蘚
其實貓科動物本身的抵抗力是很強的
但是因為純種貓在人類打造的「溫室」裡面成長
缺少了優勝略汰的過程
同時為了繁育品相更優的純種貓
大多會採用近親繁育的配種方法
所以純血貓的抵抗力難免弱一些
活體都是千變萬化
這跟主人的照顧息息相關
實際99%養貓者都會遇到真菌和耳蟎問題
這個是很難避免的
特別是1-3個月的幼貓
都會或多或少有些奶癬
有的幼貓會明顯一些
有的非常少長在隱蔽的地方
癬是皮膚真菌
潮溼溫暖的環境就會滋生真菌
新生小貓皮膚抵抗力差
幼貓喝奶母貓來不及清理
寶寶的大小便也會相互沾在幼貓身上
無論奶或幼貓大小便
這些都含蛋白質加上貓窩溫度較高且潮溼
很容易滋生真菌
奶蘚的發病症狀是先開始皮膚發紅
繼而發紅的地方開始掉毛
掉毛以後結黑色的痂
身上開始呈現區域性的斑禿狀態
這個過程大多數情況是三天內發作
奶蘚完全可以康復
一般六月齡以上的貓貓隨著自身免疫系統的成熟
等貓貓大一點能到通風有陽光的環境
就會自己痊癒
奶癬和成貓的癬區別為同為皮膚真菌
一個是哺乳期環境因素造成
一個是成年後體質弱、免疫力差
或洗澡不吹乾、不曬太陽、不通風環境造成
如果你想渴望買到一隻從頭到腳一絲毛病都沒有貓
建議你去買毛絨玩具
養貓會給你帶來很多樂趣,但也會有很多煩惱
一旦選擇,請不離不棄,終身為伴
乾脆來碗面
(ID:gclwm666)
微博:@乾脆來碗面 - B站:@乾脆來碗面
淘寶:@敲萌寵物
科學養寵
(轉載請後臺聯繫獲取授權)
沒關注的快快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