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C「高端夢」難以維持
HTC這個品牌相信中國人沒有不知道的,第一款Android智慧型手機「T-Mobile G1」就由HTC代工製造,從2009年至2011年的三年時間裡,你能夠想到的知名Android智慧型手機基本都是HTC出品,比如G6傳奇、G7渴望、G8野火、G10渴望HD等等,幾乎沒推出一款產品都能夠受到消費者的擁戴。同時也奠定了HTC在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上不可動搖的地位,所以在後面很長一段時間內,HTC都以做高端智慧型手機自居。
第一款Android智慧型手機「T-Mobile G1」由HTC代工
G7、G8、G10、G11、G12等產品讓HTC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市場競爭是殘酷且不可避免的,在2010年三星推出了三星GALAXY S智慧型手機,由此拉開了三星智慧型手機帝國擴張的徵程,在前不久三星GALAXY S5的發布會上,三星移動總裁申宗均(JK Shin)表示三星GALAXY S系列智慧型手機(S、S2、S3、S4)總銷量已經突破兩億臺。而在整個2013年全年,三星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到3.139億臺,佔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31.3%的份額,乃市場第一名。
三星GALAXY S系列四代產品總計售出兩億臺(圖片來自engadget)
同樣是在2010年,蘋果iPhone 4的出現極大刺激了消費者,其行貨在中國上市時瘋狂搶購的場面至今筆者還記憶猶新,為iOS陣營在全球市場的發展提速不少,後續的iPhone 4S、5、5S也都幫蘋果在全球各個市場賺的盆滿缽滿。根據IDC市場調研機構數據統計,在2013年,蘋果智慧型手機出貨兩達到1.534億臺,佔據15.3%的全球市場份額,僅次於三星。
2013年全年智慧型手機出貨情況,三星、蘋果領跑
同時,國外著名投行CanaccordGenuity的一份數據顯示,蘋果公司和三星仍然牢牢佔據全球智慧型手機行業超過100%的利潤,這是因為其他企業要麼收支平衡,要麼遭遇虧損。而HTC官方對外披露預計在2014年第一季度公司淨虧損或將達到8.6億元新臺幣至31.1億新臺幣(約合2840萬美元至1.03億美元)。
就像有些奧斯卡最佳影片一樣,HTC One只贏得了口碑
相比如此強大的兩個對手,HTC在過去幾年的表現則顯得有點平淡無奇,在市場競爭中進步幅度沒對手大就是一種退步,更何況原地踏步,HTC高管曾經也對外稱「競爭對手過於強大」這樣的言論。去年的HTC One是一款好產品,也榮獲了MWC官方頒出的「2013年度最佳智慧型手機」桂冠,但這款產品在市場銷量中並未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或許這款產品HTC一開始就沒想定為「走量」,但同樣是代表品牌旗艦水準的產品,以Note 3、iPhone 5s為代表的三星和蘋果的高端旗艦智慧型手機卻做到了口碑、銷量雙豐收,這對於一個宣稱以製造高端智慧型手機為主的手機廠商來說無疑顯得非常的尷尬。
2低端市場價格戰讓HTC吃不消
中低端市場遭國產品牌圍攻,慘烈價格戰讓HTC吃不消
雖然HTC以主打高端智慧型手機自居,但不得不承認,在高端市場上三星、蘋果兩大品牌的號召力正如日中天,以至於其他品牌很難插足。在這樣高端市場被擠壓的情況下,HTC曾經也調整過策略,在中端以及2000元以內市場上推出過一些產品,但HTC又在這裡遭到了國產品牌的圍攻。
2012年時,HTC 新渴望系列將價格降至2000元級別
在2012年上半年,HTC將原本定位於高端市場的「渴望」系列產品降至2000元級別,某些型號的發售價僅為1999元,這對於HTC來說是非常罕見的舉動。雖然這款產品在當時也是掀起了一股小高潮,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款產品還是運營商起到的作用更大。因為從配備上來講,這種單核心智慧型手機在性能水準上與當時小米手機、魅族MX、華為P1等雙核智慧型手機有一定差距,但其價格優勢卻不大。
但2011年小米手機掀起國產手機價格戰
2012年與HTC新「渴望」系列產不多配備的中興V960當時開賣價還不到1400元
另外,新「渴望」系列相同水準配備的智慧型手機在聯想、華為、中興等品牌下只賣1000元至1500元左右,甚至有的還不到1000元,如華為U8860、中興V960等,在當時那個崇尚「核芯數量」的年代,同樣是1999元消費者當然更願意購買雙核智慧型手機。同樣是單核心智慧型手機,你賣1999元,別人賣999元,讓注重性價比的中國消費者選擇,其最終結果不用想也知道。
面對價格戰,HTC顯得不知所措
到了2013年,「渴望」系列的新品終於在價格和配備之間的對比關係與國產品牌看齊,如售價不到2000元的四核智慧型手機HTC 608t,但此時HTC幾乎很難插足進來。拋開小米、魅族不說,還有「中華酷聯」這四家廠商;即便拋開國產正規軍不說,還有大量小廠商產品都聚集在這個市場上。在面臨這樣狼多肉少的局面,這些國產廠商習慣打價格戰,也善於打價格戰,而HTC也正是輸在這樣的價格戰之中。
3放低價格姿態從農村包圍城市
接地氣兒/放低姿態,HTC Desire 816為此轉變
你可以不認錯,但你一定要改錯,在如此危難之際,HTC需要放下昔日行業巨頭的架子,好在是我們看到了HTC這方面的改變。在MWC 2014大展上,多家廠商正忙於發布自己新的旗艦產品時,HTC卻給我們帶來了一款中低端新品——HTC Desire 816。
HTC在MWC 2014展會期間發布HTC Desire 816
這款「渴望」家族的新成員定位中低端市場,擁有頗具競爭實力的整體配備水準,其中1300萬像素+500萬像素攝像頭組合從表面上來看比400萬像素的「超像素」攝像頭要更能給消費者一種安全感和吸引力,因為消費者不是專業人士,對一些專業問題膚淺的認知也並非他們的錯。
HTC Desire 816硬體配備和體驗均媲美中高端產品
HTC Desire 816的設計和做工也並非普通千元級水準
HTC Desire 816這款產品的售價僅為1899元,說實話這個價格並非同配備水準產品中售價最低的,但對於HTC來說這或許已經是他們對於供應鏈把控的極限。不過HTC Desire 816並非只是以價格取勝,在這樣一個頗有吸引力的價格之上,HTC Desire 816在整機的設計、製造工藝、系統體驗上展現了HTC高端產品的水準,在開放預售的短短幾天內預售量就突破了120萬臺,其產品受關注的程度絲毫不遜色於當年的HTC One。
做好千元產品其實不丟人,可走農村包圍城市之路
或許做HTC Desire 816這樣的產品與之前HTC自居的高端智慧型手機相違背,但市場這個東西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無論產品是高大上的旗艦產品,還是屌絲們喜愛的中低端產品,只要消費者認可並能夠為產品買單,這樣的產品就是好產品。
HTC Desire 816預售量已達120萬臺(圖片來自易訊)
想當年HTC笑傲高端市場的時候,「中華酷聯」等國產廠商也是沒有一絲的插足機會,於是國產廠商轉投HTC、三星等國際品牌看不上的千元級的低端市場,一時間千元3G、千元雙核、千元大屏等等千元特色的智慧型手機接連不斷出現在中國市場上,本著「攢用戶、拓市場、樹品牌」的三大目標一直做到現在也沒停。
千元機的核心並不在於盈利,而是在於用戶和市場的積攢
而再看看今日的「中華酷聯」,每一家的成長都可以說是巨大的,華為、聯想更是躋身2013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TOP 5榜單中,其產品議價能力已經飆升至3000元級別,可謂是活生生上演了一出「農村包圍城市」的好戲。如果HTC能夠清楚意識到中低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玩法,再加上HTC自身品牌、設計、製造上的優勢,複製這樣的道路完全可行,並且相信其用時甚至比國產廠商還要短。
寫在最後
HTC的前身是一家代工工廠,為國外各個移動運營商代工製造移動智能終端,2006年才正式建立起自主品牌。一路走來HTC留給中國消費者太多的記憶,某種程度就像諾基亞一樣,這種記憶可能會伴隨Android整個生命周期。HTC昔日鼎盛時期的光輝如今已經尋覓不到,但其實HTC只是在新的市場玩法下自我改變的太慢,我們有理由相信HTC Desire 816是HTC全新改變自我的一個開始。
4HTC One詳細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