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研究表明:家裡這位成員帶孩子比媽媽更合適,娃將來也更聰明

2021-01-12 啞鈴媽媽

「帶娃就是女人的事情,憑什麼讓我一個大男人帶娃?」

多數家庭裡的爸爸,都會把帶娃的責任推給寶媽。甚至,爸爸還會大言不慚地說,這是寶媽應該做的事情。寶媽們雖然不服氣,但抬頭一看別人家,確實也都是寶媽在帶娃,爸爸在上班,寶媽也只好閉嘴,一個人悶頭繼續帶娃。

不過,有這麼一位寶媽卻別出心裁,她跟老公鬥氣後,覺得老公除了上班賺點錢,回家啥也不幹,總是往沙發一躺「裝大爺」,連孩子哭了都不管,這事不公平。

「我甘願女人出去賺錢,男人在家帶娃。」

寶媽小張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結果,還別說,五年之後,小張自己成了公司骨幹,薪水過萬元。

她家的娃無論是獨立性,動手能力等,多方面去跟同齡的孩子比較後,竟然都能勝出一大截來!兒子雖然才6歲,但都會做小學五年級的題目了。

寶媽小張有點疑惑:難道說,孩子被爸爸帶大,智商會更高嗎?

外國研究表明:爸爸帶大的寶貝,更聰明

美國耶魯大學,持續15年進行了一項跟蹤調查。結果表明:由爸爸帶大的寶貝,比由媽媽和其他長輩帶大的孩子,心智健康度更高些,學業上更容易成功,長大後也更容易成才。

英國的紐卡斯大學,也同樣做過相關研究:研究者跟蹤調查了11000多個嬰兒,並在多年後對他們進行了智商測試。

結果發現,長期在爸爸呵護下的寶貝,語言水平、認知思維、邏輯能力、心理健康度,多方面都比由媽媽帶大的寶貝,得分數值更高些。

果然,由爸爸帶大的寶貝,智力發育更好,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也更有益處,長大後更容易有出息一些。

爸爸帶娃,比媽媽帶娃,哪些方面對娃更好?

1爸爸帶娃,孩子有陽剛之氣

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郭濤的兒子石頭就非常的有擔當,特有陽剛之氣。原來,郭濤時常帶兒子騎馬、玩冰球、學武術,兒子在爸爸的影響下,藝術素養很高,人格很健全。

最重要的是,小小年紀的石頭,渾身都散發著陽剛之氣,活脫脫一個小男子漢。

相比母親的柔性和愛心,由爸爸帶大的娃,更有陽剛之氣。

2爸爸帶娃,孩子更堅強

媽媽帶娃時,可能會母愛泛濫,生怕孩子會受傷難受。但爸爸帶娃時,可能就會略有小粗心,孩子輕微的磕了碰了,爸爸不會立馬去安慰孩子。正是因為這種差異化,爸爸帶出的娃也更堅強點,性格更勇敢,抗挫力強。

3爸爸帶娃,孩子更有格局

爸爸帶大的孩子,見識更多點,不會像跟隨媽媽一樣,每天關心柴米油鹽醬醋茶。相反,爸爸可能會帶娃去應酬,帶娃出去旅行散步,帶娃鍛鍊身體。這樣的孩子不拘小節,長大後格局更大,不會沉迷單一維度,陷入不良的生活狀態中。

4爸爸帶大的娃,學習能力更強

爸爸帶娃陪娃學習,相比媽媽更嚴厲。一旦孩子做錯題了,或是不認真學習,爸爸可能會用一些簡單的懲罰措施,幫孩子長記性。相比媽媽的「不忍心」,爸爸這招偶爾用下,真能更奏效。

再者,部分爸爸都挺幽默,在陪孩子學習時,講解更全面。而且,除了學習外,還會寓教於樂。

包貝爾帶女兒打遊戲,王祖藍給1歲女兒玩電腦,跟爸爸學習之餘,也不會太枯燥。一般來說,爸爸帶大的娃,不太厭惡學習,學習能力確實會更強點。

如果老公不喜歡帶娃,寶媽應該怎麼「說服」老公?

雖然,凡事都不絕對化。有的家庭裡,寶媽學歷高、能力強、做事有規律,帶娃很厲害。這樣的寶媽帶出的娃,智商和多維度去看,自然也不會太差。

但是一個家庭裡如果只靠著寶媽一個人帶娃,肯定會很辛苦。既然明知道老公參與帶娃,對娃很有益處。那麼,身為寶媽可以這樣來說服老公:

①以柔克剛法

寶媽可以拿出撒嬌的本事,跟老公喊苦喊累。希望老公能參與到帶娃中,讓寶媽省點心,少出點力氣。

比如,寶媽可以這樣講:「親愛的老公,我好累啊,今天跟你請假,由尊貴的老公來照顧咱們家的王子,可好啊?」

②擺數據,講事實

寶媽還可以把以上的研究結論,擺數據講事實,去告知老公。有些理智型的老公,為了後代能更加的優秀,自然會甘心奉獻自己的時間。

寶爸會願意在育兒的道路上奉獻己力,畢竟,這對孩子有益處,寶爸也就甘心了。

您家老公喜歡帶娃嗎?如果老公太懶,加把勁兒,讓他主動點帶娃吧!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誰帶大的孩子「更聰明」?爸爸還是媽媽?這樣帶娃智商會更高
    爸爸帶的孩子,長大後都怎麼樣了? 更具有冒險精神 與媽媽的小心翼翼不同,爸爸帶娃往往大大咧咧,不會在乎一些小細節,也不會因為一丁點小事對孩子有過分的保護欲。
  • 研究表明: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育兒路上有4件事請媽媽放手
    的確也沒有出什麼大的亂子,有人說爸爸帶娃是災難,但是不同的育兒模式,對於孩子來說,自然也會帶來不同的體驗感。耶魯大學研究表明:爸爸帶的孩子智商更高,這是為什麼呢?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媽媽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後要負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自然而然地感覺育兒的重任就在媽媽身上,爸爸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 研究表明:有寵物陪伴的孩子情商更高,更聰明
    研究表明:養寵物的孩子做得更發了——特別是在情商(EQ)領域,該領域與早期的學業成就息息相關,甚至比傳統的智力測試更能稱量孩子們的智商。更好的消息是,與智商不同(絕大多數研究都認為智商是不變的,你無法通過學習真正地改變智商),情商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提高。動物朋友們可以幫助孩子們培養出更好的情商。(狗狗和小貓們甚至都不需要嘗試,它們只是自然而然地來了。)
  • 為啥外國媽媽能一人帶多娃,中國媽媽帶一個就累夠嗆?原因很扎心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雖然沒有在國外生活過,但是我們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國外的媽媽們都是一個人帶好幾個娃,但是再看看我們自己,一個人帶一個娃就累得不想說話,這還是有奶奶或者姥一起帶的家庭。如果要帶孩子出門的話,就是全家總動員——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娃轉,即使是這樣,我們依然還能在生活中看到媽媽吐槽:帶孩子太累了。
  • 會打扮的媽媽,帶出的孩子在三個方面更出色,娃越大感覺越明顯
    一、會打扮的媽媽,養出的孩子更自信心理學博士張怡筠曾說:媽媽越時髦,孩子越自信;媽媽身材越好,孩子越驕傲;中國知名女演員霍思燕曾經在某檔訪談節目中提到,兒子嗯哼會主動要求自己去學校接他的時候,最好能化妝、穿上漂亮的裙子、還要戴上像公主一樣的皇冠。
  • 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誰更聰明?研究表明:玩具多少能決定智商
    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家裡有條件的寶爸寶媽都喜歡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玩具,即使是家庭不富裕的普通家庭,也想著給孩子買大幾百塊錢的高大上玩具,如熱門的電玩類玩具,還有音樂類、建造類、創造類玩具等等,價格不一,花樣繁多。
  • 哈佛大學研究:出生季節影響孩子智商,這兩個季節出生的娃更聰明
    年輕的父母更強調孩子的質量,讓下一代「青出於藍」就要從備孕抓起。 問了小果才知道,她選擇季節的原因來自於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 哈佛大學對一萬名兒童進行了長達七年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出生在秋季和冬天的寶寶比夏季的寶寶的平均重量重0.21kg,平均身高高約0.2cm,而智力水平也要高出1-6分,其中10月-12月份的寶寶最為突出。
  • 「帶娃人選」影響孩子智商,耶魯大學研究證實:媽媽不是第一人選
    有人會說,這還用問,當然是媽媽帶了,問他們為什麼理所當然讓媽媽帶,他們還說不出個三五門道,好像就是因為社會上媽媽帶娃的比例大,所以帶娃這件事情就應該落在媽媽頭上。但實際上,在「帶娃人選」這件事兒上,不止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商。
  • 孩子被誰帶大更聰明?哈佛教授:媽媽和奶奶,都不是第一人選
    當了寶爸寶媽後,大家才知帶孩子有多不容易,除了照料寶寶的日常吃喝,還要對他們進行早教,教會孩子一定的生活技能,讓他們智商也能更好的提升。對多數家庭來說,帶孩子的任務都是寶媽或婆婆的,寶爸負責在外賺錢養活一家人。
  • 媽媽有這兩個特點,養出的孩子會很有出息,將來老了也更幸福!
    大多數父母都覺得,如果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關鍵還是要學習成績好,而孩子學習成績好壞的關鍵還要看老師,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對一個家庭來說,母親或許不是支撐家庭經濟的那個人,但是一定是維繫全家人之間情感最重要的「紐帶」,母親對一個家庭來說起著關鍵的作用。
  • 中國一家人帶一娃,外國媽一人帶幾娃,同樣是帶娃為啥區別這麼大
    編輯|黃文珍 定稿|菁媽 都知道生娃難,十月懷胎不簡單,生產過程更是九死一生。但其實帶娃更難,在國內,大部分家庭幾乎是全家總動員,只為著帶好一個小孩,有時候還需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齊上陣才搞得定。
  • 「不靠譜」爸爸帶娃新招式,孩子活著就好,但父愛同樣是偉大的!
    媽媽以這種女性獨有的細膩感情、做事認真仔細、溫柔的性格去影響著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善與惡、真與假、好與壞、是與非的最初概念。在我國,曾經針對父母長輩帶娃教育就做過一項調查顯示:母親帶娃教育佔了42%,由祖輩帶娃教育佔了32%,而單論父親帶娃教育的只佔了12%。剩下的部分是父母一起帶娃,或者全家帶娃的。
  • 寶媽辛苦帶娃,卻因孩子變「獨眼」:這位媽媽的善意提醒,很實用
    沒辦法,畢竟寶寶還不懂事,也不是故意的,老母親只好忍耐著疼痛繼續帶娃了,並且善意地提醒了各位寶媽,在帶娃的時候也要分出一點精力,用來保護好自己。寶寶傷媽媽,不是稀奇事了寶媽分享了自己的事例後,有不少家長也紛紛表示自己也遭過孩子的「毒手」。尤其是一兩歲的孩子,活潑好動卻不知輕重,整天呆在媽媽的懷裡,最容易傷害到的就是母親。
  • 爸爸帶的娃更出色?劉畊宏家的小泡芙證明了這一點!
    先是有個陪娃寫作業氣到腦梗的張女士,接著又有了一陪作業就要打孩子的暴力媽媽,然後更令人震驚的是,有個媽媽一邊陪寫作業一邊考出了教師資格證!   看了之後真是壓力山大。
  • 到底是「隔代親」還是「假帶娃」?這些跡象表明,老人假意帶娃
    孩子是父母愛的結晶,每個父母都恨不得時時刻刻把孩子捧在手心,只是屈於生活壓力,家長們都得外出工作,這時候照顧孩子的重擔可能就會交給家裡老人。在大家傳統的印象裡,老人們都很喜歡小孩,照顧孫子應該是很樂意的事,但最近我們卻很經常的聽到老人"假帶娃"。什麼是"假帶娃"?
  • 孩子智商與跟誰帶大有關?沒錯,研究表明:不同人帶智商也不同
    提升孩子智力的方式有很多,孕期營養的補充、孩子出生後的各種學習,都在大家關注的範圍內,不過有一樣卻是大家忽略的,而且這一方面還很重要,那就是誰來帶孩子。此前,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都有過研究,結果證明:孩子智商與跟誰帶大有關係,不同人帶,娃的智商也不同。
  • 明明是外婆帶大的孩子,為啥跟奶奶更親?幾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眾所周知,生娃於媽媽而言是十分痛苦且煎熬的。但相比之下,帶娃更是一個大難題。生活節奏愈加快速,壓力也伴隨來之,很多家庭因為工作繁忙的原因,都會選擇把娃交給家裡的老人帶。而有些寶媽跟婆婆相處並不是很融洽,便選擇將孩子給自己的爸媽照顧。
  • 愛說教的「勤快媽媽」,再累也難養出優秀娃,3種懶媽媽更受歡迎
    母性本身具有一種「犧牲精神」,她們願意為了自己的孩子卻做很多事情,造物主之所以設計母性的存在,是因為照顧孩子真的太辛苦了,如果沒有「犧牲」精神,是很難將孩子健康地撫養長大的。但現實卻是,母親的這種母性表達得越誇張,孩子越是難以接受,因此就會出現一種不和諧的現象,愛說教的「勤快媽媽」,往往很難養出優秀的娃,但那些看似「很懶」的媽媽,卻更受歡迎。
  • 寶媽帶娃雞飛狗跳,寶爸帶娃氣氛祥和,有本事的寶爸卻被妻子狂吼
    話說帶孩子是寶媽的強項,可身為三個孩子的媽媽,趙美麗卻不敢認同。無論是鄰居還是長輩們都說她帶孩子不如寶爸帶的好。她一在家,三個孩子鬼哭狼嚎,家裡老熱鬧了,一分鐘都不得安生,不是老大被媽媽訓斥了,就是老二被媽媽罵哭了,總之,她帶娃真能用「雞飛狗跳」來形容。
  • 外國媽媽的懷孕生子經
    3、給孩子做"胎教"嗎?外國媽媽:有過。我讀過一些關於「胎教」文章,但我只拿聽音樂當作「胎教」,覺得這就很好了。另外,懷孕時我還在澳洲參加了醫院舉辦的一些講座課程,學習如何在分娩時避免疼痛、如何呼吸等。4、是自己帶孩子,還是交給父母或者保姆?外國媽媽:自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