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猛的鳥類我們聽說過很多,但能輕易致人死地的卻是極少,在自然界,大多數鳥兒都是小小巧巧,顏色鮮豔,不會攻擊人類,雖然不乏像禿鷲、金雕一類兇猛的鳥類,但它們基本不會傷人。而今天我們要聊的鶴鴕,它不僅長著一幅史前怪獸的模樣(與史前生物冠盜龍相似),行動也非常恐怖:它可以用爪子把人的喉嚨割破,甚至開膛破肚,直達內臟。
上榜金氏世界紀錄
鶴鴕,也叫「食火雞」,其實它跟火雞一點關係也沒有,民間流傳鶴鴕兇猛可以吃火而得此名,但並未經科學考證,它也不屬於雞形目。名字叫鶴鴕,實際上跟鶴及鴕鳥也沒什麼關係,頂多也就是個遠方親戚,長得比較像而已。實際上,它們屬鶴鴕目,是鶴鴕科唯一的代表。
鶴鴕主要分布在大洋洲東部、紐幾內亞及附近島嶼。成年鶴鴕體高可達1.7米,體重在70千克左右。頭頂像頂著一把扇子,那不是羽毛,而是堅硬的角質盔,頭部和頸部沒有羽毛,頭部的皮膚呈藍紫色,前頸有2個鮮紅色大肉垂。身上是黑亮的羽毛,翅膀已經退化,不能飛行,就連翅膀上的羽毛都已經退化為6枚硬棘。雌鳥和雄鳥在外形上差別不大,但雌鳥體型更大一些,2個肉垂也會大一些,它們有三個腳趾,長達12釐米,鋒利程度媲美匕首,這也成了它們的「殺手鐧」。
鶴鴕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僅次於鴕鳥和鴯鶓。它們生活在熱帶雨林,能跑會跳,奔跑的速度可以達到50千米每小時;它們非常的機警,性情兇猛,它們的聲音聽起來也非常的有威懾力,就像悶雷,可不要輕易惹它哦,小心小命不保,2004年的金氏世界紀錄就將鶴鴕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
1926年4月6日,鶴鴕第一次被記錄殺人案底
這一天,菲利普·麥克萊恩和弟弟到森林裡玩耍,玩著玩著,他們看見了一隻大鳥,這隻鳥看起來很奇怪,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出於好奇,他們拿起手裡的棍子戳它,沒想到,這隻鳥是鶴鴕,可憐的孩子被鶴鴕發起的猛烈反擊毫無反擊之力,菲利普被鶴鴕一腳踢到幾米之外,還沒等他緩過神,鶴鴕又迎上來了,伸出爪子一下把他的脖子抓出一道長長的口子,這也是致命的一腳,直接抓破了他的頸部動脈,最終年僅16歲的菲利普因失血過多死亡。
從此,鶴鴕背上了「殺人鳥」的惡名,這一背就是近百年。
鶴鴕:其實殺人不是我本意
鶴鴕屬於食果性動物,偶爾才會捕獵小型的鳥獸蟲魚,可見它們並不嗜血,那為什麼會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呢?鶴鴕:其實我也不願引起衝突,但一旦有人犯我,我必還擊。
也就是說,鶴鴕其實與大多數動物一樣,只有當它們覺得自己生命或雛鳥有危險時,它們才會迫不得已選擇迎戰而不是「逃跑」。
而且它們這種佔有欲不僅表現在對外來生物上,甚至還表現在同伴上,有科學家觀察到,每當雌鶴鴕和雄鶴鴕一交配完,雄鳥就會立即跑掉,害怕雌鳥攻擊它,前面我們提到,雌鳥體型比雄鳥要大,那雄鳥肯定就沒有優勢,只能先跑為快,不然會被打的話,心理陰影面積過大,直接影響下次的交配。除此以外,雌鳥還是個狠心的媽媽,它們往往生下單就揚長而去,不管不問,孵化雛鳥、照顧雛鳥的任務也就留給了爸爸。
結語
曾經,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的大森林是它們的樂土,沒有人類的打擾,它們過得自由自在,但隨著它們鍾愛的茂密雨林不斷被人類開發,澳大利亞的東北海岸不斷出現海景大廈,道路、圍欄、農田,它們的生存環境被一步步破壞,隨之與人類見面的次數也逐漸增多,與人類的衝突也在升級,這樣也導致鶴鴕的數量在不斷減少。據統計,2012年,它們的數量不足2000隻,甚至比大熊貓還要少。儘管當地政府也在採取各種措施保護它們,環保組織雨林救援也發起了「拯救食火雞」的運動,它們的生存狀況有所改觀,但鶴鴕的家園已經失去很多,它們曾經的樂土已經失去,被迫進入森林深處。保護鶴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鶴鴕:我們只想安靜地做一個安靜的素食主義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無奈,我們只有將人開膛破肚才能生存。
參考資料:
HistoryofagricultureinPapuaNewGuineainFoodandAgricultureinPapuaNewGuinea,ANU Press,Bourke,R.Michael,2009.
鶴鴕殺人第一案:對我有過想法的人都被我踢死了,SME科技故事,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