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中箭失血過多,成吉思汗將他塞牛肚中,結果救了一命

2021-01-08 風蕭品史

《元史》:「寶玉胸中流矢,帝命剖牛腹置其中,少頃,乃蘇。尋復戰,收別失八裡、別失蘭等城。」

成吉思汗在中國歷史乃至國際社會,都是一位具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功高蓋世,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統一的大一統國家——元朝。並且元朝將中國的版圖擴大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步,成吉思汗雖然在元朝建立前就已逝世,但他可以算是整個蒙古族以及元朝統治者的精神領袖。當然也有人指責,成吉思汗時期大肆提高蒙古族的地位,甚至奴化漢人,為元朝後來的覆滅埋下禍根。儘管爭議如此之多,但不可否認的是,成吉思汗的雄韜偉略、蓋世功績為後人稱道,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成吉思汗無疑是偉大的。

再者,成吉思汗毋庸置疑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能受到蒙古各部的一致認可,必然有常人無法企及的胸襟、眼界和能力。傳說成吉思汗帶領的軍隊百戰百勝,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成吉思汗有讓部下起死回生的術法。因為各種傳說,成吉思汗一度被神化。歷史上確實發生過成吉思汗讓人起死回生的事情,是他手下一員大將因中箭失血過多,成吉思汗立馬命人將他塞進牛肚中,結果救了大將一命。

大將中箭失血過多,被塞牛肚中救回一命

這位經歷九死一生的大將名叫郭寶玉,他是唐代名將郭子儀的後人,因為驍勇善戰、勇猛無敵而受到成吉思汗的重用。在一次與契丹的大戰中,郭寶玉同樣發揮出超強的戰鬥能力,他帶領軍隊大破契丹軍30餘萬人。正當眾人歡欣鼓舞之際,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郭寶玉一個不設防,就被契丹人射來的冷箭所傷。對於長期南徵北戰的郭寶玉來說,一個普通的箭傷自然不算什麼,然而這發冷箭埋伏已久,瞄準了郭寶玉的致命部位。雖然隨行的軍醫全力對郭寶玉進行救治,並且也用了各種辦法來止血。但不知道為什麼,郭寶玉的箭傷始終不見好轉,而且傷口的血始終無法完全止住。

一代猛將郭寶玉在病榻上日漸衰弱,整日昏迷不醒,眼看著就要咽氣了。郭寶儀的部下傷心之際,將此事稟報給成吉思汗,聽聞手下大將只有一息尚存,成吉思汗趕忙前往查看。他看到郭寶玉流血不止的傷口,立即命人宰殺了一頭牛,然後將郭寶玉放進牛肚子裡,再將牛肚縫上。牛肚中空間狹窄,一個健康的活人或許都無法在牛肚中喘息,何況是一個昏迷不醒的病人呢?

郭寶玉的部下心急如焚,心中暗叫不好,對郭寶玉的生死早已不抱希望。卻沒想到,數小時之後眾人再次打開牛肚,奇蹟發生了,連日昏迷不醒的郭寶玉,居然從牛肚中甦醒,傷口早已不再流血。隨行軍醫立馬拿出工具為郭寶玉診治,將其從鬼門關拉了回來。之後,成吉思汗讓大將郭寶玉起死回生的傳言便在軍隊中流傳起來,他一時之間成為軍隊裡神一般的存在。死裡逃生的郭寶玉,更加感激成吉思汗救自己一命的恩情,並對成吉思汗的能力深信不疑。郭寶玉箭傷痊癒之後,立馬再次帶兵攻打契丹,他以勢如破竹之勢一下子攻下了別失八裡、別失蘭等城池,成為讓契丹人聞風喪膽的存在。

塞入牛肚的原因

其實成吉思汗救郭寶玉的方法,並不是什麼巫術,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將受傷的人塞進牛腹中,人傷口流出的血接觸到牛血後,會產生排斥現象,並由外力加速人傷口的凝血反應,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止血方法。

為什麼成吉思汗要選擇當場宰殺一頭牛呢?因為只有剛宰殺的牛肚子裡面才有彈性,可以輕鬆將人塞進牛腹中,而不會受到牛骨的擠壓。並且牛的體溫尚存,將受傷的人塞進牛腹之中,牛的體溫會為受傷的人源源不斷地提供熱量。受傷的人失血過多時,體溫會下降,溫熱的牛腹能讓受傷人的體溫得以維持和恢復,從而加快身體的恢復速度。選用牛來救人原因,是因為牛血有益氣補血、提高人精氣神的作用,對受傷的身體恢復有很大的好處。其實郭寶玉也不算是起死回生,他只不過是因為失血過多而昏迷,讓成吉思汗運用智慧和醫學知識將他救活。

參考資料:《元史》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被噩夢驚醒,看到門外大將後心安,隨手將寵妃相送
    然而,赫赫有名的成吉思汗卻大方地將自己的妃子送給了手下將領朮赤臺。在早些年播放的電視劇中,也有這個場景,只不過電視劇中被送出去的是古兒別速。其實,這並不符合歷史。古兒別速又名歌璧,號稱漠北第一美女,原先是乃蠻部太陽汗的妃子,後來被成吉思汗所俘,成為了第二斡兒朵中僅次於忽蘭皇后的嬪妃。送給朮赤臺的妃子叫亦巴合,也是成吉思汗的戰利品。
  • 成吉思汗的陵墓為何至今找不到?在他的遺囑中,早已道出其中原因
    在路過鄂爾多斯草原的包爾陶勒蓋時,他對此處的風景甚是喜歡,於是對左右將領說:「我死後可葬於此。」不成想,他的這一番話竟在次年成真。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圍獵時墜馬受傷,自此高燒不起。8月5日,最終病逝於六盤山。一代天驕,就此逝去。然而,當成吉思汗去世之後,人們在熱衷於討論他的功過之時,卻發現他的陵墓才是他戎馬一生中最大的疑雲。那麼,成吉思汗到底葬在了何處呢?
  • 朮赤到底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兒子
    朮赤究竟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兒子,恐怕連成吉思汗自己都不知道,在成吉思汗新婚後不久,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兒帖就被蔑兒乞人抓走,等到成吉思汗將妻子救回的時候,孛兒帖已經懷有身孕,並且在不久後生下了朮赤,朮赤的名字在蒙古語中也是「不速之客」的意思。
  • 最寵愛的孫子中箭而死,成吉思汗下令屠城:不赦一人,不留一活物
    外國歷史學家對成吉思汗率領大軍屠城的記載,「城破,不問老幼妍醜、貧富逆順,皆誅之,略不少恕。」不過,有專家認為蒙古大軍屠城並不只是「殺紅了眼」,而是出於多種戰略考慮。當然,並不是蒙古大軍屠城時將所有居民屠殺殆盡,主要針對反抗者而言。凡事都有例外,成吉思汗在攻下花剌子模後,下令屠光全城所有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成吉思汗的孫子木阿禿幹在這次戰爭中戰死。成吉思汗正妻所生的兒子有四個,分別是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
  • 成吉思汗去世有五種說法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後世居然有五種說法,並且每一種說法都和西夏有關。第一種說法是說成吉思汗是墜落馬下受傷死的。這也是幾種說法中比較正統的一個說法。並且記載於《元史》中,這也是最為多數人都知道的。成吉思汗在1226年的秋天,帶著夫人一起徵討西夏國。在冬季的時候,成吉思汗到一個叫阿爾不合的地方去打獵。可是沒有想到他騎的那匹紅沙馬被一匹馬給驚著了。
  • 蒙古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12世紀的克烈王室成員仍沿用基督教人名,這一事實將成為歐洲「普勒斯特·約翰」傳說中的來源之一,另一個來源與衣索比亞皇帝的稱號有關。在成吉思汗時代前兩輩的克烈部汗自稱馬兒忽思不亦魯,他像塔塔兒人(當然還有北京的金朝皇帝們)一樣,似乎也想得到東戈壁的霸權。但是,他被塔塔兒人打敗,並引渡給金朝,被釘死在一隻木驢上。據說,他的遺孀策劃暗殺了塔塔兒汗,替他報了仇。
  • 氣吞山河的成吉思汗,為什麼唯獨放過了近在咫尺的印度?
    成吉思汗沒能拿下印度,倒不是因為出師不利,相反,成吉思汗起初進軍印度時,一路打得順風順水,當他聽說哲別等人掃平欽察後,更是堅定了將印度納入「蒙古帝國」的構想,但最後成吉思汗在沒有兵敗的情況下,卻主動撤離了印度,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切還得從成吉思汗追擊花剌子模的王子扎蘭丁說起。
  • 陳二虎:野狐嶺之戰——木華黎計謀,成吉思汗滅掉了金王朝
    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由成吉思汗親統,沿金撫州(河北張北)、宣德(宣化),直逼金首都中都(北京);另一路由他的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率領,向西京(山西大同)進發。 七月,金人剛剛修繕完位於河北張北的烏沙堡,經過幾個月休整的成吉思汗,任命大將哲別、耶律阿海(契丹人)為先鋒,一鼓作氣便攻下烏沙堡,乘勝拿下烏月營,金軍統帥獨吉思忠與完顏承裕率大軍退到撫州,駐軍宣平,今河北張家口西南。 金廷聞烏沙堡失利,解除了獨吉思忠的職務,任命完顏承裕主持軍務,並遣使慰勞將士。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下屬皆忠心耿耿,絕無背叛
    成吉思汗,這是他的尊號,意為「擁有海洋四方」,全名是孛兒只斤.鐵木真,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金朝世宗1170年,因其父親被殺,所在部落四分五裂,聯合札木合以及父親的安答脫斡領勒,重新振興乞顏,逐漸經濟、文化各方面,最終統一蒙古。在成吉思汗六年,親率大軍伐軍,開始了24年的蒙金之戰。
  • 在亞歷山大、成吉思汗、漢尼拔和匈奴阿提拉的戰鬥中,誰是最好的
    在亞歷山大、成吉思汗、漢尼拔和匈奴阿提拉的戰鬥中,誰是最好的?正如指出的那樣,亞歷山大一路走來。所有這些人都是偉大的指揮官,但亞歷山大是唯一一個以領導前線而聞名的。成吉思汗必須是一個強大的戰鬥勇士來團結蒙古人。蒙古人是非常厲害的戰士。他們騎馬,這在當時是沒有人騎馬的。
  • 成吉思汗子孫急於爭位奪權
    成吉思汗曾坦言:「人類最大的幸福在勝利之中:徵服你的敵人,追逐他們,奪取他們的財產,使他們的親人流淚,騎他們的馬,擁抱他們的女人!」成吉思汗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從他登上汗位到去世的21年中(1206~1227),蒙古鐵騎踏遍了中北亞大地,而他最終也如一個追日的夸父,渴死途中。
  • 成吉思汗究竟是怎麼死的?他的陵墓究竟在哪裡?天葬說是真的嗎?
    他已經死了,那麼他是怎麼死的呢?成吉思汗怎麼死的?和歷史上很多的皇帝一樣,鐵木真的死亡原因那也有好幾種說法,這第一種說法那是說成吉思汗,死在了女人的石榴裙下。據俄羅斯的幾個專家考證,當年成吉思汗滅亡西夏的時候,俘獲了西夏的一個絕色王妃,沒想到這王妃也是一個剛烈的狠角色,當成吉思汗想寵幸她的時候,王妃咬下了他的命根子,結果一代天驕就這麼傷重不治,成了女人裙下的風流鬼。
  • 他曾將國土面積擴充最大,幾乎佔領整個亞歐,歐洲人說他是魔鬼!
    沒錯,這個朝代就是元朝,這個人就是成吉思汗!他曾將國土面積擴充最大,幾乎佔領整個亞歐,歐洲人說他是魔鬼!元朝的前身是蒙古國,是成吉思汗統一各個部落之後建立的王國。成吉思汗是位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成吉思汗在小時候經歷了各部落之間的戰亂,不僅部落之間的戰亂不斷,金國對蒙古草原上的管理也是極其殘忍的。
  • 最寵愛孫子中冷箭而死,成吉思汗:不留一個活物,把城池夷為平地
    在外行軍打仗時,一個好的謀略,往往能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孫子兵法》中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便是如此。不過,計謀固然重要,但對成吉思汗來說,沒什麼能比失去親人更痛苦的了,尤其是他最寵愛的孫子。為了給孫子報仇,成吉思汗不顧一切地下令屠城,直至把城池夷為平地。
  • 成吉思汗魚!
    成吉思汗魚為中、底層魚,屬於洄遊魚。由於成吉思汗魚遊速很快,並且體型強悍,所以在飼養的時候混養方面需要注意,並且需要大體的水族箱來飼養。如果混養體型差距很大的魚,會被成吉思汗魚吞食。 體形特徵:顯著地特徵為高高的背鰭(背鰭第一棘條特別長)。體型強悍,遊速很快,嘴很寬大,需要大水體來飼養。混養需注意,體型懸殊的會被之吞食。護理:飼養方法與藍鯊基本一樣,比藍鯊大膽很多。
  • 湄公河有一種名叫成吉思汗魚的兇猛魚類,簡直是淡水河中的鯊魚
    說到淡水中的魚類,很多人主觀想到的還是食物,畢竟淡水裡面並沒有鯊魚、逆戟鯨之類的變態獵食者。然而其實淡水魚類中也是有狠角色存在的,比如在湄公河流域(沒錯就是張涵予演得那個非常有名的電影《湄公河行動》中的湄公河),就有一種名叫成吉思汗魚的兇猛淡水魚。
  • 成吉思汗死後為什麼是窩闊臺繼位,而不是他最疼愛的拖雷?
    但是成吉思汗是一代雄主,所以他不會被一些條條框框所束縛,他打破了蒙古族幼子守灶的傳統,選擇了兒子中最有政治能力的窩闊臺。當然這不是成吉思汗心血來頭一時所為,這裡面有原因的。成吉思汗打破蒙古幼子守灶的傳統舊制,也是表明了大蒙古國在徵服了廣大地域後,要成為強大的國家就必須轉型升級,也必須拋棄一些蒙古族的舊制,只有政策靈活才能走的遠。
  • 成吉思汗最疼愛的小兒子,自己沒當上皇帝,四個兒子卻當上了皇帝
    而郭靖對這位肝膽相交的安達(蒙語義兄弟)也是十分喜歡,後來拖雷奉成吉思汗之命南下攻宋,郭靖入帳刺殺發現是拖雷,因此沒忍心下手,而是勸拖雷回去,拖雷為了成全與郭靖的兄弟情誼因此收兵。而歷史上的拖雷,則是與小說中截然不同。
  • 成吉思汗用一招,讓蒙古大軍不餓肚子,日軍效仿結果餓死5萬人
    成吉思汗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歷史家、軍事家,他創立的蒙古帝國鼎盛時期,橫跨亞歐大陸面積到達3000萬平方公裡。 在二戰期間,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就非常崇拜成吉思汗。不僅僅是美國人,二戰期間的日本第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是成吉思汗的忠實粉絲。他對成吉思汗的崇拜達到什麼程度?
  • 三子窩闊臺最無能,也最沒資格,為什麼成吉思汗偏偏傳位給他
    成吉思汗一生有四個嫡子,這四個嫡子中,算上汗位最無資格、最無能力繼承的,便是窩闊臺。然而成吉思汗最終還是把位子傳給了窩闊臺,他為什麼會做出如此奇怪的選擇?我們先看一下成吉思汗的其他兒子。朮赤是嫡長子,根據漢人的「嫡長子繼承制度」,他應該繼承汗位。而在成吉思汗的四個嫡子中,成吉思汗培養力最強的,便是朮赤。既是苦練,又是嫡長子,傳給他,就沒有什麼問題了。也許可以這樣說,因為朮赤是成吉思汗的妻子孛兒帖被敵人擄去後,在回鄉途中生下的。帖木兒被擄去九個月,所以問這個孩子是否是成吉思汗的親生兒子,成吉思汗自己其實也很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