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罕見,颱風「納沙」「海棠」雙雙登陸我國

2021-01-10 中國氣象數據

相信近期關注颱風消息的朋友,可能已經看出來了,今年7月颱風特別多。隨著6號颱風「玫瑰」、7號颱風「洛克」、8號「桑卡」的相繼離去,第九號颱風「納沙」終於在7月30日登錄我國福建沿海地區,給沿海地區帶去大風大雨的同時,也為南方高溫的緩解著實下了一份力,隨後颱風胚胎99W迅速成型發展成今年第10個颱風「海棠」,緊跟「納沙」的腳步同樣在福建沿海地區登錄。

颱風「納沙」「海棠」路徑圖

颱風「納沙」「海棠」的登錄為我國創造了兩個歷史記錄:

1.有記錄以來首次24小時內兩個颱風登陸我國同一個縣。

2.這是首次兩個同名颱風登陸我國同一地市,兩代"海棠"均登陸福州地區(2005年5號颱風"海棠"登陸福州連江)

颱風「納沙」「海棠」雙雙登錄將給我國帶來那些影響呢?

一、中央氣象臺發布颱風藍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7月31日06時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今年第10號颱風「海棠」(熱帶風暴級)的中心已於今天(31日,下同)凌晨2點50分前後在我國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早晨5點鐘其中心仍位於福清市境內,就是北緯25.6度、東經119.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0百帕。

二丶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出現暴雨或大暴雨受「納沙」和「海棠」影響,7月31日至8月2日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預計,7月31日08時至8月1日08時,福建大部、江西中東部和南部、浙江中南部、安徽西南部、湖北東部、廣東東部、山東南部及臺灣南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其中,福建西北部和東部、浙江西南部、江西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100~20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可達70毫米。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來源:中央氣象臺

在這裡提醒一下:此次「納沙」和「海棠」接連來襲,強降雨範圍可能產生疊加效應,請福建、江西、浙江等地的公眾加強防範強風暴雨的不利影響,同時警惕城市內澇、山洪、地質災害等。

中國氣象數據網

最後不得不說下已經在西太平洋上轉悠10天之久的第5號颱風「奧鹿」了。「奧鹿」生成於7月21日,在第6號、第7號、第8號、第9號、第10號颱風都相繼離去後,如今依舊活躍在西太平洋上,在進入高海溫海域後瘋狂加強回血,於30日17時加強為颱風,31日02時加強為強颱風,現在更是對流強盛,風眼清晰,即將向今年首個超強颱風進軍。雖然「奧鹿」依然在加強,但目前「奧鹿」的路徑依然是個未知數。

歡迎關注收藏我們,如需查詢實況資料、歷史氣象數據,使用氣象數據API接口均可登錄中國氣象數據網查詢使用。

相關焦點

  • 颱風黃色預警:「納沙」即將在臺灣花蓮到宜蘭一帶沿海登陸
    中國天氣網訊 中央氣象臺7月29日18時繼續發布颱風黃色預警:今年第9號颱風「納沙」的中心今天(29日,下同)下午5點鐘位於我國臺灣省宜蘭縣東南方大約120公裡的臺灣近海海面上,就是北緯23.9度、東經122.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3級(4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60百帕
  • 誰是風王——2017年颱風大盤點
    今年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正為這場大戲奏響最後的尾聲。  截至12月27日,西北太平洋上共生成27個颱風,這與常年平均生成颱風的個數基本吻合;常年平均有約7個颱風在我國登陸,今年登陸我國颱風的個數則是8個,較常年略偏多。而影響我國的8個颱風則存在登陸時間集中、登陸地點重疊,登陸後北上、西行影響範圍大等特徵。
  • 「奧鹿」—45年來最長壽颱風
    從21日至28日,7天內竟有6個颱風生成!「奧鹿」與「玫瑰」、「洛克」和「桑卡」、「納沙」和「海棠」,兩兩形成雙颱風效應(即「藤原效應」),可謂前無古人。在這個颱風的「大時代」中,「奧鹿」的體積、能量均不突出。它出生在北回歸線以北,海洋表面溫度只有27℃,遠遜於赤道附近 30℃左右的海溫;生成位置偏北,其很難獲取季風帶來的水汽補充。
  • 颱風奧鹿:我的前半生
    2017年7月31日上午,已晉升風王的奧鹿睜開眼睛環顧四周,竟然空無一臺:10號颱風海棠已追隨「納沙」登上大陸,而11號颱風尼格尚在襁褓中,還沒有形狀。偌大的西北太平洋,只有它這個5號颱風了。包括奧鹿在內,西北太平洋出現了「六旋共舞」的壯觀景象,而六旋中,有五個加強成了颱風,包括5號奧鹿、6號玫瑰、7號洛克、8號桑卡和9號納沙,隨後納沙西側又生出10號颱風海棠,一舉打平7月颱風數量紀錄。這一段颱風活動,堪稱新世紀以來最為強盛的颱風潮。7月21日,奧鹿生成前西北太平洋颱風胚胎活動情況看起來,這個時代給了奧鹿無限榮光,但事實並非如此。
  • 今年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嗎?大數據告訴你
    今年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嗎?網友表示,今年颱風很有個性,要麼不來要麼亂來。未來還會有颱風登陸我國嗎?今年颱風偏少與暴雨偏多有何關係?我們找專家來一探究竟。今年颱風偏少強度偏弱 要麼不來要麼亂來截至10月20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生成17個颱風,比多年同期偏少,其中有5個颱風在我國登陸,也比多年同期偏少。
  • 今年首個登陸我國的颱風「鸚鵡」要來了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何特點,與常年相比偏早還是偏晚,預計今年夏季影響我國的颱風將有哪些特點?就以上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生命時間較短,強度偏弱「簡單來說,『鸚鵡』具有以下主要特點:生命時間較短,強度偏弱,結構不對稱。」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說。
  • 因沒有及時放颱風假 綠營政治明星被市民罵翻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名山】每年的颱風季都是臺灣政治人物「神經最緊張」的時期,在最新的這次颱風中,綠營超級政治明星、臺南市長賴清德「中槍」,因為沒有及時放颱風假,此前被稱為「賴神」的賴清德被市民罵翻。有媒體稱,「颱風假政治學」,成為島內各縣市長的暑期必修課。
  • 颱風艾雲尼登陸我國成10年來最早初臺,它要賴上廣東了!
    早晨,它獲日本氣象廳正式命名,終於有了一個叫「艾雲尼」的身份證;在24小時內,它兩次登陸我國,兩次「下海」,成為2018年我國「初臺」,同時也是2008年浣熊颱風以來最早的初臺、1964年以來首次正面登陸海口的颱風、近幾年南海路徑罕見的複雜颱風。不管小四有多弱,它「真皮」的個性、鮮明的特點已足以留書歷史。6月6日下午,4號颱風艾雲尼與5號颱風的胚胎合影。
  • 暴雨狂浪,「泰利」、「杜蘇芮」雙颱風究竟有多兇猛?|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李玉坤)9月13日,今年第18號颱風「泰利」在東海以38米/秒的速度向我國東南沿海移動的同時
  • 中央氣象臺發布登陸我國最強的颱風排名:利奇馬排第 5 位
    中央氣象臺發布消息,昨天夜間,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在山東青島二次登陸,登陸時強度為9級(熱帶風暴級)。今晨,「利奇馬」進入渤海,預計未來兩天,它將在渤海內繼續漫遊北上,趨向遼寧,強度還將繼續減弱。 雖然昨天「利奇馬」完成備受矚目的二次登陸,但青島人民並沒有感受到颱風所應有的強烈影響,仿佛登陸了一個「假颱風」。
  • 廣東登陸颱風強度排序,山竹應該排第幾?盤點那些登陸廣東的颱風
    颱風登陸廣東實際上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在歷史上,有過很多次颱風登陸廣東,並且颱風強度等級不一,有中國氣象愛好者做出了一個自從1949年以來廣東登陸颱風的排名個,這個排名自從2017年截止。其中,十六極颱風和十五級颱風各五次,而其中的十六級颱風「威馬遜」,是自從建國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颱風,登陸時高達十八級,造成了我國海南、廣東以及廣西,有不同程度的大面積受災,當時中央氣象臺發布了最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颱風紅色預警信號,由此可見當時的「威馬遜」有多麼的強悍,造成了我國南寧海變,城市建築以及農作物的不同程度受損。
  • 歷史上登陸浙江颱風排行榜 哪個颱風最強影響最大
    @weatherman_信欣:【颱風紅色預警 利奇馬或成登陸浙江颱風前五強】今晨中央氣象臺發布了最高級別的颱風紅色預警,利奇馬將於10日凌晨到上午在浙江象山到蒼南一帶沿海登陸,最大可能在浙江台州到樂清一帶沿海登陸(強颱風級或超強颱風級,14-16級,45-52米/秒)!這將是1949年以來登陸浙江颱風第三~第五強!請高度重視!
  • 颱風「奧鹿」已蠢蠢欲動,這周過完,就與高溫say goodbye!
    颱風「納沙」、「海棠」離場之後今年的第五號颱風「奧鹿」已蠢蠢欲動按耐不住要給紹興降溫了
  • 中國氣象局:今年8月登陸我國颱風偏多
    「今年已有4個颱風登陸我國,分別為木恩、韋帕、利奇馬和白鹿,比多年同期平均(4.81個)減少0.81個。其中8月份有3個颱風登陸,比多年同期平均(1.91個)偏多1.09個。」5日,在中國氣象局9月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巡視員、新聞發言人李明媚說。
  • 未來10天還有23個颱風 此次颱風為什麼叫天鴿?
    (颱風「天鴿」大風預報圖(8月22日08時至24日20時))(颱風「天鴿」降水量預報圖(8月22日08時至25日08時))(圖片來源於中國氣象網)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李慧芳 長沙報導8月22日-24日,颱風「天鴿」(強颱風級)登陸,中央氣象臺也發布了今年首個颱風紅色預警,臺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先後遭遇大到暴雨,
  • 2018年第四號颱風叫什麼名字?2018颱風命名表一覽
    格美Nari百合Jangmi薔薇Mirinae銀河Noru奧鹿韓國Prapiroon派比安Wipha韋帕Mekkhala米克拉Nida妮妲Kulap玫瑰泰國Maria瑪莉亞Francisco範斯高Higos海高斯Omais奧麥斯Roke洛克美國Son-Tinh山神Lekima利奇馬Bavi巴威Conson康森Sonca桑卡越南Ampil安比Krosa羅莎Maysak美莎克Chanthu燦都Nesat納沙柬埔寨
  • 71年來首次7月無颱風!8月我國或將遭遇3個颱風
    雖說颱風「胚胎」醞釀中,但自2020年第1號颱風「黃蜂」和2號颱風「鸚鵡」形成之後,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再無新颱風出現。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了近年來颱風相關數據,告訴你今年7月「空臺」到底有多罕見,8月颱風是否會如期而至。2018年12個颱風登陸我國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
  • 颱風「鸚鵡」明天登陸!它會是個「好颱風」嗎?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將於6月14日登陸廣東沿海,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會帶來哪些影響?今天我們邀請了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給大家進行詳細解讀。
  • 預計14日登陸我國的首臺「鸚鵡」有哪些特點和影響?颱風預報首席為...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將於6月14日登陸廣東沿海。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會帶來哪些影響?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進行詳細解讀。從預報來看,颱風「鸚鵡」由於其結構的不對稱性,會在登陸前給位於颱風中心西側粵西沿海地區帶來較強降雨,需要注意防範強降雨及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的發生。另外,在粵西登陸的颱風往往會給珠江口地區帶來風暴增水,應及時採取相應防範措施。記者: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是否稱得上是個「好颱風」?
  • 2020年第2號颱風「鸚鵡」即將襲來,颱風路徑,登陸地點瞄準我國
    2020年第2號颱風「鸚鵡」,預計將會在今天正式生成,颱風路徑,登陸地點都已瞄準我國廣東一帶。 根據我國中央氣象臺,6月12日,最新發布的氣象監測數據,這個即將獲得命名的颱風「鸚鵡」,目前正處在菲律賓領土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