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機生存記:走單不放空,與運管「躲貓貓」,答題不過難出行

2020-12-03 趣識財經

接連發生的滴滴順風車「姦殺案」,讓滴滴陷入到輿論漩渦,監管部門進駐檢查、順風車業務無限下線、滴滴各項整改,種種措施最終目的為了安全出行。

另伴隨著滴滴深夜服務臨近「解鎖」期,人們或許又可在城市街道看到滴滴穿梭「身影」,而對於滴滴司機來說,這輪整改下來,讓他們感覺「滴滴這份工作,越來越難」。

(一)

12日晚11點,家住北京北五環的張強(化名)被「困」在燕郊。在這一天,因不能隨意取消訂單,他被動接受滴滴這筆「坑人」派單。

張強將乘客送到燕郊某個小區後,就將車停在附近,放倒車座後,躺了下來聽著車上播放的音樂。這時,滴滴已經無單可放,他也準備在此地過夜。

按照張強想法,扣除掉滴滴抽成,剩下的錢最多掙回了去燕郊的油錢,如果開車回家,他不光沒掙反而倒貼錢。「如果要是走高速,高速費我還得自掏腰包,所以只能在這等著接單。

張強就躺在車裡,看著窗外星星點點的燈火,陷入思緒當中。大概一年前,張強還是一位黑車司機,與其他司機不同是,他專門蹲點村子周邊工廠附近。

「只要工廠裡的工人,還有一些生意人,要去城裡,我就拉他們過去。」張強稱,時間一長,就有了固定客源,大家開始電話聯繫,就這樣「跑活」生意漸漸成型。

但後來,因為經濟不景氣,張強蹲點附近的工廠開始陸續倒閉、合併,「生意」變得慘澹。到2008年,張強買了一輛車,從廣東一路開車到了北京。

2015年,張強聽說開滴滴,可以掙很多錢。剛好他換了輛新車,在註冊成功後,他當上一名「滴滴司機」。

在開滴滴這一年多時間中,張強深深了解到與北京計程車司機差距,一方面,他要接受滴滴「命令」,無論派的單有多遠,他都要開車到約定地點接人。而計程車司機更加自由、主動。

另一方面,滴滴的抽成要比計程車高很多,加上前段時間,滴滴增加了5%抽成,目前已到了30%。

按照滴滴「行話」來講,要想掙錢,就要「不放空」。

「有單就走,沒單就不要在路上瞎跑。一放空就賠錢。」張強直言,而另一方法就是超長時間的工作,若要趕上其他人工作8小時掙收益,滴滴司機則需要工作至少16個小時。

(二)

某天的上午,徐華(化名)在北京火車站附近街道上,正電話聯繫在滴滴下單的乘客,溝通上車地點。恰巧,徐華看到了運管在排查私家車載客情況。

在街道拐彎處,徐華看到乘客,但卻沒敢停下,直接開走。「那個乘客直接打電話,問怎麼回事,我解釋了好半天,這個乘客才作罷。」徐華稱。

這之後,徐華在滴滴司機微信群裡知道,一個司機被運管「逮到」,就是做網約車業務,被罰1.2萬,滴滴公司方面則答應,報銷這次罰款,只不過要弄些「好評」。

而徐華詢問滴滴客服,才知道這不是叫「報銷」而叫「援助金」。但並不是所有的車能拿到援助金,滴滴給出了條件,車必須要符合標準,像徐華所開的快車,車齡在6年內,且第三者保險保額要達到30萬,座位險最低要1萬。

「援助金到司機的帳戶,至少還需要1到3個月時間。」徐華直言。

此後,徐華將火車站和機場單全部屏蔽掉。要是到了大型購物中心、地鐵站、工業園等地方接人,他同樣格外小心。

對於能夠拿到網約車相關資質上路參與運營,徐華認為,從目前形勢來看,可能性不大。

而按照北京對外公布的《網約預約計程車經營服務管理細則》,除了車要有北京牌照外,網約車司機還需具有北京戶口。

「在京車京戶基礎上,私家車還要轉為運營車,是我們拿到資質另一難點。」徐華稱。

(三)

從13日起,程浩(化名)在上線滴滴平臺前,除了進行日常面部識別認證外,滴滴增加在線答。每天2道,如果答錯,程浩這一天就無法登陸滴滴車主系統,換言之沒辦法接單。

而幾天前,程浩知道要開始在線答題,為了順利接單跑活,一有時間時,他打開滴滴題庫,多看兩眼,當做溫習。

另滴滴設立全程錄音功能,作為司機,程浩必須要授權給平臺,才能有權接單。而另一端,乘客同樣需授權才能正常使用網約車。

雖然程浩極不願意這樣做,但能夠上線接單,「被迫」點擊授權,沒權顧慮這樣做是否涉及隱私洩漏問題。

在接上乘客後,如果乘客想要跟其聊天,都會回復寥寥幾句,更是會指著手機屏幕,告訴乘客「在錄音」。「乘客知道有錄音,也就不怎麼說話,玩著手機,氣氛一度比較尷尬。」程浩無奈道。

談及到當滴滴司機的信心,程浩表示,只能「幹著看」,做長久打斷不太現實,除了因為現在整改外,車的養護成本成了問題。未來,程浩計劃其他工作,而跑滴滴只能當做一個副業。

而對於滴滴來說,安全大整改下,一面是深夜時刻,夜歸人無車可叫,另一面滴滴司機處處受限,未來網約車行業會成何種景象,是否能衝出重圍,還需靜待觀察。

相關焦點

  • 全國累計近萬人的滴滴車主被運管懲罰,滴滴車主該如何維權?
    這幾天身邊的一位朋友很是苦惱,經常過來找我聊天,訴說自己的苦惱:因為他的車被運管扣了,為什麼扣的那?開滴滴時被扣的!當時聽完後的第一個念頭是,怎麼可能?滴滴不是合法的嗎,怎麼會?
  • 日本沒有「滴滴出行」,打車難如上青天
    上一次來北京,機場大廳牆上的大型廣告牌還是「中國人壽」,這次換上了「滴滴出行」的廣告。對於我來說,這家公司還有些陌生。  之前,飛機上坐我旁邊的中國女性聽我問她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吃驚到目瞪口呆,說道:「你真的不知道這家公司嗎?」她接著說自己手機裡也裝了這個應用軟體,於是打開APP為我解說起來。
  • 滴滴出行:滴滴與花小豬將於一周內完成北京司機疫苗接種
    [PConline資訊]1月11日消息 今日晚間,滴滴出行表示,滴滴和花小豬將於一周內完成北京司機疫苗接種。  滴滴出行指出,滴滴和花小豬打車於2020年12月28日在北京升級疫情防控措施,並持續開展司機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監督,將做好以下5項工作:  了解到,北京7項加強版網約車計程車行業防控措施要求,從1月11日起,乘客乘坐巡遊計程車或網約車應使用健康寶掃碼登記,駕駛員在運營開始前應主動向乘客出示「到訪人信息登記二維碼」,對於乘客不掃碼登記的可以拒載。
  • 司機感染,還被多地約談,花小豬會不會毀了滴滴?
    業內人士稱,花小豬現在的打法跟滴滴剛誕生的時候很像,「先上車後補票」,也是傳統的網際網路發展思路。不過,網約車已經發展了近10年,相關法規也越來越完善,當年行之有效的「流量為王」和野蠻生長模式,在今天,未必可行。對於滴滴來說,花小豬是衝刺IPO和提升估值的好故事,但這個故事並不好講,而花小豬引發的爭議,也會讓資本市場重估滴滴。
  • 全國多地均有起訴"滴滴公司"和"運管部門"事件,可結果如何呢?
    我們都知道,滴滴現在最怕出事,因為之前順風車事件是直接讓滴滴成為了眾矢之的;而在小編的朋友和其當地發生的運管查處滴滴司機車輛這些事之後,也在思考:1、現在的網約車行業關注者,司機師傅能夠深切感受在強大的平臺面前大家所面臨的處境,或者說,一種關係,到底網約車平臺和網約車司機是什麼關係
  • D1之後,滴滴開啟出行下半場?
    在整個出行市場已經邁入存量競爭階段的當下,有限的用戶成為各家爭先搶奪的對象,鮮少有公司去思考,當用戶的身份從「駕駛員」變為「乘客」,當網約車司機每天需要駕駛近十個小時,出行市場中現有的車型是否滿足他們的需求? 滴滴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試圖為共享出行市場打造專有的交通工具。滴滴深知自身缺少主機廠背景,「廣納朋友圈」成為其策略之一 。
  • 滴滴出行司機抽成規則改寫!
    今日話題美團打車雖多次被各地交通委約談,但其挑戰滴滴出行的初心不改,如今其在上海已啟動了網約車司機招募,並發出前3個月免抽成的公告,由此將改寫網約車司機抽成規則;1、 各地交通委約談美團打車?自從王興在2017年12月成立出行事業部,宣布進入北京、上海、杭州、福州、成都、廈門及溫州七大城市以來,受到了不少網約車司機及乘客歡迎,北京地區更是僅用了10天時間就完成了20萬人報名,然就美團打車即將進入北京時刻,卻突然被北京交通委暫停,要求其需獲得北京網約車運營資質才可上線,緊接著杭州、福州及上海交通委又相繼約談美團打車,尤其是上海交通委要求美團打車不得以低價競爭,攪亂客運市場秩序
  • 滴滴出行不再是鱷魚!
    今日話題提到滴滴出行,不少人網約車主內心奔騰著草泥馬,即便是創始人程維飆淚也被戲稱為鱷魚的眼淚,但這個春節行動,卻足以讓車主感動;1、程維飆淚火爆網絡?對於創始人內心委屈,不少網約車主卻戲稱是鱷魚的眼淚,因為他們再也回不到高額補貼躺著賺錢的快樂時光,同時還面臨著滴滴平臺高達20%抽成,讓其辛苦接客收入猶如杯水車薪,更有不少車主背上車輛貸款,只能勉為其難繼續在平臺上討生活(本文屬於原創,貓視汽車首發,轉載請註明);此外,在多起乘客安全事故襲擊下,滴滴主打的高效快捷打車正遭受質疑,尤其是對於女乘客隱私保護不利及平臺司機審核不嚴
  • 滴滴出行:滴滴和花小豬每天組織9000名北京司機核酸檢測
    -01-05 15:55:23 來源: 三言財經 舉報   三言財經1月4日消息,今日,滴滴出行公告稱
  • 滴滴出招解決司機就餐停車難 「小桔食堂」讓城市更有溫度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21日電(記者於俊)申城交通整治確實讓道路秩序更規範,卻也使整天穿梭奔走的司機人群為吃飯為解決這些困擾眾多網約車司機的現實問題,滴滴平臺與上海市餐飲企業合作推出「小桔食堂」全新服務,嘗試為司機們提供真正實惠的福利和可靠的用餐方案。  前往「小桔食堂」就餐的司機們不僅能夠享受一定的用餐優惠,還有免費停車位提供,既節省了停車費,也避免了違停被開罰單的風險。據了解,食堂餐價普遍在12-25元,有多種營養健康的套餐可選擇的同時,部分合作餐廳米飯也不限量供應。
  • 2021年第一個工作日,你滴滴上下班了嗎?滴滴發布年度出行數據
    近日,滴滴官方發布了滴滴平臺2020年出行數據,其中有一些有意思的內容,一起來看一下。大家都知道,2020年年初響應"非必要不外出"的號召,我們出門的頻率大幅度降低,從數據看來,滴滴網約車在2月份的用車需求量降到最低。不過,隨著全國各個行業的逐步復工復產,經過短短4個月時間,2020年6月滴滴平臺的使用量就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網約車市場快速回溫。
  • 司機離開了滴滴,又一順風車軟體崛起,原來老闆是馬雲
    可惜因為滴滴不嚴謹的行為,才導致了這些事情的發生,並且導致了自己這項業務的關閉,隨之而來的就是滴滴司機離開。滴滴順風車業務的關閉了,但想要投入做這一行的人卻不在少數。想要做這行的人中就包括了馬雲,很多人都知道馬雲投資過哈囉出行公司,最開始投資的是共享單車這個項目。雖然當時很多人都不太看好這個項目,但是事實也證明了馬雲的選擇並沒有錯。
  • 裝了40萬現金的紙箱從後備箱掉落,信陽滴滴司機「完璧歸趙」
    幸好,粗心的代先生遇到了拾金不昧滴滴司機宋學虎,這40萬元總算是「完璧歸趙」了。12月20日,信陽市民代先生將裝有40萬元的紙箱子放在車子後備箱,準備開車去給工地的工人發工資。因為出門有點慌張,他後備箱並沒有關牢就匆忙發動了車子,當車子開到信陽市茶韻路上時,代先生並不知道,自己車子的後備箱已經完全敞開。
  • 滴滴全力推廣花小豬,割的是司機的韭菜,賺的是乘客的錢!
    如果說滴滴力推的花小豬是為了彌補平臺的運力水平,這一點相信很多滴滴司機是不相信的,如果是滴滴運力不足推出花小豬這一點肯定是站不住腳的,雖然前兩年因為兩起順風車事件讓滴滴收緊了司機的註冊入口,但是平臺的運力水平整體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這一點在前不久召開的青年企業家峰會上滴滴總裁柳青的演講中可以得到答案,柳青表示:滴滴在2019年總共帶動了1360萬個就業機會,這裡面大部分是滴滴司機
  • 滴滴百萬尋找司機的背後:空姐遇害是滴滴的錯還是人的道德敗壞?
    滴滴百萬尋找司機的背後:前天發生的年僅21歲的美麗空姐遇害是滴滴的錯 ,還是人的道德的敗壞?5月9日,媒體報導了「21歲空姐打滴滴進鄭州市區遇害」一事,引起很大轟動,網友非常震驚!針對此事,滴滴今天發文稱:對鄭州順風車乘客遇害感到萬分悲痛和愧疚,已經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密切配合警方開展案件偵查工作。滴滴稱會全力做好後續工作,同時全面徹查各項業務,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滴滴出行微博今晚出了告示,懸賞一百萬尋找疑兇司機。該空姐所在的航空公司也在微薄上發表了聲明:10天發生多起傷人事件:滴滴無法迴避的責任!
  • 再見,滴滴出行;你好,哈囉出行!
    2018年,可以說是滴滴出行被「水逆」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滴滴出行所存在的各種隱患逐漸被大面積暴露出來,特別是在順風車這一業務板塊兒上,雖然,滴滴方面也在不斷的進行調整,但是這些問題卻依然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甚至很大一部分人因此而選擇放棄使用滴滴出行。
  • 停車難、就餐難?滴滴推「小桔食堂」方便司機停車就餐
    上海市區諸多道路邊緣上全天禁止停車的黃色實線,在對違停一族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時,也讓在城市中穿梭奔走的司機人群感到有些尷尬——為了吃飯想找免費的停車位可能得空跑上五公裡才有機會,市區有車位的地方周邊又未必有這些設施。吃上一口熱飯著實成問題,許多司機不得不選擇自備「乾糧」,在車裡墊墊肚子。
  • 滴滴司機被乘客連捅數刀死亡 滴滴稱將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新京報快訊 3月24日凌晨,湖南省常德市江南城區一名網約車司機被乘客連捅數刀身亡。24日晚,滴滴出行企業官方微博發布相關聲明。聲明全文如下:24日上午,在收到關於「網約車司機被害」的信息後,我們立即與常德警方進行了核實,證實事件中的被害人為滴滴平臺上的司機師傅,這讓我們感到無比沉痛。
  • 滴滴導航崩潰 司機乘客——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此
    10月25日晚高峰期間,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滴滴導航「崩了」,司機找不到乘客,乘客也找不到司機。對此,滴滴回應稱已經全力修復,正在陸續恢復中。滴滴司機乘客--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滴滴導航崩潰 司機乘客--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此據悉,25日下午5時,「滴滴導航崩了」瞬間登上微博熱搜。
  • 滴滴啟動「集貓瓜分101億」補貼計劃,讓出行「淡季不淡」
    「滴滴喵喵節」活動,投入101億補貼,發放全平臺、多品類出行消費券。以下為滴滴公告全文:為進一步響應商務部「消費促進月」號召,滴滴正式上線「滴滴喵喵節」活動,投入101億補貼,發放全平臺、多品類出行消費券,滴滴百億補貼將持續整個十月,讓用戶得實惠,為司機拉動更多訂單。用戶參與「集貓」任務即可獲得優惠券福袋,新用戶低至5折,最高立減15元,包括計程車、網約車、單車、代駕、加油、充電、養車等多品類的優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