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飯後不要走」

2021-01-13 中國財經信息網
哪些人「飯後不要走」

來源:廣州日報 時間:2021-01-13 10:15:36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大家常掛在嘴邊。「百步」只是一種比較虛的說法。一些老人家,飯後喜歡結伴出門溜達,豈止百步走,經常一走就個把鍾,甚至幾千步都有,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鍛鍊方法。

但專家提醒,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合適,即便適合,活動量也因人而異——

並非人人合適飯後散步

最近阿榮(化名)的奶奶找他「投訴」說,他爺爺看了一檔養生節目說飯後散步不好,現在吃完飯都不願意伴奶奶去散步了。奶奶便搬出「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說法,希望阿榮幫她說服爺爺。佔理不佔親的阿榮來了句「你們說的都不對」,結果被奶奶移出了群聊。

飯後適當散散步,對於大多數健康人群來說,有助放鬆心情,還能促進胃腸蠕動,所以一直被視為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

不過,飯後散步也有講究,並非人人都合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葉正茂副主任技師建議,飯後休息二三十分鐘後再開始散步較為適宜。如果飯後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的血液供應就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對於一些體質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群來說,或是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在室內外溫差較大的冬季,更不建議「飯後百步走」,特別是老人家,進餐時吃得紅光滿面、大汗淋漓,要是匆忙離開餐廳,在瑟瑟的寒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容易引起風寒頭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臟的供血負擔。所以,飯後走不走,是因人而異的。

哪些人適合「飯後百步走」

「飯後百步走」,適合平時高血糖、形體較胖、胃酸過多、活動較少、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散步可以使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和調節過程得到改善,從而消除疲勞、放鬆、鎮靜、清醒頭腦。所以,適合的人飯後以散步來調節精神,是不錯的選擇。

哪些人「飯後不要走」

「飯後不要走」,主要針對體質較差、低血糖、貧血、體弱多病,尤其是患有胃下垂或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患者。

步行鍛鍊最好在晚餐後兩小時,以沒有氣急、氣短、身體微出汗為最大限度,每次行走15至20分鐘,中途可依據情況適當停下來休息。

飯後走路莫求快貪多

很多人認為走路時速度越快,強度越大,鍛鍊效果就越好。葉正茂提醒,其實走路速度過快反而易造成身體損傷。走路速度應與自身身體素質相配,不可盲目求快。

隨著微信運動的流行,很多人在微信步數上暗暗較勁。為了搶佔運動排行榜榜首,有的人一天走路步數高達幾萬步,這種做法也不可取。

特別是老人、體胖或有慢性基礎病的人群,走路鍛鍊更要適可而止,要在自己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內選擇相應的運動方式,不要盲目貪多。

飯後怎麼走 方法學起來

葉正茂推崇「閒庭信步」,心情儘量放鬆,「百步走」也可以理解為「擺步走」。除此之外,散步還要注意天氣和節氣的變化,比如秋冬颳大風降溫時,就不太適合在戶外行走,特別是老人家,天氣條件不好時在室內適當走動更安。

飯後怎麼走對身體更好?以下這些小方法,不妨選一個適合你的試試看——

1. 普通散步法:以每分鐘60~90步為宜,每次20~30分鐘,適合患冠心病、高血壓、腦出血後遺症或呼吸系統疾病的老人。

2. 快速散步法:散步時昂首挺胸、闊步向前,每分鐘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鐘。適合有減脂需求的人群、胃腸道疾病恢復期的老年患者。

3. 摩腹散步法:散步時,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進行。每分鐘40~60步,每次5~10分鐘。患慢性胃腸疾病、腎病的老人尤宜。

4. 逍遙散步法:飯後緩步徐行,每次5~10分鐘,可舒筋骨、平血氣,有益於調節情緒、醒腦養神、增強記憶力。

5. 定量散步法:即按照特定的線路、速度和時間,走完規定的路程。散步時,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進行,做到快慢結合,對鍛鍊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處。

6. 倒退散步法:散步時雙手叉腰,兩膝挺直。先向後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覆多遍,以不覺疲勞為宜,有助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腸功能紊亂等症。

7. 擺臂散步法: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60~90步,可增強骨關節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氣腫、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麗婷、餘錦絢、許詠怡)

相關焦點

  •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不好意思,這3類人儘量少走
    民間有句俗語: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比如晚飯後散步要走差不多3公裡或者是5公裡左右,才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並不是說隨便走走,就能夠提高身體素質。首先散步本身的運動強度並不高,所以要求必須堅持走的時間要足夠,走的步數要達標,最好在四千步左右,但不要超過六千步,才能達到脂消耗脂肪和體內能量的效果。而且最好是在散完步後,身體有稍微的出汗,但並沒有感到勞累的程度,效果才是理想的。
  • 飯後不能馬上喝水?關於飯後的這幾個謠言,別再信以為真了
    只有當人們一下子喝了大量的水,達到好幾升的時候,才會對胃酸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這個謠言大家還是不要再相信了。飯後的謠言2:不能馬上運動有的人在吃完飯後,因為吃的比較多的原因,就會去運動一下,但也有的人說了,飯後運動會造成胃下垂的現象, 如果要真的是這樣,那麼就對身體健康影響太大了,當然,如果你在飯後做了非常劇烈的運動,那麼可能會對腸胃的健康有些影響,出現一些不舒服的症狀。
  • 飯後散步六種走法按需選擇
    飯後散散步,對大多數健康人群來說,有助放鬆心情,還能促進胃腸蠕動。不過,並非人人都合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科葉正茂副主任技師:飯後休息二三十分鐘再開始散步較為適宜。飯後馬上散步,血液需運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腸血液供應相應減少,食物得不到充分消化,對體質較差甚至是多病人群來說,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室內外溫差較大的季節,更不建議「飯後百步走」,特別是老年人,進餐時吃得紅光滿面,要是匆忙離開餐桌,在寒風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易引起風寒頭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臟供血負擔。哪些人適合飯後散步?
  • 飯後散步這件事,原來還有很多講究!
    一位網友近日自爆在家族群討論「飯後到底要不要走百步」的時候,認為飯後不要散步,被奶奶一氣之下移除群聊。到底「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句話有道理嗎?專家表示,飯後散步關鍵還是要看恰當的時間和散步的方式方法。
  • 飯後散步有好處,但3類人卻不適合,不妨自查
    生活中有很多人有飯後散步的習慣,老話都會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步確實有很多的好處,可以鍛鍊身體,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助於睡眠,還能增強人的免疫力和體質,城市的街道及公園每天都有很多飯後散步的人群。但是飯後散步並不是適合所有的人,以下這三類人群就不適合飯後散步。
  • 飯後散步,都有什麼方式?對人體有哪些好處?該注意些什麼?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一句耳熟能詳的俗語,看似有些誇張,但不得不承認,飯後散步對我們的身體是有一定好處的。具體有哪些好處呢?一起來看一看吧。飯後散步的方式①緩步。每分鐘走60步,步伐多穩健,可以消除情緒不安、疲憊感,還可以助消化,適合大部分人群。
  •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竟然是真的,但關鍵是要這樣走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竟然是真的,但關鍵是要這樣走如今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飲食質量也大大提高,所以現在的人吃得更好,吃的更多。所以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肥胖症,所以健身這個行業也逐漸盛行起來。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用走路的方式來進行鍛鍊。走路不僅實惠,而且有效。
  • 中老年人經常飯後散步,對身體有3種好處,但2個細節也要注意
    酒足飯飽之後,很多人都想享受一下自由自在的時光,如沐浴陽光、打打遊戲、刷刷微博微信熱點,或者是睡一會兒午覺。其實要比這些方式更好的是飯後散步,要更適合中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項機能都在慢慢下降,不管是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還是身體基礎代謝方面都會有所降低。
  • 飯後運動好嗎?飯後能吃水果麼?飯後一些疑問給您解答
    常聽到建議「飯後去運動」瘦身最有效,或是「飯後吃水果」能幫助消化,到底這些說法正不正確呢?幫你一次解答!現在上班族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開始會定期去運動、少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僅能有助於減肥,還可以緩解一整天上班壓力。
  • 堅持飯後散步,確實有好處,但老年人應注意5個細節,別盲目
    人老了,身體各個器官都開始衰老,想要像年輕時候那樣充滿活力,是不可能的,一些激烈的運動根本做不了。但是生命在於運動,不能因為老了,不能折騰了就算了,還是得堅持運動的,哪怕就是一些簡單的運動,對於延緩衰老,預防疾病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 白癜風飯後不要吃木瓜、橙子、草莓還有蘋果
    因為有些水果會對患者的病情可能起到加重的作用,比如白癜風就是個典型的例子,通常白癜風患者對食用水果是有一定要求的,尤其是在吃飯以後要注意在吃水果上是需要注意的,那麼白癜風飯後不要吃木瓜、橙子、草莓還有蘋果1木瓜眾所周知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有很好的美白作用,但根據最新研究發現,木瓜乳狀汁液中含有的木瓜酵素也有助於人體分解肉類蛋白質
  • 睡前2不要,飯後1不要,腸胃或給你「點讚」
    胃是我們體內重要的消化器官,然而由於現工作習慣和飲食習慣的不良,導致很多人都有胃病,如果胃病不及時治療和預防,會發展成胃潰瘍,胃癌等大病,所以我們都要引起注意,從現在開始加強對胃的保護。睡前2不要1、睡前不要吃東西無論是從減肥角度看,還是從胃健康的角度來看,都不建議睡前吃東西;因為睡覺前吃東西會長胖,人進入睡眠後,胃部會減少活動,我們的胃也需要休息,從而導致食物不能儘快被消化吸收,而在體內堆積轉化成脂肪。
  • 飯後吃梨都有哪些功效你知道嗎
    梨是很多人喜愛的水果,它不但鮮嫩多汁,
  • 飯後散步也有壞處?特別是這幾種人飯後不宜散步
    有很多人知道適當的散步會給身體帶來很大的幫助,不過有時候也聽說如果飯後立即散步的話,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壞處,這種說法正確嗎? 其實這幾種人飯後還真不應該立馬去散步,有可能會讓之前的一些病情加重。那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
  • 晚上經常飯後去散步,對身體好嗎
    現代人越來越注意養生,為了身體健康,經常在飯後走一走,的確對身體健康有好處。散步比較溫和,運動強度可大可小,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老少皆宜。晚飯後大路旁、公園、體育場,散步的人群,或老或少,或快或慢,三五成群,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說明散步越來越受到大眾人群的喜愛。
  • 男人飯後不經意的行為,等同於在減壽,不少男性都中招了
    在生活的小事中,就能看出男女壽命長短的差距,從飯後的一些行為,就能知道為何男性的身體沒有女性好。男人飯後的哪些行為,會傷身?吃飯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行為,因為它的普遍性,所以就讓人們忽視掉它的重要性,而飯後的一些行為正在傷害著身體。
  • 百練不如一走,每天飯後散步,堅持幾年,這些好處會不請自來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可見散步對於健康,是有很多好處的,至少可以使人長壽。隨著人們對健康不斷重視,關於養生的方法探究,人們也是在不斷探索。其實,關於健康的追求,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方式,散步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正所謂「走為百練之祖,百練不如一走」,經常散步行走,通過散步來鍛鍊身體的人,堅持幾年下來,身體會慢慢收穫這些好處。1.散步可以消除疲勞、調節精神清晨起床後散步,晚飯後散步,都可以使大腦皮層保持興奮,進而使得皮層抑制得到調節。
  • 飯後如何散步更科學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飯後散步的確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不僅可以怡情,趕走一整天的疲憊,還具有養生作用。但該如何科學的散步?走多長時間才更養生?這些都是有講究的,要是走的不對,一不小心還有可能患上胃下垂或者急性腸胃炎,那就得不償失了。
  • 飯後「燒心」折磨人,到底是哪個器官生病了?該怎麼緩解?
    相信很多人在平時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剛吃完飯或者是躺下時,就感覺胸口有一種炙熱感,好像有團火在燒,這種症狀被俗稱為燒心,它是消化科最常見的症狀之一,發生率可達10%,在我國有近1億人都曾經受過此困擾。正常情況下食物會順著食道下去,下擴約肌舒展,讓食物通過,然後立刻收縮封住口子,防止胃酸液體反流,而那些經常有燒心症狀的人,就是食管下括約肌出現了異常,導致食物進入胃部之後,口子不能立刻封住,胃酸就會趁機反流,特別是在人們彎腰或者躺下的時候,症狀會加劇。飯後「燒心」折磨人,到底是哪個器官生病了?該怎麼緩解?
  • 飯後靠牆站,每天十分鐘,身體會收穫哪些好處?想變瘦的人多看看
    現在的人都是比較注重自己的身材,都是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勻稱苗條的身材,並且對於自己的一些形態方面也是比較重視,那我們在平時就要注意多運動,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去鍛鍊,那今天我們就教你一個簡單的運動,就是在吃飯以後靠牆站十分鐘,堅持一個月,你會收穫意想不到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