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成都外賣小哥張明帥因為一段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他頭戴鬥笠,黑紗蒙面,騎著電瓶車在烈日下的城市裡穿梭。他說,這麼做是因為自己的臉曾被燒傷,不太好看,擔心嚇著顧客。
看過視頻的網友紛紛留言,稱小哥很暖心,有網友稱「努力的人最帥」,還有人體諒地說:「天太熱了,還是摘下來吧。」
7月20日下午2點,封面新聞全程直播了蒙面小哥送外賣的全過程,截至下午5點,已有111萬網友點擊觀看。今年26歲的外賣小哥張明帥告訴記者,他16歲時就離開家鄉,在十餘個城市待過,做過十來份工作。在成都送外賣已經三個月,鬥笠是朋友送的,剛戴了一周。
7月20日,成都蒙面外賣小哥張明帥走紅網絡。走紅張明帥送外賣的視頻在網上「紅了」,7月20日,張明帥的電話變成了熱線,短短一上午,就有50個電話打了進來。
在視頻中,張明帥在電瓶車背後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我很孤獨,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他說,自己來自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孤身一人來到成都,不是工作就是睡覺,「感覺真的很孤單」,所以也希望能結交到朋友。
如今,微信平臺裡,陌生人不斷求添加。通過後,多數人都會發來加油鼓勵的話語。一名網友叮囑他,騎車要注意安全。還有一些新朋友會發來幾塊錢的小紅包,讓他在熱天裡買點水喝。
人民日報微博上,有1萬多網友在張明帥送外賣的新聞後面留言。7月20日,封面新聞全程直播了蒙面小哥送外賣的全過程,截至下午5點,已有111萬網友點擊觀看。對於網友的關心,張明帥覺得很暖心。
張明帥在餐館取出客人的訂餐。往事張明帥的臉上疤痕和右手的殘疾是小時候留下的。在他出生6個月時候,父母把他放在炕邊烤火,不想他意外爬進了火坑,重傷致殘。
後來,父母離異,母親艱難地帶著他和姐姐過日子。為了養家,張明帥16歲時便輟學打工,輾轉太原、包頭、南京、成都等十幾個城市,也幹過十來份工作,當過保安、做過保潔、下過工地……
兩年前,張明帥來到成都,曾在一家烤魚店給廚師當下手,由於不會說四川話,常常聽不懂魚類名稱,也沒能幹長久。3個月前,他留意到一個網絡外賣平臺,便去應聘,成為了一名專職外賣小哥。為此,他還花了1500元,買了一輛二手電瓶車。
騎送張明帥現在的住所是在成都二仙橋路一個租住的單間,那個小區被居民打趣稱為「打工小區」,住著的多是打工仔。
平時,張明帥要到中午才出來送外賣,晚上是最忙碌的時候,有時要忙到凌晨三四點。
由於右手殘疾,騎車不方便,他將電瓶車改裝,把油門把手移到左邊。張明帥說,單手操作還是有些困難,還曾經撞到過人,所以,他騎得很慢,一天也只能送10多單,能掙到100元錢左右,「過日子沒問題。」
張明帥說,三個月來,自己送外賣時也經歷過很多溫暖的瞬間,「路上問路時,大家總是很熱心。」也有體貼的顧客讓他進屋坐坐,給他端水喝。
封面新聞直播張明帥送外賣。蒙面7月20日下午,封面新聞直播了張明帥騎送外賣的全過程。鏡頭中的他,戴上鬥笠,騎上電瓶車,長長的面紗把上半身都遮擋住了。風一吹,面紗飄逸起來,頗有點武俠感。
張明帥說,鬥笠是朋友送給他的,「戴頭盔很熱。」更重要的是,他怕自己臉上的疤痕嚇著顧客,「我樣子不好看,怕嚇著他們,尤其是女顧客。」
原本,張明帥想著,最近成都太陽太大,鬥笠面紗可以遮下太陽,沒想到戴上後,常常熱出一臉汗水。對此,有網友留言稱「天太熱了,還是摘下來吧」。網友「請叫我雨班長」說:「你挺帥的,心也挺帥的。」網友「禁止起暱稱」稱:「第一眼以為是裝,現在想和你做朋友。」
張明帥的鄰居告訴記者,他平日比較內向,跟人交流也不多。對於未來,張明帥說,想儘快籌夠整形手術的費用,「醫院說大概需要10萬元左右。」
對 話事實上,張明帥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媒體上,曾因為找工作屢遭拒絕,拿著求職簡歷當街下跪痛哭。兩年後,他又以「蒙面外賣小哥」的形象再出現在公眾視野,這一次,堅強的他收穫了無數點讚。
記者:兩年前,你多次在媒體出現,如今,又因為蒙面走紅。有人認為你是炒作,您怎麼看?
張明帥: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我覺得自己跟成都有緣,來這裡總能上新聞,但我想不出自己為什麼要炒作。
記者:為什麼不戴口罩,而要選擇戴鬥笠面紗蒙面?
張明帥:主要可以遮擋陽光,晚上戴口罩會比較多。
記者:你送外賣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很多網友給你點讚、鼓勵你,你怎麼看?
張明帥:我也沒想太多,還是覺得很溫暖的。
記者:你有什麼願望嗎?
張明帥:希望儘快掙夠整形手術費,醫院說要10萬元左右。我也想可以有一段穩定的感情,能結婚生子,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立即評黑紗鬥笠,蒙面小哥。有故事的扮相,有故事的人。「我樣子不好看,怕嚇著顧客」,這是一位盡職外賣員的最真實心聲,也是一位受過創傷的青年最坦誠的直白……這內中的艱辛,我們心有戚戚,這其間的暖意,我們感慨系之。一襲面紗,隔絕了面對面的相遇,卻反倒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當然了,關於蒙面小哥的行為,存在太多的理解角度。這可以說是一種出於職業需求的「禮貌」,也可以看成是主動規避世俗偏見的自我保護——但很顯然,大多數人還是更願意,將之解讀成是體諒他人、釋放善意的暖心之舉。「擔心嚇著顧客」,這一最樸素的初衷背後,所傳遞的其實是一份尊重、一份體諒。而這些,恰是人與人交往最難得的品質。
黑紗鬥笠的蒙面形象,映射著一段平凡個體的奮鬥史。一個多元而包容的社會中,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以努力實現夢想」的契機。在送外賣之前,張明帥也曾有過幾次不成功的工作經歷,也曾迷茫、困惑和掙扎。而最終,他找回了自己,甚至做到了最好的自己。而應該相信的是,每一位拼搏至此的人,總歸不會被命運所辜負。
對於這樣一個故事,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理解方式,也註定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可見善習善,求仁得仁,即便超越個案中的情節與人物,那些有感而發的善心、善念,也已足可成為實實在在的收穫。(蔣璟璟)
(原題為《「我的臉不好看 怕嚇著顧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